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某市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22:16

  本文选题:空气污染 + 室内 ; 参考:《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9期


【摘要】: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选择73套装修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11套毛坯房为对照,利用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新装修居室空气超标率为61.4%,家具中甲醛平均质量浓度(0.760mg/m3)显著高于空气中质量浓度(0.102 mg/m3);随着装修后时间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和超标率不断下降,尤其是3个月后非常明显;在装修完工后1周内,复杂装修空气中甲醛超标率达100%,比简单装修高出近20个百分点;甲醛浓度随室内温度、湿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新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相当严重,家具是其主要污染源之一,影响室内甲醛含量的因素主要是装修材料的质量、用量、装修时间和室内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甲醛扩散,可以有效地减轻居室内甲醛污染程度。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the indoor air after deco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formaldehyde content in indoor air was determined by chemical spectrophotometry with 73 sets of decorated hou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11 sets of blank houses as control.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furniture was 0.760 mg / m ~ (3) higher than that in air (0.102 mg / m ~ (3)),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and the rate of exceeding standard in indoor air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decoration time, especially after 3 months. Within one week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coration, the formaldehyde excess rate in the air of complex decoration reached 100 percent, which was nearly 20 perce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decoration, and the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newly decorated rooms is very serious, furniture is one of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ndoor formaldehyde content are the quality of decoration materials, dosage, decoration time, indoor temperature, humidity, Maintaining good ventilation is conducive to formaldehyde diffus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indoor formaldehyde pollution.
【作者单位】: 蚌埠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分类号】:X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岳伟,潘小川;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健康效应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2期

2 黄维;陆荫;常沁春;白亮;赵红;刘文君;;兰州市新装修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2期

3 王谋凤,于凌志,吕华东;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雨;;城市新装修住宅空气中部分挥发性物质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周恒涛;王许涛;刘圣勇;;农村住宅室内甲醛散发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3 李少宁;韩淑伟;商天余;鲁韧强;张玉平;潘青华;金万梅;;空气负离子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4 王剑和;李风喜;;植物装饰在现代图书馆室内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5 刘霞;李学云;洪联姗;;新装修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6 周杰良;闫文德;王建湘;;7种盆栽观赏植物室内滞尘能力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8期

7 王龙胜;室内环境污染及其控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刘京;李文琴;高甫生;李景鑫;石金锋;;哈尔滨市夏季室内环境实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9 冷旭勇;杨尽;;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与防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10 迟振新;孙冬月;;汽车内的污染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翔;谢小军;狄育慧;;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功能整理及其性能分析[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济安;舒为群;邱志群;赵清;李俊;朱毅;曹波;;某市室内甲醛污染状况调查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超平;罗春;蒋湛;马立实;王颖杰;;室内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及其防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刘栋;史宝胜;;甲醛胁迫对3种观赏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5 张芳芳;;节能环保与室内健康环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侯辉;刘天骄;程学丰;;室内外空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7 黄翔;谢小军;狄育慧;;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功能整理及其性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8 龚光彩;韩冰;罗泓锋;;室内空气稳定性的基本概念[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晓虹;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宋刚;广东省温泉宾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室内氡水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李春雷;广州市及附近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魏勇作;广州市环境氡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5 余应新;大气羰基化合物碳同位素及大气有机污染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于红;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失活微生物的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歆华;医院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来源及暴露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吕品;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关键检测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文远高;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亚兰;活性炭纤维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淞强;哈尔滨地区住宅装修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娟;便携式现场甲醛检测仪的设计[D];郑州大学;2010年

3 那刚;线筒式脉冲电晕放电对混合VOCs降解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孟诺;沿面—填充床复合放电等离子体催化降解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岚;7种观叶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梅岩;观赏植物吸收代谢甲醛及其甲醛胁迫响应基因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徐迪;18种观赏植物甲醛吸收能力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唐艳;人体工程学的厨房系统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谷超;厨房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与动态模拟软件开发[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朱宇;光触媒净化中央空调系统内有害微生物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翟德华,于洋,杨虹;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途径[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5期

2 王伯光,张远航,邵敏,谢绍东,李拓,陈迪云,彭燕;预浓缩-GC-MS技术研究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毒有机物[J];环境化学;2001年06期

3 龚幸颐,白郁华,虞江平,陆思华,李金龙;北大园区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8年06期

4 张晓红;室内甲醛浓度及对人体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8年01期

5 王志强,陈昱,王志红;室内低浓度甲醛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0年04期

6 阙惠芬,袁陈敏;甲醛与人体健康[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3年01期

7 金远林,张绍仪,解好群,夏钢;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对豚鼠气道反应的作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2期

8 刘君卓,郝兰英,温天佑,安乃莉,裘玉明,金晓滨,夏党生,李清,曹春香,李建新,续文阁,董继红;室内装修与不良建筑物综合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1期

9 刘亚平,王建华,朱春阳,张伟,张旭宏,王文,尤秀新,李永恒,张铁兵;农村居室装潢后空气中甲醛及耗氧量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8年02期

10 马迎华,满虹,梁龙彦,赵文英;石油液化气燃烧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张;孙焕冬;高春玉;;驻京某部新建家属楼居室空气中甲醛含量调查[J];航空军医;2006年05期

2 朱兰保;盛蒂;杜庆才;;某市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9期

3 王金权,罗建中,张明,宋光敏,朱又春;茶叶在甲醛污染治理中的试验性研究[J];环境工程;2005年04期

4 雷];黄雅琳;;不同温度下对新装修某户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测试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5 薛刚;罗成;;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06年03期

6 张继红;周艳红;;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7期

7 姜红石;倪树生;;室内空气中甲醛采样效率浅探[J];环境;2009年S1期

8 杨铭;黎_g;陈润升;江道冠;梁志坚;梁绍鉴;;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年04期

9 俞苏蒙;;空调对室内空气污染所引发的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年01期

10 方美凤;周根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J];职业;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谦;;浅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与防治[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马丽娜;张兴昌;胡万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氨气[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刘振梅;潘廷祥;张庆忍;;室内空气污染及预防控制措施[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4 张双利;;室内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王琳;王德龙;郭玉敏;;室内空气甲醛检测中显色剂对空白及斜率的影响[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胡玲;周家燕;余婷婷;张炳新;;病区内清点污单与空气污染关系的调查[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徐正兵;;浅议政府干预理论在我国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中的实践[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夏元洲;;刨花板生产过程中的空气污染问题[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9 杜巧连;;液压机械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预防[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10 齐飞艳;赵勇;樊巍;朱延峰;;三种植物配置净化空气颗粒物能力的比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刚 蔡玉高;车内空气污染案例频发暴露标准缺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范增军;当心,新车内的空气污染[N];中国汽车报;2004年

3 汪云青;我国逾九成车内空气污染超标[N];消费日报;2006年

4 毓亭;三年后甲醛含量仍可能超标[N];建筑时报;2006年

5 记者  任荃;夏季车内空气污染倍增[N];文汇报;2006年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徐东群;正确选择装潢材料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上篇)[N];保健时报;2005年

7 林鸣;渴盼车内“清风徐徐”[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梁勇全;警惕车内的空气污染[N];中国交通报;2000年

9 ;警惕新车空气污染[N];中国汽车报;2004年

10 何生英;新房污染———家装中难以抹去的痛[N];金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昌;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友君;典型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王颖;复杂下垫面下空气污染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庄智;中国炕的烟气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耀庭;基于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的城市气溶胶定量反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红梅;掺醇燃料发动机尾气中甲醛检测方法及其排放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朱军莉;秘鲁鱿鱼内源性甲醛生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8 黄中华;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有毒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徐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管理方法模型[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谢觉新;环境烟草烟气对室内空气有机污染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芳芳;北京市空气污染的空间统计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张艳燕;乌鲁木齐冬季典型空气污染状况的气象条件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袁丽丽;室内空气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胜娥;甲醛含量的检测以及甲醛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旷亦乐;装修居室甲醛、苯系物等对女性生殖危害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6 吴春江;西安既有住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测量、评价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春芳;严寒地区采暖房间室内温度日变化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时潘;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控制室内空气有害物质的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洋;上海市室内空气中多溴联苯醚污染状况及甲状腺干扰活性的初步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孙志强;奥运前后北京及近周边区域空气污染观测与比对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8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98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