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太极如意壶”的造型艺术
本文选题:紫砂壶 切入点:太极 出处:《佛山陶瓷》2013年04期
【摘要】: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一般都融合了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民族特色、人文情怀于一体,在艺术的表现上把紫砂的造型、艺术特点集合起来,协调统一。装饰艺术中融入艺术理念这样的紫砂作品才有深度和韵味,才能称之为艺术品。
[Abstract]:The decorative art of the purple sand pot is generally integrated with historical culture,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In te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modeling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urple sand are gathered together. Harmony and unity. Only purple sand works such as artistic idea can be called art works.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顺仙;;基于紫砂泥透视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2 薛永年;传统笔墨 苗岭风情——读王振中的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3期
3 李园林;;紫砂光器初探[J];江苏陶瓷;2007年02期
4 葛韬;;解说紫砂[J];董事会;2009年06期
5 咸子情;;紫砂壶创作及体会[J];山东陶瓷;2009年04期
6 赵孟君;;紫砂——民族的也是世界的[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06期
7 蒋秀娟;;纵论紫砂的造型[J];江苏陶瓷;2006年S1期
8 张耀君;;浅谈紫砂壶的鉴赏、选用与收藏[J];江苏陶瓷;2006年S1期
9 路迎峰;李超;;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J];才智;2009年10期
10 刘红仙;;妙谈紫砂壶的创作[J];江苏陶瓷;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建平;;砂壶之美[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万宝红;;紫砂壶的手疗与养生[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毛白滔;;色彩与建筑环境创造[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文牧江;曾景祥;;湖南民间美术所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初探[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5 蒋建军;;浅谈紫砂工艺创作的继承和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丛丽卿;;小议联墨大美[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郝建英;唐巧虬;;从绞胎陶艺看当代“和文化”[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 到;紫砂壶鉴赏[N];河南日报;2004年
2 记者 穆肃;宜兴紫砂壶真品展在莞开幕[N];东莞日报;2008年
3 瀚石;紫砂壶鉴别中的“门道”[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晴川;徐州藏友争当“养壶王”[N];中国商报;2010年
5 许四海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壶说[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6 楼耀福;文人雅壶[N];文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旭;紫气东来商机无限[N];中国特产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董宏君;一把壶的温度[N];人民日报;2011年
9 主讲人 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康尔 整理 本报记者 葛灵丹 秦继东;一把壶,承载多少文化与风雅[N];新华日报;2011年
10 李浩民;古朴融淡雅 含蓄见儒风[N];潮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滕志朋;画者:原天地人生之道[D];暨南大学;2006年
2 詹凯;曲成而不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林志远;艺术设计学科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华天雪;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潘缨;唐卡的审美意蕴和技法材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龚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丁勤;清高宗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博文;南京云锦织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李红霞;石何以美[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陈政军;继承·借鉴·创新·专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景同;人为器之本 器因人而美[D];苏州大学;2006年
5 许燕德;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意象性及其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6 张沪生;近代日本画的变迁对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发展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来;现代纤维艺术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包琳;包装设计中的以人为本[D];青岛大学;2005年
9 邵杰;中国传统庭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潘芳;杂技与中国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71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67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