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基于市场需求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6-10-22 09:48

  本文关键词:基于市场需求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发表 > 基于市场需求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析

基于市场需求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析

发布日期: 2015-01-23 发布:  

  2015年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要以行业发展动向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转变教育方式,深化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针对地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中国论文网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for decorating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take the industry trends and market demand as the basis, transform the education way, deep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highlight th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achieve the organic convergence between employment need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关键词: 市场需求;装潢艺术设计;工学结合
  Key words: market demand;decorating art design;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46-02
  0  引言
  随着装潢设计行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设计企业对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招聘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此类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突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以装潢艺术设计为主的各种设计任务,有工作经验优先。设计企业都明确提出要具备突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而近年来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传统教育观念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下,装潢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专业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得到根本和有效的解决。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教育与产业脱节、培养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1]因而,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教育要与设计市场的发展接轨,适应社会对设计人才的潜在需求和变化,深入、科学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1  国内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现状
  当前,国际上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有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的北美CBE模式、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德国“双元制”、按企业的流程和标准来教育学生的澳洲TAFE模式、将工厂办在学校的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而国内许多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教育在学习国际国内先进高职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规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1.1 “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是设计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源自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工艺作坊”。“教学工作室”模式是指以教学为中心,通过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出某种实践情境,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能够将教学、研究和设计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2]
  1.2 “项目引导”模式  该模式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把设计企业开发的课题、项目或生产任务引入课堂,专业教师将企业项目整合成相应的课程模块,通过项目制的管理方式组织教学,以完成“项目”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则以完成“项目”为驱动进行学习。[3]
  1.3 “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1.4 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探讨
  2.1 “工学结合”模式要做好两个转变
  2.1.1 由封闭式学校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社会教育  一是要让学生出校园,走向社会,从课堂学习转变为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口,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并在工作中及时改进不足和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变化和网络教育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变得灵活,选择余地扩大,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按自己需要开展学习,因而学校教育要以信息网络为载体,搭建网络教育“云平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开放式教育。   2.1.2 从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岗位要求为主的教学方式  针对企业岗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来自岗位实际,教学过程贴近岗位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一是结合行业企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调研国内装潢艺术设计与制作行业对设计员、制作员等的岗位要求,考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要求,总结、归纳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学习内容,实施岗位导向教学。二是要按照岗位要求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2.2 “工学结合”模式要突出三个特性  要使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岗位、贴近行业、贴近社会需要,就必须使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教育更具创新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1 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创新性  装潢艺术设计教育与现代科技、设计潮流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具备高超的动手能力和时尚的设计美感,这就需要有很强的创新性。在该专业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上就要始终坚持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规律,按照该专业领域行业岗位要求,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思维,鼓励学生在实际任务和项目中创新。
  2.2.2 结合市场需求,突出职业性  “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实践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要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这个过程离不开设计行业的支持,要依靠行业领域制定专业标准,拟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倡导专业跟着行业走,课程跟着岗位走,教学跟着项目走,实践跟着(设计)生产过程走,把职业标准、行业规范、企业技术指标等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中,在与行业的联动中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另外,针对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不平衡,可以适当拓宽装潢艺术设计的专业领域,引导学生学习网页设计、动漫设计等。
  2.2.3 搭建实训平台,突出实践性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过程就是强化专业实践的过程。在实训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和任务,按照企业的流程和标准完成,真正做到“艺术与技术结合、设计与制作结合”。同时,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积极吸引设计企业参与教学,为人才培养搭平台,主动将企业对相关岗位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企业的管理模式。
  2.3 “工学结合”模式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
  2.3.1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学结合的育人体系,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学习思维和实践动手课程,根据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逐步深化文化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主动联系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的教学实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并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和考评办法,校企双方共同监管实训流程,确保学生校内校外实训的质量。同时,企业与学校要和学生家长签订相关《实习管理协议书》,确保校、企、个人三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2.3.2 要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更新快的专业,这需要专业教师及时关注专业领域内的科技发展、审美动向和市场需求趋势,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观念,并将其融入教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因此,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和“传帮带”等形式,不断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通过推荐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充电”,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设计师做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老师,将最新的设计潮流、施工工艺,以及设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职业岗位规范要求等带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增强“双师”教师的含金量。
  2.3.3 要深化校企合作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校企合作的好坏。要积极联系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指导和纽带作用,通过制定和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及指导性意见,采取措施激发企业的需求动力,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学校和企业的进一步合作,达到社会、行业、企业、学校与学生各方多赢的目的。要制定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学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制度,包括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设备共享、技能培训、协同创新等制度,逐步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努力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等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
  总之,高职高专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以设计艺术行业发展动向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转变教育方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整合学校和设计企业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针对地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王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2(11).
  [2]李玉.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6).
  [3]周利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4).
  [4]方华.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
  ――――――――――――
  基金项目: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
   2009112)。
  作者简介:刘飞(1979-),男,湖北荆州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讲师,从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基于市场需求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49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