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浅析中国古建筑中格扇门的装饰特点及装饰内涵

发布时间:2018-04-11 23:23

  本文选题:中国古建筑 + 图案装饰 ; 参考:《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摘要】:正装饰是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装饰这一学科并非只体现在表面,它体现在建筑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在中国古建筑中门占着重要的地位。从现今遗存下来较完整的古建筑来看,传统建筑中装饰手法最为繁多、装饰艺术最为精美的要数门了。
[Abstract]:Positive decoration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ancient architectural art in China.The discipline of decoration is not just on the surface, but on all parts and aspects of architecture.The gat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From the more complete ancient architectur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s the most decorated, the most exquisite decorative art is a number of doors.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立项课题的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0w050
【分类号】:TU238;TU-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晶;;浅谈中国古建筑的美——以“北京天坛”为例[J];大舞台;2011年06期

2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评估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4期

3 石晓梅;孙俊桥;;谈中国古门楼建筑之门庭空间[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4 周乾;闫维明;;CFRP加固古建筑榫卯节点抗震试验(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2期

5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明清古建筑木结构典型抗震构造问题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2期

6 王时槐;;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建筑发展史——读《华夏意匠》[J];中华建设;2011年07期

7 刘飞;王惠娟;;那消逝的记忆——中、西方古建筑遗存的社会学分析[J];建筑知识;2011年07期

8 Andrea Martiradonna;;皮埃蒙特加油站[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8期

9 樊宇;王宇楠;;基于南京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对比而产生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10 徐静伊;;中国古代建筑的绿色元素对现代建筑的启示[J];工业设计;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雪峰;杨大禹;;中国古建筑传统数字观念分析——以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标识[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炳坚;;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4 李扬;;做好古建大文化,开创“古今”新天地[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5 王淑珍;;大功率LED在古建筑照明中的应用[A];海峡两岸第十二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5年

6 胡平平;张素萍;;中国古建筑的典范——佛光寺[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炳坚;;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和科学保护[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8 沈志维;;实话实说古建筑与它的三大支点——专业工作者、工匠群体与仿古建筑[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9 马炳坚;;走出认识误区,坚持科学保护——关于近年来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领域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冯良经;殷灿宝;莫琴;;双曲扭壳设计与施工[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宗威;中国古建筑文化精髓:简朴与和谐[N];建筑时报;2007年

2 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部,四川省旅游局 刘思敏 任啸;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路径选择[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挖掘古建文化价值 服务现代城市建设[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张亚武;把文物放到城市规划中保护[N];洛阳日报;2007年

5 津文;天津大学“中国古建筑测绘研究正定基地”揭牌[N];中国文物报;2009年

6 马津生;古建筑:千年的读本[N];建筑时报;2008年

7 边辑;用古建精髓演绎现代精品[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的鲜明个性[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边辑;走近中国当代古建筑木作专家马炳坚[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田志凌;古建筑保护路在何方?[N];中华建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隋鑓;中国古代木构耗能减震机理与动力特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3 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午;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丹;斗h1艺术与结构机能演变历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王鲲;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古建筑木结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海娜;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抗震机理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天鹏;人工光照对中国古建筑油饰彩画影响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魏国安;古建筑木结构斗h1的力学性能及ANSYS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盘锦章;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机理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8 吴磊;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经伟;西安东岳庙大殿动力特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曹鹏男;西安古城墙永宁门箭楼结构及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8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38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