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胸肩带舒适性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胸肩带舒适性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胸肩带宽度 肩带长度 压力舒适性 穿着稳定性
【摘要】:文胸作为女性内衣的典型代表,起到保护、支撑和美化乳体的重要作用,是女性朋友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对文胸的关注和需求也日渐提升,女性对文胸的要求发生了从单一的注重装饰美观性到全面注重装饰美观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转变。因此,装饰美观性、舒适性和功能性便如影随形的附着在文胸上,其中文胸的舒适性成为文胸最为重要的特点。肩带作为文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乳房的提升与塑型功效起着主导作用。经调查研究发现,女性朋友在穿着文胸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集中分布在肩带滑落所带来的生理上的不适感和心理上的尴尬以及肩带对人体施加的压力过大所造成的不适。因此,文胸肩带的穿着舒适性问题备受女性消费群体与有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课题以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人体生理学科的知识,在对胸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肩带宽度、肩带长度两方面对文胸肩带的舒适性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旨在通过对文胸肩带宽度与长度的研究,使得肩带施加在人体上力刚好能够维持一种平衡状态。既不会过紧影响浅层静脉与颈肩肌肉,也不会产生松量,引起下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胸部形态分类研究:一切服装的起点都是身体,作为文胸组成部分之一的肩带也不例外。肩带向上的拉力在总体上与文胸自身的部分重量、文胸所承受部分乳房的重量,加之文胸勒紧状态下胸衣与皮肤间的摩擦力相平衡。因此,对胸部形态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实际情况,本文以乳头为基点,选取能够反映乳房空间立体形态的特征指标,即从乳房的横向、纵向位置及乳房体积大小三方面选取外扩程度指标(乳间距/胸宽)、下垂程度指标(前颈点到乳头点距离/乳头点到胸下围距离)和丰度指标(胸厚/胸宽)对胸型进行分类。(2)肩带拉力对胸型的影响研究:参照胸型分类研究中表征乳房形态的分类指标,本章对比分析肩带处于不同拉力状态下即肩带反作用于人体肩部的压力不同时,各特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肩带作用于人体肩部不同压力时各特征指标变化差异均显著,说明肩带不同的拉力状态对胸部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并借助于SPSS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对肩带拉力与胸部形态的关系进一步加以探讨,即肩部压力与反映乳房在横向空间位置上的特征指标Dist.2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肩部压力与反映乳房在纵向空间位置以及体积大小的特征指标Dist.1、Dist.3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并借助于回归分析分别得出肩部压力与特征指标Dist.1、Dist.3的回归方程。(3)肩带宽度和位置对压力舒适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肩带对胸部形态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文胸肩带对乳房提供纵向上的拉力不同时,其反作用于人体身上了力也发生了变化,肩带作用于人体肩部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肩带的长短来进行调节,而任何一件成品文胸的肩带,在其长度上均是具有可调节长度的功能,但肩带在宽度上以及位置上的变化对肩带作用于肩部压力的影响还犹未可知。本文拟以文胸肩带宽度和文胸肩带与后比连接位置(肩带位置)为控制变量,分别进行压力测试实验,来观测在不同肩带状态下,文胸肩带各压力测试点压力值的变化情况。借助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得知以下数学方程式,即为压力差=-0.557+0.601*肩带宽度、P32=3.619+0.783*压力差、P31=1.952+0.418*P32。(4)肩带压力对穿着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肩带过紧时对人体肩部的压力过大,穿着不舒适;肩带过松便会出现滑落现象。本文通过位移测量实验对肩部压力与位移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且肩部压力与位移量呈负相关关系,压力差与位移量呈正相关。而文胸肩带的宽度对压力差影响显著,可以通对肩带宽度的调整使肩带内外两端点压力差减小,来提升肩带的稳定性。肩带长度与肩部压力的关系又受到肩带所覆盖人体的长度以及肩带的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知肩部压力与肩带长度、人体长度以及肩带弹性之间关系,即为P=0.618*k-0.846*l1+0.923*l0-4.159。(5)优化设计:第四章研究内容中得知肩带宽度与压力差之间的关系,本章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区间估计法,对肩带宽度的舒适范围进行研究,并推得文胸肩带宽度的舒适范围为[15,19]mm,并运用K-S检验和信度分析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第五章研究内容得知肩带长度与肩部压力的关系:P=0.618*k-0.846*l1+0.923*l0-4.159,并结合肩带作用于人体肩部服装压的舒适范围以及肩带滑落时肩部压力的取值范围,可推到出肩带调整的长度。并通过肩带压力测试实验进行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941.71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清;董小麟;;从国际比较中看女性内衣市场的发展和营销态势[J];大经贸;2006年09期
2 周晴,徐军;运动内衣穿着压力舒适的主观评定[J];纺织学报;2004年06期
3 徐军,周晴;运动内衣压力分布的主观评定[J];纺织学报;2005年02期
4 甘应进,陈东生,孟爽,王强;女胸衣肩带滑落的原因及改进[J];纺织学报;2005年02期
5 王越平;赵平;高绪珊;杨晶;王晋子;;女胸衣压力舒适性的客观评测[J];纺织学报;2006年11期
6 梁素贞;张欣;周捷;;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西部女大学生乳房基本形态[J];纺织学报;2007年08期
7 王丽卓;陈东生;;女性文胸服装压感舒适性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8年04期
8 刘莉;张渭源;王永进;;调整型内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J];纺织学报;2008年11期
9 梁素贞;张欣;陈东生;;文胸结构设计中主要细部尺寸的人体依据[J];纺织学报;2008年12期
10 何瑛;陈敏之;方婧;;文胸结构对其压力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和艳君;青年女性乳房形态与文胸钢圈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晓琴;文胸罩杯省道量分配对乳房压力舒适性及塑型性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杨焰雁;文胸基础纸样设计方法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4 王花娥;基于MTM的女性形体细分及类别原型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5 缪旭静;三维模拟人体在优化文胸结构设计中的运用[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50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15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