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
发布时间:2017-07-07 04:12
本文关键词: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
【摘要】: 本论文以晚清时期摄影传入中国之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以晚清摄影的遗存、中国人的摄影观念的形成为重点,观察摄影媒介初步与中国景像结合之后的50多年的时间内,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摄影媒介本身,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以从想象到侵略再到猎奇这一思路脉络来对其加以分析和阐述,从中找出西方中心主义形成的一种“他者观看”的图像特征和观看心理的同时,也能够寻找到中国人建立自己影像话语体系初期的图像特点、对自我主体身份的认同以及一种现代性的生活景观和自身主体的建构。 研究这一时期的摄影,其义并不在于怀旧和温故,更重要在于它能够对我们摄影的未来有所助益。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本土化(本土经验)已经悄然转变为一种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策略。建构在本土话语之上的视觉经验传统,不仅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摄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图像话语资源和思想资源,,更主要的是能够解说中国摄影研究领域的一些尚未明确的问题。这就构成了本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起点。
【关键词】:早期中国摄影史 观看 摄影文化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4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目录7-8
- 导论 想象、建构、经验和本土自觉的影像记忆8-14
- 第一章 想象、侵略与猎奇:他者观看的摄影历程14-37
- 第一节 想象:西方人在摄影史前对中国的幻想14-19
- 第二节 侵略:文明的冲突与新视觉方式的导入19-27
- 第三节 猎奇:中国景观与西方摄影的初步结合27-34
- 小结 互为他者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的摄影参照34-37
- 第二章 视觉现代化的需求与转变:中国早期照馆业的兴起37-56
- 第一节 照相馆:摄影术在中国传播与中国人的掌握37-50
- 第二节 土山湾画馆与照相馆50-51
- 第三节 照相馆里的西画东渐与中西合璧51-52
- 小结 本土传统视觉经验的打破与新视觉的建构52-56
- 第三章 家国叙事与主体认同:本土摄影"意识"的觉醒与嬗变56-83
- 第一节 国家仪式、理想生活与人神共体的家国映像56-64
- 第二节 私人影像、家庭梦想与早期中国人的摄影探索64-70
- 第三节 本土摄影的基本面貌与摄影"意识"的觉醒70-79
- 小结 国家仪式与文人摄影:看早期中国本土摄影79-83
- 结语 从被观看的客体到主体的观看83-87
- 参考文献87-94
- 附录1:早期中国摄影大事年表(1839~1928)94-110
- 附录2:早期来华外国摄影师一览表110-11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113-114
- 致谢11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红林;;义和团时期西方影像背后的“中国观”——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詹姆斯·利卡尔顿摄立体照片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鑫;管窥中国当代摄影的艺术化形态[D];吉林大学;2013年
2 贺斐;元代花鸟画的写意性手法在创作中的表现[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年
3 王目国;浅谈作品《春江月色变奏曲》的创作感受[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年
4 马萌萌;自我建构理论下反摄影旅游者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8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52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