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形式
本文关键词:运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视觉审美心理概论是建立在实验经验基础之上的以格式塔理论为主,力图从形式本体的角度提示人类视觉的审美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注重视觉艺术的整体性研究,注重心理学实验性的考察,强调视觉艺术审美中的知觉与直觉。维斯顿作为摄影视觉大师,其摄影作品注重视觉语言的简化与被摄体"形"的追求、"质感"的把握。在极其微小的被摄体中常能以小见大,把被摄体情感化地表述出来。在大量丰富、实地的摄影作品中把视觉审美中的视觉平衡、色彩把握、质感表现、画面韵律等表现到了极致。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风格有着现实与理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超越纯粹理论的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艺术系;
【关键词】: 视觉审美心理概论 格式塔理论 维斯顿摄影作品风格
【分类号】:J405
【正文快照】: 视觉审美心理概论是建立在实验经验基础之上的以格式塔理论为主,力图从形式本体的角度提示人类视觉的审美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注重视觉艺术的整体性研究,注重心理学实验性的考察,强调视觉艺术审美中的知觉与直觉,是西方形式主义艺术理论的突出代表。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学者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军;李昕泽;;“中心”的心理暗示——视觉审美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恐惧是人类的心灵语言——恐怖片中第一人称视角的视听特点及心理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鲍岩民;郭宏;;数字媒体技术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1年03期
3 张宁;孙寰;;现实与传统的重叠——解析当代摄影对艺术史的重访[J];大家;2011年07期
4 郗文臻;;画意摄影的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J];电影评介;2012年07期
5 石宏伟;;浅谈摄影与艺术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6 王洪;;摄影中的主观表达——A·施蒂格里茨的摄影观对当代观念摄影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7 李雪静;;浅析肖像艺术对摄影的影响[J];包装世界;2012年06期
8 李劲松;;时装摄影的艺术性表达[J];大众文艺;2013年11期
9 卢洋;;论后现代摄影中的挪用艺术[J];大舞台;2013年09期
10 吴f ;;由《在路上》论影像的自发式美学[J];电影文学;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萌;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冯令刚;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边千慧;拟像的摄影史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强;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毛毅静;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兴;意识形态的镜像[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婷婷;摄影创作中的时间性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2 林晓波;现代招贴设计中光影效果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矫海默;当代影像与架上绘画的关系浅析[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于洋;挪用在影像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李炫勋;HDR技术在数字影像创作中的联想[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康萌萌;瑞士奥尔夫妇摄影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孙莉娜;西方摄影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后现代性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梦瑶;关于影像动画在新媒体中运用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9 潘晓亮;论女性摄影家的心理特征与性别魅力[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怡;私摄影述评与文化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熙;;公益类动画创意与表现探究——以江苏省廉政主题动画获奖作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卢颖洁;徐萌;;浅谈CG电脑插画的表现形式[J];大舞台;2011年10期
3 王蕾;黄淼;;浅析美国早期动画广告的特点[J];艺术教育;2011年11期
4 理查德·卡来因 ,萍君;英国艺术的历史巡礼[J];美术;1956年05期
5 黄g,
本文编号:472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47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