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人类贡献奖”获奖作品探析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13 18:15
本文关键词:透过“人类贡献奖”获奖作品探析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
【摘要】:民俗摄影是一门新兴的摄影门类,民俗摄影直到1993年才被正式提出,并且迅速被大众所接受。虽然民俗摄影的正式确立才只有短短的21年,但其发展速度是不容小觑的,民俗摄影跟纪实摄影一样都是以纪实性为主要拍摄手段的,但是民俗摄影的学术性更强,它要求民俗摄影工作者应具备相关的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理论知识,熟知民俗摄影的创作规律。民俗摄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民俗摄影通过影像的表达形式,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留下珍贵的视觉资料,并且这些珍贵的民俗影像资料能够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的各项研究当中,具有很高的影像价值。故本文以探究民俗摄影中的影像价值为主题思想,以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举办的“人类贡献奖”中的获奖作品来例证民俗摄影中的影像价值。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和第一章节,对民俗的解释,民俗摄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作出初步的梳理与探讨。 第二章节主要阐述了民俗摄影的创作规律,民俗摄影是一门以纪实为基点的摄影门类,但是因为民俗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民间的民俗事项,基于这一点,民俗摄影的创作与其他纪实类的摄影创作就有很大的不同,民俗摄影的表达形式与创作方法都是围绕着民俗事象来展开的。所以本文从表达形式与创作方法分别作了阐述。 第三章节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从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出发,分别论述了民俗摄影所带来的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历史资料价值等角度为切入点,并以“人类贡献奖”获奖作品作为例证,分别阐述民俗摄影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功效。 第四章节和结语部分,,主要综述了民俗摄影的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变化以及民俗摄影的发展前景。 本文正是以民俗摄影影像所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为出发点,并围绕着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来展开全文。
【关键词】:民俗 民俗摄影 民俗摄影创作 影像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4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民俗与民俗摄影10-20
-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10-12
- 一、 民俗的释义及其发展10-11
- 二、 民俗的分类11-12
- 第二节 民俗摄影的综述12-20
- 一、 民俗摄影的产生12-13
- 二、 民俗摄影的发展及现状13-14
- 三、 民俗摄影的特性14-18
- 四、 民俗摄影的分类18-20
- 第二章 民俗摄影的创作规律20-27
- 第一节 基于纪实性的表达形式20-24
- 一、 纪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0-21
- 二、 民俗摄影的差异性表现21-22
- 三、 民俗摄影的专题表现22-23
- 四、 民俗摄影的微观表现23-24
- 第二节 基于纪实性的创作方法24-27
- 一、 研究题材24-25
- 二、 选取题材25
- 三、 编辑整理题材25-27
- 第三章 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27-53
- 第一节 历史资料价值27-31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31-34
- 第三节 学术研究价值34-36
- 第四节 美学价值36-40
- 第五节 认知价值40-42
- 第六节 文化传播价值42-45
- 一、 民俗影像文化传播的简约性42-43
- 二、 民俗摄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43-45
- 第七节 旅游开发价值45-50
- 一、 提高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45-48
- 二、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48-50
- 第八节 社会教育价值50-53
- 第四章 民俗摄影的影响和意义53-56
- 第一节 促进全球文化的交融53-54
- 第二节 民俗摄影的前瞻性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59
- 附录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饶乐;黄沁;;民俗摄影教育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价值与意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2期
2 冯骥才;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半”[J];中国民族;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1026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02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