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新装饰开业公共场所甲醛污染状况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newly decorated public places. [methods]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in the indoor air of 47 public places was determined by formaldehyde analyzer.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every place exceeded the standard 3 months before opening, the total rate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was 79.6%, the total rate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was 24.3% in the 4th to 12th month and 13.0 in the 13th-24 month. The trend significance test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formaldehyde exceeding the standard was lower with the opening time (P0. 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formaldehyde exceeding the standard between the 1st month and the 3rd month and the 4th to 12th month (P0. 01),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4 ~ 12 month and the 13 ~ 24 month (P0. 05). Use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nd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卫生防疫站 江苏省扬州市卫生防疫站 江苏省扬州市卫生防疫站
【分类号】:R12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福,韩长生;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程序[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6年04期
2 邰启生;;公共埸所的空气质量与健康[J];环境保护;1986年06期
3 ;闻者足戒[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7年06期
4 魏保祥;公共场所声学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初探[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9年01期
5 董鲜利;;杭州市地下坑道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J];浙江预防医学;1989年02期
6 黄晓芸;水路运输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0年05期
7 龙德环;试论公共场所卫生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1年01期
8 王秀芝;王竹宜;;公共场所公用暖瓶塞污染现况调查[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2年03期
9 彭杰;张家祜;;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指数(PPHQI)模型的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2年04期
10 廖宇兰;浅析乡镇公共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来;;孔板送风静压箱静压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0年
2 于晓明;牟灵泉;;上海山东齐鲁大厦空调及通风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4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4年
3 刘洪令;;垃圾道、污衣井内的消防和给水排水设计探讨[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4 宁晓君;;旅客列车食品卫生问题及对策[A];四川省营养学会1997年学术会议暨妇幼营养保健学习班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5 陈炳耀;何冬梅;;广州市部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与对策[A];首届全国卫生法规、标准效益评价技术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0年
6 木村清;;公共场所的事故预防[A];2001年中日产业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肖学锋;;中国消防安全法规体系舆公共场所的火灾预防[A];2001年中日产业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在大型公共场所的实施[A];2001年中日产业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许满贵;金永飞;郑学召;徐精彩;;我国公共场所火灾安全现状及预防对策[A];2001年中日产业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唐伟;;法与道德的边缘——筑城公共场所吸烟问题透视[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移动电话靠骨头传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主任医师 韩绍安;做好排菌肺结核病人的家庭隔离[N];大众卫生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陈则周;我省展开整治公共场所火灾隐患联合行动[N];福建日报;2001年
4 熊鹰;公共场所呼唤责任保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记者 白剑峰;公共场所整体卫生状况良好[N];人民日报;2001年
6 金磊;关注公共场所安全标准[N];北京日报;2002年
7 ;卷口薄壁塑料杯[N];中国包装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余虎;重庆公共场所——背景音乐要“买单”[N];重庆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郑莉;“公共场所禁烟令”的尴尬[N];工人日报;2002年
10 何文中;禽流感入侵途径种种[N];河北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宋刚;广东省温泉宾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室内氡水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昭;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移动设施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2 徐丽燕;文化断裂后怀远镇传统空间的衰落——以公共场所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林皎;聚众斗殴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韩珊;寻衅滋事罪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何灵敏;探索如何塑造一个可以坐的城市[D];湖南大学;2006年
6 苏雄华;聚众斗殴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范亚东;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仲曙光;济宁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田海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城市边界区域形态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锦;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对能耗的影响及评价方法[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28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12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