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审美特征研究——以成都白岩寺为例
本文关键词:汉地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审美特征研究——以成都白岩寺为例 出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地 藏传佛教建筑 成都白岩寺 审美 色彩 装饰 雕塑
【摘要】:藏传佛教是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随着西藏与汉地交往的深入和频繁,藏传佛教在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汉地的大量兴建。以成都白岩寺为例,文章主要从藏传佛教建筑的材料选择上注重继承藏地佛教建筑的历史传统和古代优秀的建筑思想,色彩搭配上注重对佛教传统内涵的彰显,装饰艺术上突出对宗教教义弘扬等角度出发,探讨汉地藏传佛教建筑作为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历史实物见证,其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分类号】:B947
【正文快照】: 藏传佛教是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之后,与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相融合而形成的佛教的重要流派。西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在各宗教的交流过程中,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泽鸿;;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之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罗筠筠;;写实 传神 妙悟——宗白华先生治学三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葛永波;;宗白华美学的文化理想及其哲学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宋金亮;;从《世说新语》中再说德行与个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汪炳璋;;从“深沉雄大”至“雍容典雅”之桥——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物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江守义;;李长之解放前的文化批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鼎;何辉;;还原设计本色——“绿色”视野中的设计困惑与超越[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贾京生;;论传统和谐文化与当代居室、家纺色彩设计[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涛;;解剖室中的人格想象:对郭沫若早期诗人形象的扩展性考察(初稿)[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崔慧;;产品设计的创意配色应用[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荣翼;;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9 于,
本文编号:1351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35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