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与审美文化的渗透

发布时间:2018-12-12 08:53
【摘要】:通过对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的的调研和测绘结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大生命审美观为主视角,对近代建筑装饰存在的现象场、装饰文化的审美场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从中揭示建筑装饰的场感信息在文化效应、民族语言以及艺术形式3个不同层面上的活动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pping results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n Harbi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life aesthetics guided by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paper makes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field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and the aesthetic field of decoration cultu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he field feeling in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cultural effect, national language and artistic form.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Z10D206)
【分类号】:TU-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杨彦;;论身体在当代语境下的显性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苏君;;论审美体验的个体心理发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5 杨致远;;《金山》的身体叙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梁国伟;薛永增;;数字家庭影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重构的观众身体空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聂欣如;;电影之海钓鱼人——德勒兹影像理论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陈也奔;李占刚;;后现代环境伦理学对哲学主体关系的偏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5期

9 吴晓云;;试论历史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10 吴林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悦;;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以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保护更新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川;刘大平;;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窗形态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杨沐;;时空的新内涵界定[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张再林;燕连福;;从经验到体验: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转向[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川;刘瑞刚;;哈尔滨道外区近代城市建筑立面的文化特色浅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夏婉云;;鸾生与变身——论唐捐诗生发的时空[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正华;手·火·语言—元工具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云云;宇宙·晶体·诗意[D];江南大学;2010年

5 黄安增;“元”参构的学术话语的语义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顺超;建筑设计中材料的知觉表现及运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罗瑞娟;人文与功能的结合[D];东华大学;2010年

8 张雯燕;现象学视角下,,当代建筑设计策略的再思考[D];深圳大学;2011年

9 郭龙;以现象学为导向的过渡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刘华;中西传统绘画透视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邑宁;水泥土强度及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乔琬峰,李晓嵩,高淑美;地基的渗透性与质量事故处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年03期

3 何晓卫,郑学民,张林,徐殿红;普通混凝土在防水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冶金;2003年02期

4 张京生;水泥注浆法加固地基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03年03期

5 刘捷,刘耘;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J];华中建筑;2004年01期

6 姚剑飞;;卫生间渗漏的防治[J];科技资讯;2006年21期

7 汪慧贞!100044,车武!100044,胡家骏!100044;浅议城市雨水渗透[J];给水排水;2001年02期

8 周玉华;减水剂、防水剂、膨胀剂在应用上的区别[J];混凝土;2001年06期

9 李蔚,巫纪光;界面软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景观启示[J];南方建筑;2003年02期

10 王汝恒,王月明;科学的渗透性与岩土工程的损伤诊断及预测模型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章宇峰;林波荣;朱颖心;;自然通风与建筑热模型的耦合模拟研究[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2 唐婵娟;吴笑梅;樊粤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研究[A];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力;陈堂;;非饱和混凝土中氯离子输运问题的边界元算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永波;无机高效防水材料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卢会刚;水泥防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3 田迪;建筑构成要素—窗之解析[D];天津大学;2006年

4 彭小莉;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林晨霞;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山水画语言[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怀栋;再造“自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4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74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