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基于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陶艺餐具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3:09

  本文关键词:基于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陶艺餐具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祈福文化 北京乡村纹饰 语意符号 陶艺餐具


【摘要】:本设计研究以祈福文化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实例、实地调研分析和总结,以工业设计的符号语意的理论为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祈福文化的语意及北京乡村纹饰的分类及特点,总结北京祈福纹饰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语意与作用,分析了陶艺餐具的符号语意及特色,将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表现形式与方法、符号语意应用到陶艺餐具的设计中,设计出一套具备祈福文化特征的、适应现代审美要求的陶艺餐具。设计实践中陶艺餐具造型采用“瓦罐”的设计概念,继承了圆的“和谐”之意及有利因素,摒除正圆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三部分叠加为一体及筷子槽的设计,使用方便,避免不必要的尴尬。纹饰选用北京地区最为广泛代表的“牡丹”作为纹饰图形。“牡丹”本身寓意富贵吉祥、雍容华贵,象征着国家强盛与社会繁荣稳定,家庭幸福美满,祈福岁岁年年如牡丹盛开,生活富贵吉祥。整体纹饰在圆形的基本构图中,中间的主牡丹饱满、抽象,卷草纹围于其外,再外轮四个次牡丹在上下左右与主牡丹呼应,连接处以含苞的牡丹装饰点缀,整体层次丰富、特点鲜明。本设计研究探索北京乡村祈福纹饰,与传统陶艺餐具相结合的设计应用可能,为乡村设计产品、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做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祈福文化 北京乡村纹饰 语意符号 陶艺餐具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5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6
  • 1.1 背景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外研究情况10-11
  • 1.2.2 国内研究情况11-12
  • 1.3 研究内容12-13
  • 1.4 研究方法13-15
  • 1.5 研究意义15
  • 1.6 小结15-16
  • 2 祈福文化16-19
  • 2.1 祈福文化的概念16
  • 2.2 祈福文化的符号语意特征16-18
  • 2.2.1 寄托语意特征17
  • 2.2.2 象征语意特征17-18
  • 2.2.3 传承语意特征18
  • 2.3 小结18-19
  • 3 北京乡村中的祈福纹饰19-33
  • 3.1 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分类19-26
  • 3.1.1 植物纹饰19-22
  • 3.1.2 符号纹饰22-23
  • 3.1.3 文字纹饰23-24
  • 3.1.4 动物纹饰24
  • 3.1.5 博古纹饰24-25
  • 3.1.6 人物纹饰25-26
  • 3.2 北京乡村祈福纹饰表现形式与方法26-29
  • 3.2.1 抽象概括26
  • 3.2.2 适合为重26-27
  • 3.2.3 对称均衡27-28
  • 3.2.4 突出中心28-29
  • 3.3 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符号语意与作用29-32
  • 3.3.1 祈福符号语意与作用29-30
  • 3.3.2 寓意符号语意与作用30-31
  • 3.3.3 象征符号语意与作用31-32
  • 3.4 小结32-33
  • 4 陶艺餐具特色及语意33-41
  • 4.1 陶器的起源、分类与特色33-35
  • 4.1.1 陶器的起源33
  • 4.1.2 陶器的分类与特色33-35
  • 4.2 陶艺餐具设计的符号语意35-40
  • 4.2.1 功能语意35-36
  • 4.2.2 象征语意36-38
  • 4.2.3 情感语意38-40
  • 4.3 小结40-41
  • 5 基于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陶艺餐具设计原则与特色41-50
  • 5.1 基于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陶艺餐具设计原则41-48
  • 5.1.1 乡村美41-43
  • 5.1.2 传统美与现代美43-44
  • 5.1.3 生活美44-46
  • 5.1.4 时代美46-48
  • 5.2 基于北京乡村祈福纹饰的陶艺餐具设计特色48-49
  • 5.2.1 以形传情48
  • 5.2.2 以饰喻意48-49
  • 5.2.3 以质归本49
  • 5.3 小结49-50
  • 6 设计实践50-67
  • 6.1 设计原则50
  • 6.2 设计思路50-52
  • 6.2.1 造型50-51
  • 6.2.2 纹饰51
  • 6.2.3 工艺与材料51-52
  • 6.3 实物模型设计步骤52-67
  • 7 结论67-69
  • 7.1 研究结论67-68
  • 7.1.1 创新点67
  • 7.1.2 局限67-68
  • 7.2 研究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1
  • 个人简介71-72
  • 第一导师简介72-73
  • 第二导师简介73-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旺弟;张建平;;浅析文化因素对餐具设计的影响[J];中国包装工业;2015年15期

2 尹亚婷;张继晓;;北京乡村民居中祈福文化的植物纹饰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年05期

3 黄莉;;论陶瓷器皿的情趣化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年01期

4 孙艳艳;许鸿飞;;餐具设计的符号学解读[J];美与时代(上);2014年04期

5 王金瑾;;基于手行为的饮用器皿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14年02期

6 曹阳;郭薇;;器皿中的五感设计[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7 孔祥梅;;试析传统祈福文化中独特的时空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詹旺;周媛媛;;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气韵生动”之美[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张丽翠;;浅谈中国装饰艺术的起源与历史演变[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7期

10 贺伊华;;餐具形态的人性关怀特征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028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28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