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党家村空间装饰艺术初探
本文关键词:韩城党家村空间装饰艺术初探
【摘要】:陕西韩城党家村是一处现存完整的北方传统民居村落,其装饰艺术集北方官衙建筑和民居建筑为一体,被称为传统民居活化石村寨。文章从巷道空间、院落空间装饰来分析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从中看到了装饰艺术中的文化依附,明白了建筑表现必须尊重文化,做到继承、创新,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文化得到延续。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分类号】:TU238
【正文快照】: 一、党家村概况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城区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已有670年的历史,是一处保存鲜活的明清建筑群聚落。党家村的聚落建筑完全遵照传统的八卦阴阳理论建造,各种木雕、石雕、砖雕装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福智,刘学贤,刘加平;传统聚落文化浅析[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吴朋飞;张慧茹;;司马迁所居“夏阳”城址考辨[J];求索;2007年10期
3 王绚;侯鑫;;陕西传统堡寨聚落类型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6期
4 郭鹏;徐岚;;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活动空间演进初探[J];四川建筑;2008年02期
5 周星;;古村镇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再发现”[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晖;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刘炜;湖北古镇的历史、形态与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丞;旅游开发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和村镇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黄智凯;湘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唐枫;太原晋源区店头石碹窑洞古村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笙真;关中民居院落空间形态分析及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春静;干旱区气候环境下的乡土景观设计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波龙;山西吕梁山区古村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婧;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空间意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石淑丽;梁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共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高伟;西安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关中民居特征的继承与发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钊;;合肥地区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8年26期
2 李达颖;;融合传统文化 营造时代风尚[J];福建建设科技;2006年05期
3 黄艳丽;叶菡;;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年12期
4 蔡军;张健;玄峰;;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与现代[J];华中建筑;2006年03期
5 孙冬;解旭东;刘海翔;;人居环境审美探源——浅谈中国传统民居形态之“三美”观[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徐雷;程燕;;从民俗文化看中国传统民居的装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7 陈琦;陈秀莲;;传承与发展——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新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0年09期
8 卫琳;;关于中国传统民居可继承性发展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0年06期
9 蒋志光;李琳琳;;河北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J];华章;2011年15期
10 潘晓岚;;关于传统民居与风景建筑的思考[J];北京园林;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杰;李俐;;传统民居的形态与环境[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骆中钊;;弘扬传统文化 营造特色泰宁[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郭焕宇;;岭南地域性园林文化传统的现代展示[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郁向前;;浅析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李婷婷;;传统民居演变过程中防灾作用的初步研究——以梅州客家传统民居为例[A];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第十届)[C];2010年
6 牛建农;韦克;;从巴砖村看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陈继腾;;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人性意识[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家瑾;黄诗迪;黄菲菲;;试论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传承[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小斌;;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当代承传的积极思考[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良文;;试论传统民居的经济层次及其价值差异——对传统民居继承问题的探讨之三[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政协副秘书长兼文史学宣委主任 沈松宝;可不能“拆了真古董,再建造假古董”[N];厦门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瞿大喜 秦声;拯救与保护[N];贵州民族报;2009年
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张宏;忧伤的旧城[N];人民日报;2011年
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博士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居民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徐怡芳;从传统民居探求设计创新[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周元 吴妮;老宅·富户·往事[N];海南日报;2006年
6 常旭;长春文庙:复建文昌阁 弘扬传统文化[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杨磊;武汉拟投资125亿再现武昌古城[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荆其敏;借鉴古民居 建筑新农村[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赵均;科文中心 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钟荷;岭南民居:复杂多元,需要保护[N];珠海特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志辉;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琰君;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江净帆;空间中的社会教化[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芳;云南多民族混居区民居建筑更新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筱倩;扬州老城区建筑遗产形态特征的整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6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尚建丽;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继良;传统民居建筑热过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从韩城党家村民居装饰艺术解读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邓赵君;传统民居聚居形态向现代城市住宅空间的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田非;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学义;皖南民居水环境艺术的成因及其价值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5 宋子彦;中国传统文化与简约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章国琴;生态视野下的绍兴水乡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秋生;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初探[D];长安大学;2010年
8 张芸芸;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及其现代演绎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王之千;昆山千灯镇传统民居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王麟;郑州地区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6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25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