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以贵州苗族传统村落拆迁吊脚楼的复原测绘和拍摄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7 12:37

  本文关键词: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以贵州苗族传统村落拆迁吊脚楼的复原测绘和拍摄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苗族 传统村落 吊脚楼 民俗影像 文化现场


【摘要】:吊脚楼是贵州少数民族村落的典型传统建筑样式。由于水电"开发",某些临水传统村落和建筑物面临拆迁。2006年贵州省清水江下游姚百万家族的吊脚楼进行了复原重建,然而当吊脚楼被从它生产和死亡的生活现场与历史现场中剥离,失去了原来依存的家族记忆、族群关系、传统习俗、鬼神信仰等历史现场与文化场域,尽管得以复原却不可能复活,只会成为失去历史现场及文化语境的博物馆藏品式的物质空壳。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关键词】苗族 传统村落 吊脚楼 民俗影像 文化现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15ZDB1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419.3
【正文快照】: 缘起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下游姚百万的故事,在当地是一个传奇。两百多年前,一个叫姚继周的难民逃到黔东南,白手起家,以做小买卖维生。由于他通苗话和汉话,在苗疆汉地的木材贩运中渐渐如鱼得水,坐守瑶光河口贩木致富,号称“百万”。他成为一方巨富之后,即大兴土木,修建近乎

本文编号:1103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103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