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装饰材料挥发物遗传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4 12:40

  本文选题:单细胞凝胶电泳 + 装饰材料 ; 参考:《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0期


【摘要】:目的 研究装饰材料挥发物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在装修场所与未装修场所工作半年女服务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 在新装修场所工作半年服务员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断裂比对照组要高 ,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装饰材料挥发物可引起人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从而提示SCG检测DNA损伤可作为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早期生物学标记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ecorative material volatiles on DNA damage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Methods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detect DNA damage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female attendants working in decorated and undecorated places for half a year. Results the DNA breakage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waiters working in newly decorated place for half a yea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 01). Conclusion the volatiles of decorative materials can cause DNA damage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which suggests that SCG detection of DNA damage can be used as an early biological marker of harmful factors on health.
【作者单位】: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山大学
【基金】:深圳市科委项课题 :1 999(0 4 0 4 0 )
【分类号】:R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进;陈静媛;于光;李杨;王华;;沈阳地铁一号线内建筑及装饰材料γ射线辐射水平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2 颜冬英;李厚勇;王蕊;张振铃;刘永霞;戈扬;;紫茎泽兰草粉致突变致畸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1年03期

3 李清钊;徐厚君;郝玉兰;郑国颖;闫立成;曹燕花;张艳淑;姚林;;不同粒径纳米硒化镉对小鼠毒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4 张超超;吴文斌;汤家铭;;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朱砂的遗传毒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7期

5 张宏;李啸红;黄代荣;曾云;杨俊;王仕辰;王凤宇;;罗汉果对雄性小鼠骨髓微核和精子形态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8期

6 ;合肥市井岗镇调查职业健康状况[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工业化学品≠食品添加剂[J];抗癌之窗;2011年04期

8 孔令芳;朱红琼;杨晓霞;;重金属铅和汞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高峰;张琨;吴晓刚;宋昕恬;张晶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毒性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1年17期

10 付艳乔;胡春卉;刘颖;韦小敏;段鹏;;体外培养下氢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及对DNA损伤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淑仪;方昌勇;吴赤蓬;陈秉;叶蔚云;;MTBE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原福胜;武忠诚;马亚萍;;装修居室甲醛的测定及其遗传毒性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刘翠娥;王海玉;;大豆异黄酮营养片的安全性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吉成;钱蓓丽;;体外彗星试验检测34种化合物对小鼠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5 鲍凌志;吴李君;;UVA辐射对柴油机尾气颗粒提取物遗传毒性的增强作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6 孔粼;;川菜烹饪中花椒水煮液对KM小鼠骨髓的微核效应[A];重庆市营养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龙丽;刘开泰;王国荃;;氟化物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研究进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武元峰;栾洋;任进;;新的遗传毒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邱志群;舒为群;田怀军;;四种饮用水中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荣芳;邬静;袁莉芸;袁慧;;玉米赤霉烯酮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隽;莫让新居成“杀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曾祥素;关爱下一代,,从居室做起[N];中国质量报;2002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莫使豪华居室成为“癌环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忠;装修民工缘何频频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5 徐文端;新居装修莫急入住[N];山东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金亭;当心“热屋子”引发“家装病”[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7 方雪;不良建筑物综合征是咋回事[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陈文;使用空调要防污染[N];中国石油报;2001年

9 杨力勇;监测表明新车车内空气污染严重 专家提醒使用前半年一定多通风[N];健康报;2004年

10 曹祈东;防止不洁空气对孩子的伤害[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辨;膨润土颗粒细胞遗传毒性体外实验研究和职业暴露人群调查[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绍慧;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SOS/umu显色试验在饮水消毒副产物遗传毒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黎;SCGE/HepG2测试系统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詹立;藻毒素Microcystin-LR的体内及体外遗传毒性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梁英;全甲醇燃料汽车尾气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杨录军;甲氧化三丁基锡多终点遗传毒性评价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7 张驰;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的遗传毒性与代谢酶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吴锡南;低强度1800MHz电磁波暴露对大鼠行为功能的影响及其遗传毒性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陈志健;1.8 GHz微波对X射线和阿霉素致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对蛋白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韦霄;饮用水中碘乙酸和碘仿的检测识别、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八氯二丙醚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及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马永鹏;五氯酚对稀有泩鲫内分泌毒性及遗传毒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昆;气态和液态甲醛对大鼠骨髓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钊;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对HepG2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钊;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对HepG2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旭;二氯乙酸致HepG2细胞DNA链断裂及谷胱甘肽调节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晋艺聪;四溴双酚-A的光化学反应和毒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勇;烹调油烟中的细颗粒物致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喻琳;DDT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遗传毒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君霞;甲醛和甲苯联合染毒对小鼠遗传毒性及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3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843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