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玻璃表面装饰技术(五)

发布时间:2018-11-10 09:56
【摘要】:玻璃表面装饰技术(五)王承遇,陶瑛(大连轻工业学院玻璃及无机新材料研究所116001)4.表面涂层本文在第一部分已指出,膜和涂层很难明确分开,,因表面膜内容较多,故将其单独列入为一部份,除膜以外的涂层均在此叙述。表面涂层种类很多,可按成分和功能来分类。...
[Abstract]:Glass Surface Decoration techniques (5) Wang Chengyue, Tao Ying (Institute of Glass and Inorganic New Materials,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116001) 4.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film and coating are difficult to be clearly separated. Because the surface film content is more, it is included as a part separately, except the film coating are described her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urface coating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by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作者单位】: 大连轻工业学院玻璃及无机新材料研究所
【分类号】:TQ171.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云飞,彭祖华,黄维炜,刁铁O;电浮法玻璃着色机理研究[J];玻璃;1990年02期

2 陆章明,林云飞,刁铁佚;电浮法玻璃着色机理及其钢化褪色问题的研究[J];玻璃;1991年05期

3 蔡永清,沈景波,李富渠;彩色溶胶—凝胶镀膜玻璃的研制[J];玻璃;1991年06期

4 卢安贤,谢佑卿,唐仁正,卢仁伟,赵慕岳;智能玻璃窗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材料导报;1994年03期

5 张兆艳;玻璃浸镀彩色膜[J];硅酸盐通报;1994年01期

6 忻松义;新一代安全玻璃—铁甲箔膜玻璃[J];硅酸盐通报;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天承,李进;掺高聚物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研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雅菁,郑嘹赢,徐明霞,徐廷献,刘维跃;钛酸四丁酯-二乙醇胺-水-乙醇系溶胶制备 TiO_2 薄膜[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02期

3 林宪策;白丽明;唐冬雁;;废旧泡沫塑料的回收再利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4 陆章明,林云飞,杨业智;电浮法玻璃的XPS研究[J];玻璃与搪瓷;1992年02期

5 王承遇,南雪景,谷秀梅,韩雪;熔融磷酸盐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及用于制备蒙砂玻璃[J];玻璃与搪瓷;2000年06期

6 王承遇,南雪景,陶瑛;熔融磷酸盐对石英玻璃侵蚀后表面形态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2年04期

7 赵青林,吴正明,步恒祉;含ZrO_2、Al_2O_3耐碱玻璃受碱侵蚀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2年06期

8 牛玉行;水在玻璃表面的润湿性被破坏的一些看法[J];玻璃与搪瓷;2003年02期

9 王承遇,潘玉昆,卢琪,唐卫东;玻璃表面工程的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3年05期

10 王伟,田英良,王林,孙诗兵,王二平,陆介平;搪瓷表面虹彩膜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洪成;高压电场对玻璃的结构与性能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子芳;粉煤灰聚苯乙烯新型保温建筑材料的制备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红;以钙云母为主相的高强度可切削牙科微晶玻璃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刘晓秋;新型牙科微晶玻璃材料的初步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黄文章;煤矸石山自然发火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张华;高放固化体处置条件下的浸出和模型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谢海波;集成微泵式微流控芯片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世民;浮法玻璃表面渗锡研究及电气石纳米薄膜制备与性能表征[D];燕山大学;2008年

9 唐录成;平面冲击加载下A95陶瓷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亮;面向微流控芯片的压电无阀微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贾宝山;煤矸石山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3 李英霞;多孔玻璃制备中的酸浸析动力学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马华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华斌;ZrO_2—SiO_2二元系统平面光波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浙江大学;2003年

6 李轩;新型轻质墙板裂缝机理与防治对策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7 陈远洲;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预应力筋砼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岳书敬;地下连续防渗墙墙体新材料——固化灰浆性能及工艺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谢再平;不同掺料的免振捣砼配比及性能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焦玉恒;复杂形状金属表面电泳沉积制备HA/BG复合涂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安贤,丁子上;溶胶-凝胶法和光学材料[J];材料导报;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遇,陶瑛;玻璃表面装饰技术(-)[J];玻璃与搪瓷;1995年05期

2 季清荣,章国荣;玻璃表面蒙砂网印装饰技术[J];丝网印刷;2000年03期

3 卢琪;既可照方配药,也能举一反三——评王承遇、陶瑛编著新书《玻璃表面处理技术》[J];玻璃与搪瓷;2004年06期

4 张宁;玻璃的表面处理和装饰(五)[J];玻璃与搪瓷;1990年01期

5 ;用玻璃上光照片[J];影像材料;1978年03期

6 王承遇,陶瑛,马宏弟;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玻璃表面的吸附和离子注入[J];玻璃与搪瓷;1982年05期

7 刘树渊;玻璃的强化[J];玻璃与搪瓷;1986年03期

8 周良知;;电子计算机用于测量玻璃表面膜[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9 卞致璋;;浮法玻璃表面防霉涂层处理技术[J];砖瓦世界;1988年18期

10 王承遇,陶瑛;玻璃表面装饰技术(二)[J];玻璃与搪瓷;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迎春;马眷荣;;离子交换玻璃表面性质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欧迎春;马眷荣;;离子交换玻璃表面性质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玻璃论文集[C];2003年

3 孙国强;郑刚;申晋;庄松林;;洁净平板光学玻璃表面颗粒的测量[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郭明;王秀丽;;浅析靶材分子在玻璃表面的沉积[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魏哲昊;刘昌俊;;次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玻璃表面亲水改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6 王承遇;邱剑勋;陶瑛;;玻璃表面ZnFe_2O_4纳米薄膜光催化性能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经验;;减反射玻璃的应用[A];电子玻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慧昂;于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在玻璃清洗剂中的应用研究[A];2007(第六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庆文;;屏侧面热龟裂的探讨[A];2005年电子玻璃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晓丽;董涛;白颖环;陈亚芍;;等离子体和紫外照射技术对有机玻璃表面抗静电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荣丽娟;北京首创纳米又推出新产品:“纳米防护液”[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刘国信;改性玻璃在包装领域拓新路[N];中国包装报;2005年

3 王江;可自动“美容”的玻璃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02年

4 吕天 陈光 刘金锁;玻璃深加工:镀膜玻璃系列[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周宗富;玻璃防碎涂料[N];中国建材报;2005年

6 上海豪嘉泛亚玻璃有限公司 李越;中空玻璃生产中玻璃清洗环节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张明亮 王启元;各显奇能的建筑玻璃[N];科技日报;2001年

8 陈希荣;新型纳米玻璃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8年

9 钟陶 徐春梅;校企联姻再谱新型釉料神话[N];中国矿业报;2004年

10 张彦铮 万旺斌 段旭阳;玻璃深加工系列产品(一)[N];中国建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伟;激光散斑跟踪和激光扫描显示中散斑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陈东辉;典型生物摩擦学结构及仿生[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洪成;高压电场对玻璃的结构与性能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齐济;钒氧化物及其复合玻璃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长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改性及其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何鑫;多形貌银纳米粒子的化学法制备及其在荧光增强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庆文;受限空间火灾环境下玻璃破裂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刘世民;浮法玻璃表面渗锡研究及电气石纳米薄膜制备与性能表征[D];燕山大学;2008年

9 朱超;抗近红外/紫外辐射薄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张会平;纳米铜及氧化(亚)铜薄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明;玻璃表面SnO_2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2 常慧丽;玻璃表面功能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庆阳;玻璃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及其装置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蒙丽;电场/温度场法提高浮法玻璃表面化学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樊晓;风挡气流除雾数值模拟及其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吴燕;掺镧光催化薄膜降解室内空气中甲醛气体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王作辉;玻璃表面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其自清洁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张谢群;玻璃表面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增强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贺兵红;建筑物外墙粘污机理与保洁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李晨明;硅纳米晶薄膜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2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22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