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典型装饰装修材料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量

发布时间:2018-12-13 16:04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华东地区装饰装修材料生产、销售的实际情况选择9种典型装饰装修材料,通过建立能耗及碳排放量的测算模型并根据实地及文献调研所获得的能耗数据,测算及分析上述9种装饰装修材料生命周期能耗及碳排放量,并提出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量的相关建议。生命周期范围包括能源上游、原材料生产、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和运输等5个阶段。测算结果表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平板玻璃等3种材料在产品生产阶段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在其生命周期内所占的比重最大;钢化玻璃、夹层玻璃、水性涂料、PP-R塑料管材、铝塑复合板、改性沥青基防水卷材等6种材料在原材料生产阶段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在其生命周期内所占比重最大。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fe cycle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sale of decoration materials in East China, 9 kinds of typical decoration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mode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the life cyc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above nine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propose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The life cycle includes five stages: upstream energy,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raw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produc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of building ceramics, sanitary ceramics and flat glass are the largest in their life cycle. Six kinds of materials, such as toughened glass, laminated glass, waterborne coating, PP-R plastic pipe, aluminum-plastic composite plate and modified bitumen waterproof membrane, account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n the life cycle of raw materials.
【作者单位】: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基金】:上海市科委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资助项目“建筑材料碳排放识别评估体系及减排关键技术研究”(13XD1422000)
【分类号】:TU564;TU20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蔓;王震;孙德智;;聚乙烯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5期

2 俞海勇;王琼;张贺;於林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预拌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J];粉煤灰;2011年06期

3 曾杰;颜伟国;赫赫;赵敏;;建筑材料碳足迹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S1期

4 顾道金;朱颖心;谷立静;;中国建筑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5 王婧;张旭;;基于生命周期的能源上游清单分析模型改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苏醒;张旭;孙永强;;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详单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7 李小冬;王帅;孔祥勤;张智慧;;预拌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丁宁;高峰;王志宏;龚先政;;原铝与再生铝生产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对比[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丽萍;马全明;;夯土墙在新的乡土生态建筑中的应用——浙江安吉生态屋夯土墙营造方法解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罗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2011年09期

3 高成康;董家华;祝伟光;王伟;;基于LCA对风力发电机的环境负荷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4 喻洁;黄学良;夏安邦;;基于分区协调优化的环境经济调度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5 张晓红;戴昌钧;;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武国红;安连锁;卢晓;杨文泽;;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不同发电方式综合评价[J];发电设备;2009年06期

7 马岩;曹磊;周才华;李明博;岳文淙;刘尊文;;典型化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水性涂料产品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11期

8 香宝;郭飞;马广文;董伟;;四川省宝兴县碳汇效应评估与碳减排[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7期

9 张延年;李恒;刘明;张洵;李立东;;现场发泡夹心墙平面内变形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6期

10 廖奇云;王道宪;;超高层建筑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天;车讯;方民辉;;发电侧电能量平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2 吴宇蒙;常军;;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中环境影响因素的成本化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3 易成;石晶;赵霄龙;;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原理的建材绿色度综合评价[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君伟;董靓;;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祝伟光;高成康;蔡九菊;;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分析风力发电的环境负荷[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江红;苏振民;李德智;;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喻洁;季晓明;夏安邦;;兼顾市场竞争与节能减排的分层序列优化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8 刘浩;宋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环境压力评价方法探讨[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9 沈军;李中明;高丽红;陈青云;;三种类型温室建造的生命周期评价[A];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张洵;张延年;孙立英;;现场发泡保温夹心墙技术的应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波;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俊;村镇住宅建设经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吕殿利;特高压电场的数值计算与全局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林驰;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牛林;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杜至刚;中国特高压电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李兆坚;我国城镇住宅空调生命周期能耗与资源消耗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杨倩苗;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定量评价[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徐晓光;生物质燃烧过程积灰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雅楠;基于成本预测和环境价值的SWHP经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喻毅;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威;生物质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尹元熙;盘南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性能分析与运行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宏伟;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罗来盛;加拿大一枝黄花活性炭制备及其Cd(Ⅱ)吸附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庞博;基于LCA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环境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方芳;桥梁工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成本分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郝进;某区域主要发电技术综合效益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美玲;林浆纸一体化生命周期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才秀芹;曾雄伟;冯明良;黄建斌;苟金芳;;废玻璃的回收处理与利用[J];玻璃;2010年02期

2 姜睿;王洪涛;;中国水泥工业的生命周期评价[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4期

3 张浩;王洪涛;侯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浮法玻璃燃料对比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5期

4 王宣同,唐孝炎,胡建信;中国杀虫剂类POPs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5 俞海勇;王琼;张贺;於林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预拌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J];粉煤灰;2011年06期

6 王超;丁光辉;;粉煤灰混凝土生命周期评价初步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7 任希珍;田晓刚;鞠美庭;孟伟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铝业2000—2009年碳足迹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8 李小冬;吴星;张智慧;;基于LCA理论的环境影响社会支付意愿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9 周晓霞;宋子岭;;两种混凝土的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工程;2009年S1期

10 杨建新,王如松;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贵奇;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环境评估模型及其在铝工业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燕艳;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龚志起;建筑材料生命周期中物化环境状况的定量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帅;商品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陶新;周跃云;芦鹏;;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于涛方;韩青;刘合林;戴亦欣;刘志林;郑思齐;;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3 高育欣;王军;徐芬莲;林喜华;陈景;;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碳排放评估[J];混凝土;2011年01期

4 王恒华;俞晓;王熹宇;;钢结构与低碳建筑[J];江苏建筑;2011年01期

5 宁夏;孙继成;崔源声;;我国近五年商品混凝土行业碳排放量计算[J];商品混凝土;2011年08期

6 叶祖达;;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J];城市规划;2010年08期

7 龙惟定;试论建筑节能的新观念[J];中国住宅设施;2005年02期

8 杜波;;低碳更要长命建筑[J];施工企业管理;2010年06期

9 魏力;;建筑室内装修施工中建材选择的低碳理念应用[J];福建建材;2010年05期

10 宋敏;;中国绿色城市建设研究——基于家庭碳排放的测算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王尔德;纽约:能源收入10%用于建筑节能改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记者 付敏;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建设领域碳交易试点城市[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甄真;“低碳建筑”引领未来之城[N];济南日报;2010年

4 厦新;石材出口欧美将需CE与“碳标签”双证[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青石;碳足迹标准将制约石材出口[N];中国建材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淋;低碳目标下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郭婧;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低碳产业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76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76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