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论广西民族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

发布时间:2018-09-08 19:33
【摘要】:从广西民族装饰纹样的分类和特点出发,举例说明了广西的民族装饰纹样中体现的各种吉祥观念,并对广西民族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认为吉祥观念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意识,它被人们借以各类载体表达和呈现,其中以民族装饰为吉祥观念的最主要载体。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in Guangxi, this paper gives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various auspicious concepts embodied in the na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of Guangxi, and forecas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in the na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of Guangxi.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cept of auspicious is the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human being, and it is expressed and presented by various carriers, in which the national decoration is the main carrier of the concept of auspicious.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教研室;
【分类号】:J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戴鹏;;中国传统纹饰与现代设计[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2 李桐;;广西民族背带装饰艺术及其文化特征[J];民族艺术;1991年02期

3 陆宇澄;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唐平涛;;浅析传统吉祥装饰纹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年04期

5 符均;吉祥图案与民间装饰艺术[J];文史杂志;2003年04期

6 张大庆;;中国民间刺绣装饰纹样的构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翠君;任立昭;蒲明辉;;广西地域特色设计元素的分析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24期

2 马骏;;中国传统吉祥装饰艺术的当代文化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陆晓云;;吉祥观在装饰图形符号中的传承[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3期

4 焦慧杰;;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上);2012年12期

5 宗林;;中国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6 马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年17期

7 吴维娜;虞锋波;;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审美下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2期

8 任立昭;尹翠君;蒲明辉;耿葵花;罗丛敏;;广西瑶族艺术设计中的吉祥设计文化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2期

9 敖立琦;;传统装饰图案中的象征手法与现代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12期

10 郑欲晓;胡小兵;;论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陶瓷艺术的启示[J];中国陶瓷;2008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燕;从洛阳到西安—若干民间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服装创意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孙敏娜;云南文山壮族背带造型与装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莫丹华;论传统云雷纹的美学原理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鸣;江西庐陵传统民居雕饰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虞锋波;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生活陶艺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熊麒麟;中国传统符号在造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吴丽英;福建闽中民居室内装饰艺术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家叶;浙江古镇、古村落地面铺装艺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浩;观音绣的美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仪;;装饰图案的基本规律[J];美术大观;1998年05期

2 高春明;;文章千古事 只为传灯明——《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跋[J];上海艺术家;2005年06期

3 石鑫进;;苗绣纹样初探[J];艺海;2008年01期

4 王健;;生活万花筒: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图案[J];文教资料;2010年10期

5 钱敏;;藏族佩饰中装饰纹样[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6 金弋文;;探析唐代铜镜的纹饰内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李伶美;;以纹样为主浅谈朝鲜早期青花瓷[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8 张明文,李明;为美国F&G公司设计画面的一点体会[J];山东陶瓷;1995年04期

9 高西省;论中韩两国出土的航海图纹铜镜[J];考古与文物;2000年04期

10 王惠芳;;服饰图案—民族文化意蕴[J];北方美术;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洁;;汉代漆器云兽纹样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王小铭;;基于分形方法的艺术图案生成与设计[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郭睿姬;;秦始皇陵园出土文物纹饰及色彩[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余源;;传统图形的“前世与今生”[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于长英;;明代霞帔及其文官补子纹样考释[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启忠;王德龙;;蜡染图案文化内涵的发生与演变[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赵霞;李雷;张静;祝丽娟;闫枚;杨雨;李晓菲;;2010春夏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分析[A];2009S/S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C];2009年

8 德省;文笑;江卫;;秦陵地区出土秦代文物上的纹饰及特点[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9 许卫红;;凤翔邓家崖遗址秦瓦内壁纹样[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10 许卫红;刘群;;论先秦时期葬具表面的附饰品[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姜雄;2010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昨晚揭晓[N];杭州日报;2010年

2 张琴;蓝夹缬之恋[N];温州日报;2006年

3 佚名;生命与远古图腾[N];西部时报;2004年

4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混搭风 民族风 自然风[N];中国纺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航;这个冬天穿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设计大赛 含金几何?[N];中国服饰报;2009年

7 中国美术学院 连冕;“在地化”的纹样生活[N];美术报;2011年

8 周思中;中国纹样的历史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陈楠;罗、宝分羹谁得“利”?[N];中国纺织报;2011年

10 南京云锦研究所;挽救流失中的云锦[N];中国纺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张昕;山西风土建筑彩画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李亮;时空与心灵间的视象[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白永芳;哈尼族服饰文化中的历史记忆[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李守妍;中韩传统服饰象征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静;汉代漆器工艺及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张燕芬;明清服饰之器物纹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李仪;莨苕叶饰漩涡纹样研究——图案的本体研究之一[D];苏州大学;2001年

4 颜晓华;分形信息的可视化及其在纺织艺术中的表达[D];苏州大学;2004年

5 谢翌暄;近代中国传统女上装实例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张昭阳;民间美术纹样的象征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7 李珊珊;花腰彝服饰艺术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8 王旭娟;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朱单群;中国云气纹的发展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蒋凌琳;计算机辅助生成剪纸形象[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31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231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