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蓝印花布的几何纹样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
本文关键词:二甲蓝印花布的几何纹样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 出处:《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之一。最早见于汉代,作为一种民族的印记传承至今。南通二甲镇的蓝印花布由明朝中叶进入鼎盛时期,它从制版、印花再到染色全部采用手工操作。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著作,从蓝印花布的历史文化开始,分析蓝印花布的各个工艺步骤,从组成、布局、色彩、形式美四个方面探究其纹样,探讨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此外,简要分析了蓝印花布几何纹样的应用现状和未来,以及其在服饰品领域创新应用的可操作性。最后,在蓝印花布几何纹样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从服装的造型结构、色彩和拼接组合设计、纹样装饰、面料改造和工艺五个方面进行蓝印花布几何纹样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5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自强;;开拓蓝印花布艺术新天地——记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长吴元新[J];民间文化;2000年03期
2 鲍小龙;中国蓝印花布纹样赏析及其现状的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3 王炜民;蓝印花布的艺术观[J];新美术;2003年04期
4 雨蔚;清清白白的蓝印花布[J];民族论坛;2005年07期
5 李永;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J];东南文化;2005年01期
6 李漪;破茧而出的传统艺术——浅议蓝印花布的时代风范[J];美与时代;2005年04期
7 陆岚;;中国传统民间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佚名;;邵阳蓝印花布——传统印染艺术中的奇葩[J];国学;2007年10期
9 龚忠玲;段圣君;;论蓝印花布的生态环境设计[J];电影评介;2008年04期
10 横云;;江南蓝印花布:一抹岁月漂洗的靛蓝[J];传承;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春宇;高卫东;;偶发性色彩在蓝印花布创新设计中的应用[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沈雯晔;陆建华;;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创新[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鲍小龙;刘月蕊;;基于数码技术的蓝印花布图案创新设计研究[A];“佶龙杯”第六届全国纺织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仃;《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N];美术报;2005年
2 吴晶晶;蓝印花布 从民间作坊走上大学讲堂[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张小兰;南通蓝印花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姚付祥;做一个蓝色的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记者 苗蓓;奥运来宾青睐南通蓝印花布[N];南通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孙玉存;蓝印花布发源地应该正名[N];联合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苗蓓;留住蓝印花布的手工技艺[N];南通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杜洁芳;从民间作坊走上大学讲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吴元新;传统蓝印花布的现状[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中国民协调研组 刘未 执笔;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保护[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雯晔;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设计振兴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2 赵安;中国蓝印花布平民化特质探析[D];扬州大学;2009年
3 许江;江南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王旭娟;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5 唐帆;湘西蓝印花布图案与艺术形式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6 陈文珍;南通蓝印花布的装饰意涵及其设计应用[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晓娟;蓝印花布纹样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赵婷;蓝印花布的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9 刘yN纯;湖北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10 谭鹏敏;湖南传统印染技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30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