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大舞台杂志2010年第5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6-11-07 19:20

  本文关键词:独立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九艺节”圆满闭幕 河北省成绩斐然 晓梦; 4
2
浅谈舞蹈教育在音乐学专业中的应用 甄勇宏; 5
3
如何让“声”命常青 刘媛媛; 6-7
4
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的和声配置研究 陈惠玲; 7-8
5
音乐中的悲剧美 牛媛媛; 9
6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手段——实地考查 李群山; 10-12
7
音乐产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郑峰; 12
8
谈大提琴演奏中关于音准的几个问题 栾奕; 13-14
9
视唱练耳教学的后续练习研究 曾娴; 14-15
10
简谈琵琶的发展及应用 李志英; 16
11
歌曲演唱中呼吸方法的运用 李娜; 17-18
12
浅谈萨克斯单吐双吐与手指配合 李江南; 18-19
13
浅谈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技巧 汤淼; 20-21
14
浅谈歌唱艺术中的情感 毛明芳; 21
15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马驰; 22
16
浅谈歌唱艺术的情感把握 翁歆; 23
17
浅谈钢琴伴奏的应用及其烘托效果 曾维; 24
18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地位及影响 丁萍; 25
19
论声乐的艺术表现 万嘉玮;杨群; 26
20
浅谈《求爱神给我安慰》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 李霞; 27
21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演唱的把握和转换 王林; 28
22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 翁葵; 29-30
23
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初探 吴翔鹏; 31-33
24
论心理因素在音乐表演中的影响 丁晔; 34-35
25
试论新民乐的跨界合作 陈凯; 35-36
26
“意念”对声乐练习者的调控作用 王素芳; 37
27
歌唱中呼吸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刘茜; 38
28
古钢琴的演奏法与演变 林晓婧; 39
29
罗平和他的小号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牧羊姑娘》 胡秋岩; 40-41
30
浅谈歌唱中的高位置 尤秀果;宋玲玲; 41
31
浅谈儿童舞蹈的创作特性 尚莎莎; 42
32
武舞与武术、古典舞蹈的关系辨析 任艳花; 43
33
原始舞蹈意象心理分析 吴海进;潘博; 44+59
34
浅谈对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想法 李丽; 45
35
中国动画与美国动画 杨钰; 46
36
浅析中国绘画“当代性”改良中的两点误区 林书传; 47
37
跨越时代的CG插画 刘智慧; 48-49
38
绘画的色彩语言 王灵; 49
39
水彩的中国化及其艺术审美表现 肖黎; 50-51
40
论写生 李蓓蕾; 51
41
浅谈希腊瓶画的分期和装饰 腾云; 52
42
论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张翠翠; 53
43
八大山人——朱耷 谷芳; 54
44
关于画好水粉风景画的几点建议 胡建清; 55
45
城市山水画创作初探 陈端; 56-57
46
浅谈对秦铜车马的认识及复制彩绘技巧 顾新欣; 57-58
47
浅谈锡剧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袁小春; 59-60
48
浅谈楚剧《追报表》音乐的革新与发展 杨明辉; 61
49
浅谈《贵妃醉酒》的表演体会 王凤蕊; 62
50
论淮剧的艺术特色与发展 王鑫; 63-64
51
京剧音乐创新管见 李俊; 65
52
“漫云婢子贱,知府作跟班”——饰演春草有感 林碧桃; 66
53
《打渔杀家》之京剧、蒲剧表演对比 阎燕杰; 67-68
54
京剧艺术打击乐器的特殊地位及其魅力 熊巍; 68
55
戏剧服饰小议 王佳; 69
56
善待戏曲本体 注重自身风格 吕现锁; 70
57
小议剧团团长与演员二者间的关系处理 方水泉; 71-72
58
京剧丑角表演的艺术美 李树良; 72
59
我对戏曲意境的一点认识 任丽玲; 73-75
60
浅论表演在戏曲舞台艺术中的重要性 魏瑞祥; 75
61
戏曲打击乐漫谈 张秀全; 76-77
62
借助武生技巧 塑造人物形象 范明歧;高海利; 77
63
由《明天会更好》引发的深思 高会兰;张浩; 78
64
小议设计素描的启发式教学 涂元生; 79
65
技术因素在设计审美中的作用 杨功珊; 80
66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赵东晖; 81
67
面向未来的理想化设计——生态设计 张文苑; 82
68
路易·威登2009/2010年度秋冬女装流行元素运用分析 雷文广; 83
69
中国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廖娟; 84-85
70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中动态的表现 宋端; 85-86
71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 连继城; 87
72
浅析城市特色设计——中国建筑的地域文化设计 陈竹; 88-89
73
独立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研究 方利民;吕金泉; 89-90
74
室内设计的舒适性研究 李银斌; 91+126
75
丹青名家的书与画 王健君; 92-93
76
“期待视界”观照下的“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 陈睿; 94-95
77
成长的仪式与伤口——影片《鱼缸》中的成长意象解读 张萌; 95
78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水乐·禅境》赏析 乔磊; 96-97
79
勃拉姆斯在《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中的精神表达 王冬冬; 97
80
试论孔子“放郑声” 李云; 98-99
81
解读楚色符号下的文化内涵 晏琦; 99-100
82
歌剧《卡门》音乐创作特点简析 乾直; 101-102
83
叛逆与妥协——试析古典戏剧文学的双重人格 胡炎; 102
84
火红的玫瑰 炽热的爱情——再读彭斯的“A Red,Red Rose” 周立波; 103
85
康有为“大同”视野下的和平之路 郭凯斌; 104-105
86
浅谈笔墨精神的时代发展性 桂良; 105
87
论文人画自娱的率真情性 张瑞; 106
88
论现代涂鸦艺术的返璞归真 刘望; 107-108
89
论《为艺术,为爱情》中歌唱状态与表现力的作用 张蕾蕾; 108-109
9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影壁艺术 刘立颖;宋魁友; 110-111
91
谁能沃野撷英三十年 韩剑梅; 111-112
92
浅谈宋人花鸟小品之趣味 赖静; 113
93
浅谈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 王钟莹; 114-115
94
一本艺术人生的教科书——简评《越苑风华》 陈澄; 115
95
浅谈意大利插画家安娜萝拉的插图形式美 张晨辉; 116-117
96
浅析中国当代寻根作品的现代性特色 李苏文; 117
97
浅议原生态民歌的审美内容 温跃强; 118
98
简析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揭示的女性依附身份悲剧 王聿霄; 119-120
99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爱情诗歌的美丽与哀伤 雷旭; 120-121
100
试论彭丽媛舞台艺术表现手段 温彩玲; 122-123
101
浅论舒曼的音乐创作精神 杜鹏宇; 123
102
探讨《曼弗雷德》交响曲的本质特征 陈凡; 124
103
消费艺术语境下解读剧场民间歌舞——以大型原创歌舞集《香格里拉记忆》为例 李梓伊; 125-126
104
叙事范式下的群体表演——《十月围城》叙事研究 冉冉; 127-128
105
“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母题探析 杨鹏; 129-130
106
浅谈葫芦丝演奏 宛煜; 130-132
107
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之比较 许文锦; 133-135
108
天水旋鼓蕴含的伏羲文化内涵及地域特色 海和平; 135-136
109
浅析民俗造型艺术的本质 迟津萍; 137
110
探析山西民歌 马愔; 138
111
巍山彝族打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成成; 139-141
112
湘西苗族舞蹈文化内涵解读 邹永红; 142-143
113
蔚县剪纸的里程碑——蔚县剪纸脸谱 田永翔; 143
114
靖江做会讲经民俗探析 黄翌玲; 144-145
115
论民俗造型艺术的本质 张炜; 146
116
一支驰骋在大江南北的“轻骑队”——浅谈通州市歌舞团的经营之道 吴永聪; 147
117
浅谈群文活动中民族器乐的演奏问题及解决办法 张珽; 148
118
从影片《彼得堡调频》看俄罗斯当代电影的新类型 卞宇茜; 149-150
119
电影音乐发展的主线——主旋律 范雪; 151
120
以“师范性”关注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 马春雨; 152
121
短时间内小学生合唱排练的基本方法 曾一平; 153-154
122
“输出假设理论”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实践 范丹; 154-155
123
润物细无声——新课程下对音乐知识教学的二度认识 曾彦; 156
124
非智力因素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景鹏; 157-158
1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研究述论 宋莉; 158-159
126
长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巨建国; 160
127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杨超;胡兆丰; 161-162
128
当前美声与通俗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的美学对比探究 万翔; 162
129
对综合大学舞蹈教学的思考 胡东映; 163-164
130
大学音乐公共课中如何渗透“美育”理念 罗岚; 164
131
高中音乐教师如何真正走进新课程 成陆萍; 165
132
钢琴曲《平湖秋月》中踏板的运用与教学分析 李燕; 166
133
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汪晓万;陈晓芳; 167
134
高校选修钢琴课教学之我见 刘娜; 168
135
高宴未终曲 谁能辨经纶——浅谈“古琴热”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影响 孙晶晶; 169-170
136
就业压力对高师声乐教学的冲击及思考 唐博; 170-171
137
渐进式多项目教学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隋南; 171-172
138
关于中国山水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高志; 173
139
关于钢琴教学中儿童练习方法的思考 罗志范; 174-175
140
浅谈杂技艺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刘云; 175-176
141
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汪新宽; 177-178
142
高校音乐赏析课教学教法初探 魏丹娇; 178
143
快乐学琴——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 罗亮; 179-180
144
将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的探索与思考——以河源地区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 黄少红; 180-181
145
利用联想的方法培养儿童学习二胡的兴趣 苏飞; 182
146
浅谈高师声乐教学的“模块化”课程设置 路广宏; 183-184
147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整合 栾晓梅; 184-185
148
儿童钢琴教学中应加重中国钢琴作品的比例 鲁恩雄; 186-187
149
浅谈创新教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王细梅; 187
150
活人演“活人”——表演基础教学中“观察生活练习”的重要性 韩笑; 188-189
151
论钢琴基础教学中大拇指的训练 陈晶; 189-190
152
浅谈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应用 洪枫; 191
153
浅谈高中设计基础课 王晓丽; 192
154
浅谈泉州南音在海内外学生中的传承教育 龚佳阳; 193
155
对高职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转向早期教育的思考 吴亚娟; 194+235
156
浅谈声乐教学中“技巧”与“情感”的关系 向章元; 195
157
浅谈用声学原理指导声乐教学 胡宇卓; 196
158
如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赵小梅; 197-198
159
浅析“数字化”舞蹈教学重要性 高洁; 198-199
16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新闻学基础——艺术院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思考 张更生;周亚旭; 200+145
161
思考与展望——浅谈音乐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杨迎; 201-202
162
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让美术走进音乐课堂 卢敏华; 202
163
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素质活动展开探析 宋丽丽; 203-204
164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杨昌云; 204-205
165
现代音乐教学的翅膀——多媒体 刘雪艳; 206
166
新媒体动画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探索 南江; 207
167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性格的培养 余小勇; 208-209
168
试谈如何搞好高校音乐鉴赏教学 陈曦; 209-210
169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 高谊; 210-211
170
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探析 朱冬梅; 212
171
游戏教学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 陈雪; 213
172
真情永远是作文创作的灵魂——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严小娟; 214-215
173
幼儿钢琴教学中音乐感与表现力的培养 刘亚琪; 215
174
幼儿舞蹈教学中表演课程的重要性 李春春; 216
175
怎样快速提高农村中学音乐考生的声乐水平 韩冲; 217
176
怎样培养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丁运东; 218
177
浅谈创作感想 王亚南; 219
178
祝福 黄淘;张永红; 220
179
浅谈帮唱在莆仙戏中的作用 郭景文; 221-222
180
比喻论证三例 卓斌信; 222
181
浅谈乌克兰的音乐教育状况 刘云松; 223-224
182
大学生导师制与学长制的实践与思考 陈勇; 224-225
183
综谈艺术类院校管理者的领导力 刘成成; 226
184
当代大学生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刁帅; 227-228
185
浅析文艺晚会策划的策略 贾振鑫; 228
186
诸城派琴人在山东地区的生存现状 杜晶; 229-230
187
高级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红娟; 230-231
188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有效开展 祝莉; 232
189
高师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与实践探索 张美玉; 233-234
190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和宽; 234
191
大众传媒对教育的影响 李晓宁;张莉亚; 235-236
192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的分析研究 李小玲; 237
193
探究美术教师“技艺的师傅”的职业心理 邓德祥; 238-239
194
角色扮演在服装表演情感表达中的可行性探析 刘一诺; 239-240
195
浅论广播就业类栏目的空间及对策——以陕西都市广播《就业面对面》为例 朱涛; 241-242
196
莆仙戏《白兔记》舞台灯光设计构思 刘义; 242
197
苏州水乡服饰现状分析 王缘; 243-244
198
试论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王小丹; 244
199
陶瓷艺术创作与生活 吴强;马俐; 245-246
200
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周艺; 246-247
201
浅谈乾隆朝瓷器莲花纹装饰特征 魏永青; 248+150
 


  本文关键词:独立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67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