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的文化构建解读——对汉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本文选题:藏族传统装饰图案 + 汉文化 ; 参考:《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频繁的政治接触与文化交流,使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元素在西藏高原激荡碰撞、互动交融。尤其自元代对西藏主权控制的完成,使大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的渗入藏区,融入藏民族博大的精神世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装饰图案艺术。藏族装饰图案在吸收内地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又保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藏族装饰图案在多元文化互动下的交流融汇和本土化的发展创造。
[Abstract]:Due to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frequent political contac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in history, the artistic traditions and cultural elemen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have collided and interacte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Especially since the Yuan Dynasty, the completion of Tibet sovereignty control made a large number of Han culture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Central Plains civilization continuous infiltration of Tibetan areas, into the spirit of the Tibetan nation world, forming a unique Tibetan decorative pattern art. While absorbing the elements of inland culture and art, Tibetan decorative patterns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ir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ibetan decorative patterns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localization.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J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国宝;藏文化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中华母文化的共性[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嘉铭,琪梅旺姆;藏族茶文化概论[J];中国藏学;1995年04期
2 石硕;达磨灭佛对佛教在藏区传播趋势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6年02期
3 张云;本教古史传说与波斯祆教的影响[J];中国藏学;1998年04期
4 张亚莎;阿里日土曲嘎尔羌岩画试析——附论岩画与女国·苏毗相关的问题[J];中国藏学;1999年02期
5 那木吉拉;元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摩诃葛剌神崇拜及相关文学作品研究[J];中国藏学;2001年01期
6 吴明娣;明代瓷器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7 朱丽双;8世纪前后吐蕃势力入西洱河地区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8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9 彭措泽仁;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10 张羽新;帝师考源[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臻赜;;浅谈川西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特点[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2 牛飞;德熙嘉措;;藏文拉丁转写的发展历史[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张保见;民国时期青藏高原经济地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9 周娟;1616年至1959年的不丹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姜东成;元大都城市形态与建筑群基址规模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图雅;喀尔喀绰克图洪台吉生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林欢;蒙藏仰华寺会晤中的明朝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王一丁;拉萨老城区城市空间与居住建筑类型初探[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李臻赜;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殷勇;中国古代屋宇承托结构演变初探[D];同济大学;2006年
6 王斌;西藏宗山建筑初探[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曹灶洁;藏汉初中生数学能力的跨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秋花;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亚娟;明代西番诸卫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狄艳红;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耀;;论漓江画派的学术意义及生存价值[J];艺术探索;2006年04期
2 汤海涛;朱超;;汉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中的存在及影响[J];艺术探索;2011年02期
3 罗雪挥 ,刘黎黎;“汉服”:向后退,还是向前走[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33期
4 魏峰;;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带来的三个转变——以汉文化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刘勇;;从宝镜古民居雕刻艺术看瑶汉文化的媾和[J];美术大观;2006年10期
6 韩澄;;金工艺术与民族特质——考证大理白族金工艺术的历史与文化渊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李靖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对云南地方美术的影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沈玲;谭骏;;浅探汉代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J];中国陶瓷;2009年01期
9 祁自敏;;从雕塑艺术角度略论秦汉设计美学差异[J];美术大观;2009年02期
10 卫向虎;;从文化的角度探析北朝服饰特征的成因[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汤海涛;;汉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中的存在及其影响[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2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贵全;引领学生走进汉代文化艺术空间[N];美术报;2006年
2 张金梁;异彩纷呈的东北书法[N];吉林日报;2007年
3 钟箐;芒砀山·寻找美丽中华摄影大赛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4 刘文青;常福江书法印象[N];山西日报;2008年
5 王春立;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N];文艺报;2004年
6 俞丽虹 赵诣之;都市年轻人上演汉服秀[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邹晓流;“卧牛远眺”怎样[N];巢湖日报;2006年
8 郑先兴 蒋波 金爱秀;中国汉画学展开多学科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9 熊平;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在吉隆坡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10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主任 王春立;挺直民族脊梁[N];中国旅游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梦霞;元代篆、隶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赵琰哲;清乾隆朝仿古绘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昂;中国古代yE教美术遗存的互文性及其意义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邹锦华;地域性传统装饰图式的后现代主义诠释[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杨军侠;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董晓英;白族居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沙拉;神与物游[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6 王丽艳;昆明地区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7 张洁;浙西南畲族传统帽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姜姣兰;湘西民居与家具的吉祥图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唐本华;云南通海合院式民居的石雕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宇辉;临夏砖雕艺术初探[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924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92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