从众赞歌的运用探究巴赫的新教音乐观
					发布时间:2017-09-06 18:00
				
				
				
				
				本文关键词:从众赞歌的运用探究巴赫的新教音乐观
更多相关文章: 众赞歌 巴赫 康塔塔 马太受难乐 新教礼拜仪式 新教理念
【摘要】:本文在梳理路德教众赞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巴赫的两首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枷锁中》、《上主是我坚固堡垒》和《马太受难乐》为例,对巴赫的众赞歌运用方法进行探究,归纳出他运用众赞歌的方法、目的和意义,,进而观察他的众赞歌艺术所体现的新教信仰和艺术理念,最终提炼出巴赫音乐中的新教音乐观。
【关键词】:众赞歌 巴赫 康塔塔 马太受难乐 新教礼拜仪式 新教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序言7-11
 - 论文题目:从众赞歌的运用探究巴赫的新教音乐观7-9
 -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9-11
 - 第一章 早期新教音乐的众赞歌11-17
 - 第一节 众赞歌的诞生、发展及特点11-12
 - 第二节 早期众赞歌在新教礼拜仪式中的功能12-15
 - 第三节 众赞歌的运用15-17
 - 第二章 巴赫康塔塔中的众赞歌17-39
 - 第一节 第四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枷锁中》17-32
 - 一、 词曲关系18-25
 - 二、 复调与主调并存25-29
 - 三、 “哈利路亚”29-32
 - 第二节 第八十号康塔塔《上帝是我坚固堡垒》32-39
 - 一、 康塔塔歌词来源32-33
 - 二、 康塔塔曲调来源33
 - 三、 众赞歌乐章的音乐分析33-39
 - 第三章 巴赫《马太受难乐》中的众赞歌39-62
 - 第一节 《马太受难乐》简介39-41
 - 第二节 八首众赞歌(3、16、31、35、38、44、48、55)的音乐分析41-49
 - 第三节 “受难众赞歌”的音乐分析49-62
 - 第四章 巴赫对众赞歌的运用62-66
 - 第一节 众赞歌本身的多种形式62-64
 - 第二节 众赞歌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64-66
 - 第五章 巴赫的众赞歌运用所体现的新教核心理念66-73
 - 第一节 新教核心理念66-67
 - 第二节 新教核心理念在巴赫笔下的体现67-73
 - 一、 巴赫众赞歌音乐在新教礼拜仪式中的效应67-70
 - 二、 巴赫音乐所体现的新教核心理念70-73
 - 结论73-75
 - 参考文献75-78
 - 一、 中文参考文献75-76
 - 二、 英文参考文献76-78
 - 后记78-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钱仁康;巴赫声乐作品中的众赞歌再创造(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2 李爱华;巴赫的《管风琴小曲集》与众赞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陈小鲁;;众赞歌,会众的心声——新教教会音乐样式之一[J];天风;2002年11期
4 周小静;;从信仰和仪式角度研究基督教音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亨利·雷纳 ,周耀群;马丁·路德与德国新教音乐文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 张建华;调式旋律与功能和声两种调性体系的结合——巴赫《371首四声部众赞歌》的和声特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应华;巴赫第4康塔塔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高士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4年03期
9 高士杰;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J];中国音乐学;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804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045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