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丁氏庄园艺术解析

发布时间:2017-12-07 23:03

  本文关键词:丁氏庄园艺术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丁氏庄园 客家文化 建筑构造 装饰艺术


【摘要】:解析丁氏庄园,从具有客家人深刻风水思想的场地布局,到结构严谨的建筑风格与碉楼防御,再到玲珑剔透的装饰艺术,展示了客家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智慧,反映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客家民居的艺术特点,为新时期民居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TU-80
【正文快照】: 0引言庄园是古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综合了集居住、读书、娱乐、防御等多种功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四川庄园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且在空间形象和建筑形式上也各具特点。因此四川庄园的研究也呈现出丰富性,这不乏有明代建成的以山水花园著称的宜宾江安夕佳山庄[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秋鸯;蒋晓春;王兴堂;;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黄秋鸯;蒋晓春;王兴堂;;四川仪陇客家民居奇葩——丁氏庄园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余英;;客家建筑文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4 李黛岚,柳云;客家风水民俗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5 周彦吕;;从钟家大瓦房看入川客家人建宅特色[J];山西建筑;2011年22期

6 赵楷;唐孝祥;;试论大邑刘氏庄园的建筑文化特征[J];小城镇建设;2008年06期

7 刘显成;;川北丁氏庄园——简析客家建筑奇葩[J];中外文化交流;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莉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才,刘建荣;建构兼具传统理念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2 焦雷;邢燕;;城市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3 黄秋鸯;蒋晓春;王兴堂;;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4 孙跃杰;刘长飞;;中国四合式居住模式溯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5 胡毅;;风水学与新世纪的居住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程朝霞;段渊古;;风水理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文华景苑别墅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7 解文峰;;新川西民居的产生及其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8 黄维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广场特色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9 宋亚萍;;牌楼建筑历史文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10 陈波;;地质作用与地球环境·景观·风水[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傅立德;唐威;;古风幽韵 梦回大唐——桂阳县大溪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策划[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3 郭志强;;居住小区植物造景风水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若蔚;;延续川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以都江堰某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6 芮谦;;从清乾清宫陈设档析其“用”与“镇”结合的陈设思想[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 )[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芳;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志伟;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杜洋;山地住区规划中相关风水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兰云凤;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少丽;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长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古建筑空间分析对城市再生景观空间新探[D];南昌大学;2010年

6 盛超峗;风水理论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10年

7 覃文权;中国室内空间屏风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姜姣兰;湘西民居与家具的吉祥图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晟;基于水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齐鹏鹏;济南朱家峪古村落民居建造技术与保护利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安徽建筑;2002年04期

2 管玉明;苏州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胡大新;;永定客家土楼[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1期

4 佘依爽;;虚假的本质:从苏州园林看中国传统园林的隐逸观与自然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3期

5 ;《草原与草坪》2001年总目次第1~4期(总第92~95期)[J];草原与草坪;2001年04期

6 贾鸿雁;宋词园林意境美探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何平;石之于中国园林意境的意义及其美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部告读者[J];读书;1994年03期

9 陈念慈;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美学思想渊源探微[J];东岳论丛;2002年02期

10 郭嘉;;申报世界遗产 保护和永续利用人类瑰宝[J];规划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鄂殊男;;浅析建筑楼地面装饰装修的构造[J];科学之友;2011年15期

2 樊振和;改革《建筑构造》课程内容安排的尝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3 曹颖奇;《平屋面建筑构造(一)》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J];建筑技术;2000年09期

4 孟春芳;;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建筑构造探析[J];江苏建筑;2006年02期

5 马;;建设部新批准《砌体填充墙建筑构造》等13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3期

6 夏恒;;建筑构造常见的结构损伤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1期

7 陈海红;尚莹;;建筑构造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8年27期

8 章静;;学习迁移理论在《建筑构造》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08年11期

9 赵一灿;;建筑构造功能与表现延伸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1期

10 李建光;王献心;;地下工程非标准防水构造设计探讨(续)[J];生命与灾害;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少川;;序二[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2 温珍琴;;从客家饮食谚语看客家文化的多元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后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4 廖登发;;天光云影共徘徊——客家文化(校本)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渗透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何小兰;;浅谈于都唢呐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陈广万;;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与闽粤赣边区大旅游[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7 谢重光;;2004年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感言——代综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8 李逢蕊;;客家学研究与闽西客家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9 谢重光;;客家文化中的闽越文化因子[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卫斌;;红色收藏家严帆[A];齐鲁钱币(第二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朝晖 梁健 梁飞;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启动[N];江西日报;2004年

2 广东省梅州市旅游局 陈建新;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涂样生 丘佳纳 杨耀文;建设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N];汕头日报;2009年

4 吴福瑞 项华宗;连城:客家文化大观园[N];福建日报;2010年

5 陈春声 中山大学副校长 整理 见习记者 张奇锋;客家文化助力粤台交流合作[N];广东科技报;2010年

6 郭光明 汤剑冰;河源加快建设客家文化名城[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广东建设报记者 邓新灵 通讯员 张正才;河源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村镇建设[N];广东建设报;2011年

8 严小光;大余县客家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市场“宠儿”[N];光华时报;2011年

9 钟毅平;围屋是客家文化解释性符号[N];惠州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石飘芳 莫志强;客家文化表现形式的重大突破[N];闽西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耿虹;安顺屯堡建筑环境景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殷会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中审美意象的延续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以红;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玉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达庆;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何春雨;客家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和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柴可;当代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5 陈昕;客家文化区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夏楠;上杭县茶地乡客家文化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凌小红;客家文化特色元素在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潇;具有赣客家文化元素的生态服装创新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10 谈燕君;基于客家生态文化的景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4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264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