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青花装饰在现代生活陶艺中的运用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tyle by the present decorative art, the folk blue and white decor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coration of clothing, utensils and products. As a branch of folk pottery art, life pottery also inherits many techniques and elements in folk blue and white decoration. Explain the folk blue and white decorative elements in modern life ceramic art embodiment and connotation.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0年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作品选[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4期
2 叶丹;;振奋之余的忧思——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观后[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4期
3 李正文;希望陶艺——2001年全国第一届陶艺展观感[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潘鲁生;;陶艺:温故而知新——《陶艺在今日》山东陶艺六人展评述[J];设计艺术;2001年04期
5 黄海根;土、火中蕴含的思想与技艺——当今陶艺之我见[J];山东陶瓷;2002年02期
6 吴永平;环境陶艺的设计性[J];景德镇陶瓷;2002年03期
7 蒋颜泽;舞台上的陶艺人生[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01期
8 张玉新;谈陶艺设计[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陈进海;山东六位陶艺家的作品和我的感想[J];装饰;2002年01期
10 梁江;整合与互补——柯和根陶艺释读[J];美术;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健捷;;陶艺实验室——素质教育的新领域[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驷;;论技术创新对陶艺创新的促进作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健捷;;重新审视作为设计基础的陶艺课[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程红璞;徐玉玲;;开拓生活陶艺的现实意义[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英才;;陶艺的物质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建国;;意境欲开 心花竞吐——试论陶艺的意境表现[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洁煌;;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中国环境陶艺[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9 张志朴;;用写意的理念设计群体陶艺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鸿喜;;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羿茹邋李先亮;生活陶艺发展的现实意义[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卢萌邋王晓阳;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圆满落幕[N];陕西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松;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闭幕[N];渭南日报;2008年
4 步雄;中外陶艺的差异[N];北京日报;2001年
5 许世虎;陶艺——思考与创造[N];重庆商报;2001年
6 许以棋;国内陶艺市场五缺憾[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驻陕西记者 李琥;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澳新馆开馆仪式举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赵珊;“老外”青睐三宝国际陶艺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本报记者 苏雁邋本报通讯员 陆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让陶艺奇葩越开越艳[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晓水;培育陶艺精品收藏群体[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红;陶瓷艺术的生态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毛雄飞;传承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艳丽;生活陶艺功能与形式关系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年
2 曹艳玲;生活陶艺设计的审美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明艳;环境陶艺的地域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4 黄诚;陶艺设计的符号意蕴[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闭兵强;生活陶艺情感表达的互动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6 曹阳;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环境陶艺的发展[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张行舟;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8 张新江;想与做—普通高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冰雪;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环境陶艺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10 李伟连;公园环境陶艺设计中“形与意”语言的表达[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65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6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