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环境的制约与装饰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8-07-04 22:58

  本文选题:环境 + 装饰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摘要】: 环境装饰艺术有别于架上雕塑、架上绘画等纯观念性艺术,不能以创作者的主观愿望、兴趣,观念进行自由的创作;同时环境装饰艺术亦不同于设计的理性创作思维,它是艺术和设计的综合,,以艺术带动设计,设计的理性协调感性的艺术与环境的关系,融感性与理性于一体。能动地反作用于环境并增强其人性化氛围,环境装饰艺术是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受总体设计的主导精神和区域功能的制约,环境空间的组织形态,空间功能,空间的尺度、构筑物的风格,形式,色彩,材质等都对环境装饰艺术施以影响并提出要求,设计的“宜人性”正是在明确环境、艺术、人三者的互动关系之下产生的,人关注环境,环境因人的需要而产生意义,人的需求依靠功能的实现,空间中的人造物是功能的结果。实用功能是需求的原始目的,在科技高度先进的今天,功能是人获得环境的物质手段,而注重城市(区域)历史和文脉的延续等文化意味的精神传播,是满足人对特定环境的精神需求和情感的关注。只有在注重环境的功能性和精神性的前提下,设计与规划才能集现代综合性,环境意识与时代性于一体,融环境、形态、装饰、功能、建筑至和谐统一,创造出一个具时代精神和艺术氛围的人性化环境空间。
[Abstract]:The art of environmental deco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pure idealistic art such as sculpture and painting on the shelf, and can not be created freely with the subjective desire, interest and concept of the crea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 of environmental decoration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rational creative thinking of design. It is the synthesis of art and design, with art driving design, the rational design coordin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ual art and environment, and integrates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The art of environment decoration is a part of the overall design, restricted by the dominant spirit and regional function of the overall design,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the spatial function, the spatial scale of the environment space, The style, form, color, material and so on of the structure all exert the influence to the environment decoration art and put forward the request. The design of "suitably human nature" is produced under the clear interaction among environment, art and people, and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has meaning because of the human needs, the human needs depen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and the man-made creation in the space is the result of the function. Practical function is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demand. Today, w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highly advanced, function is the material means for people to obtain the environment,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such as urban (reg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It is to satisfy the person to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piritual need and the emotion concern. Only under the premis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and spirit of the environment, can design and planning integrate modern synthesi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nature of the times, and integrate environment, form, decoration, function and architecture into a harmonious unity. Create a humanistic environmen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artistic atmosphere.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J5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龙;留下历史的足迹——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苏勇;中心结合边缘——城市新区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陈浩强;;大学食堂规划设计要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4 袁犁;;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张先玲;;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7 唐佳;刘远;林吾国;;市民眼中的春熙路——从使用者的角度考察(POE)春熙路商业地段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李文芳;;檐外之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9 唐红;朱海平;;小建筑需精心打造——公共厕所设计钩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10 向岚麟;朱克勤;;外部空间中边缘空间的形态构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昊;唐悦兴;杨思佳;;结构力学与建筑设计的对立统一[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戴荣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建筑文化思考[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程云华;;初探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之美感[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尹家琦;;《诗经》中的建筑价值解读[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蔡军;李迪迪;;《营造法原》中“窗”的形制与装饰艺术[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王树声;;城乡规划中历史环境营造智慧的保护与继承[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蒋雪峰;杨大禹;;中国古建筑传统数字观念分析——以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8 陈晨;刘大平;;中国传统建筑景观文化区符号语言系统的特异性解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9 姜思华;柳肃;;湖南通道侗族民居入口空间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10 安玉源;王晨;;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7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许海南;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09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