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
【摘要】:近千年前的宋代历史,孕育了其独有的审美文化及造物文化。宋代统治者对儒释道三家的推崇也使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审美旨趣对宋代人的生活及创作都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同时也在此文化底蕴之下诞生了宋明理学。宋代的统治者一直继承着“重文轻武”的思想观念,文化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宋代统治者对文化的兴趣之浓厚可见一斑,在生活上他们追慕静穆优雅的气氛,在审美上他们享受静寂朴实的物品及环境。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也正迎合了他们这些审美趋势,其造型端庄凝重、古朴典雅,釉色柔和晶润、清莹如玉,刻划花装饰纹样自然奇特、别具情趣,无处不言风雅之美。在笔者对宋代景德镇刻划花青白瓷文物及碎片的整理和检索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宋代景德镇刻划花技艺的探讨不再仅仅停留在仅对其工艺的思考,而仅以其工艺作为切入点,从宋代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对当时刻划花技艺的影响出发,探讨宋代青白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特点、效果及审美意趣。揭示宋代的社会审美特征及宋代青白瓷刻划花装饰的不同之处。特别是从其线条、刀法、构图、釉色等层面讨论宋代青白瓷刻划花的装饰特点及审美情趣,并与同期定窑及耀州窑刻划花装饰效果做比较,寻求青白瓷刻划花装饰的独有特点,同时再从美学角度对宋代青白瓷刻划花的装饰艺术效果进行分析讨论。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J];陶瓷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永红;;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釉色的美学品格[J];中国陶瓷;2009年03期
3 徐雯;;谈宋代玉器对景德镇青白瓷艺术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12年02期
4 方婷婷;范贺;徐婕;巢f:轩;;浅议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概况[J];大众文艺;2012年18期
5 张菁;刘永红;;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兴起与意义探析[J];中国陶瓷;2013年03期
6 王尚宾;;景德镇青白瓷烧造分期举隅[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08期
7 江凌;詹嘉;;宋初景德镇青白瓷来源及分布研究[J];丝绸之路;2009年24期
8 艾玉庭;;景德镇青白瓷艺术的探讨[J];佛山陶瓷;2006年10期
9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J];中国陶瓷;2007年06期
10 麻元彬;;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美学特征与成因[J];中国陶瓷;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雨前;;元代景德镇青白瓷特征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专辑(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强 陈长荣;中国大运河 江南第一闸[N];中国文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红;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雅”的审美风格[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2 刘忠山;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盛行原因考察[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3 宋宾;景德镇青白瓷兴衰之思考[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4 钟丽英;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璐远;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盒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6 赵小东;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成型工艺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7 吕东亮;南宋景德镇青白瓷国内销售市场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8 蔡锐;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
9 姜丽;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之青[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10 赵俊璞;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捏塑的形式与特征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63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26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