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民国初期天津市美术馆的美术影展与美术摄影文化的早期建构

发布时间:2018-04-14 16:00

  本文选题:美术馆 + 美术摄影展览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透过天津市市立美术馆从1930年到1937年举办的多届美术影展,可以发现并解读摄影者、观看者以及媒体的摄影观念冲突。正是在这些观念的相互矛盾中,早期摄影文化——至少是美术摄影文化——得以缓慢形成。美术摄影的内容在20世纪30年代获得重要的拓展,由专注于自然风光转向更多地反映社会状况。在审美风向上,也诞生了符合新的文化主导阶层独特趣味的表现语汇。这些重要的变化在天津市美术馆的历届影展中得到展现,其中以1935年的黑白影展最为显著。这些美术影展标记着作为新艺术形式的摄影在吸收旧有文人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特的摄影文化的发展过程。其中,天津市美术馆起到了展示摄影实践成果、平衡观念矛盾、提供评判依据等重要作用。对民国时期美术摄影观念与公共文化空间互动的研究能够为认识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甚至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
[Abstract]:Through the numerous art exhibitions held by Tianjin Municipal Art Museum from 1930 to 1937, the conflict of photography concepts among photographers, viewers and media can be found and interpreted.It is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se concepts that the early photographic culture-at least the art-photography culture-was slowly formed.In the 1930s, the content of art photography gained an important expansion, from focusing on natural scenery to more reflecting the social situation.In the aesthetic trend, it also gave birth to the new cultural dominant class unique interest expression.These important changes have been shown at previous exhibitions of Tianjin Art Museum, most notably in 1935.These art exhibitions mark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hotography as a new art form which gradually forms a unique photographic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old literati tradition.Among them, Tianjin Art Muse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playing photographic practice, balanc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ideas a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evaluation.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art photography and public cultural spa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an provide a speci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rt and even socie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J209.2;J4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万万;;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建设的规划与各地美术馆之运动[J];中国美术馆;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铁铮;曹铁娃;刘新民;;严智开与民国美术教育的开拓[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璜生;;“学院品质”与美术馆[J];美术;2011年09期

2 ;南澳洲阿德莱德美术馆藏作品[J];美术观察;2011年10期

3 ;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J];艺术评论;2011年11期

4 苏星;;一座没有“围墙”的美术馆[J];当代广西;2011年18期

5 ;中捷当代美术馆 布拉格行动[J];东方艺术;2011年18期

6 阳秀琼;;乘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东风——广西首家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J];当代广西;2011年18期

7 苏航;;东北文化的美丽符号[J];东北之窗;2011年20期

8 阳秀琼;;文化与经济的巧妙融合[J];当代广西;2011年18期

9 ;美术馆——艺术的殿堂[J];当代广西;2011年18期

10 朱彤;陈瑞;;我的理想可以和四方美术馆产生“化学反应”——访四方当代美术馆馆长 朱彤[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骥;;赛博空间中的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数字计划[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2 赵硅;;中西摄影文化在交流中变异融合[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宗概;;浅论小城市美术馆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蔡琴;;作为视觉艺术博物馆的美术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查万里;;武汉美术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沈同衡;;立体漫画 ——张希和的泥陶作品[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7 张文辉;;藏品在使用中的保护[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蒙宗信;郭开华;杨光宇;;广东省美术馆中央空调经济运行及节能[A];第九届全国冷水机组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丁宗江;;谈油画作品的保管与修复[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明;;宁波美术馆照明设计[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璇;喜庆深圳美术馆建馆三十载华诞[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何茜;看美展,百姓期待建新馆[N];四川日报;2008年

3 顾咪咪;民营美术馆虽多有忧[N];解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云菲 张亚萌;PK特展:美术馆基本展陈如何胜出?[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记者 曾衡林;“美术湘军”将整体亮相中国美术馆[N];湖南日报;2008年

6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任您在艺术殿堂漫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张亚萌 段泽林;靳尚谊:最好的作品应该留在美术馆[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百余大师精品汇聚工艺美术馆[N];深圳商报;2010年

9 朱同 曹蕾;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馆[N];美术报;2010年

10 广东美术馆对外公共事务部副主任 梁洁;当代语境下的美术馆公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于芬;美术馆[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潘皓;日本当代油画的研究与分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邱慧君;企业赞助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杜少虎;合群开蒙[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吕鹏;湖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陈明;乱象与主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韩天雍;中日禅宗墨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屈健;“长安画派”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封钰;刘海粟早期美术思想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对话美术馆[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刘恒;营造都市中艺术的空间[D];天津大学;2005年

3 温平;理想与现实[D];清华大学;2008年

4 王萌;美术馆引导艺术潮流的成功案例及由此引发的新功能设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张关关;浅谈美术馆对公众的艺术教育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陈瞰;中国画境下的美术馆场所营造[D];清华大学;2012年

7 刘伟;美术馆公共性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周小园;论小型美术馆(博物馆)的现实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刘生思;湖北美术馆艺术管理与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郭子龙;虚拟的数字美术馆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0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750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