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阈下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文化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cites relevant documents and makes a historical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the decorati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ancient hou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coration of the middle hall of Huizhou ancient folk residence is the materialized representation of patriarchal clan thought, the spiritual tool of seeking Jinafu, and the essential carrier of ethical education. The decoration of the middle hall of the ancient Huizhou residence and the ancient Huizhou people are in a state of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which embodies the most basic and lasting desire and belief of the ancient Huizhou people.
【作者单位】: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AHSKQ2014D121)
【分类号】:TU24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尚宏,侯晓婷;屏山光裕堂特色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殷永达;徽州古宅室内更新与保护[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3 程小武,朱光亚;传承与困惑——徽州三雕调研有感[J];东南文化;2005年02期
4 张明皓;张艳锋;;中西合璧 黯然别墅——江村的一座古建筑测绘与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01期
5 许兴海;;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审美意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程思;;传统本质新探——体味徽州建筑的风土精髓[J];安徽建筑;2013年03期
7 李生;莫晓静;;传统节日民俗庸俗化背后的价值观微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谢珂;谢震林;;徽州古民居内部空间秩序的社会文化观念形态体现[J];工业建筑;2014年05期
9 李宏亮;吴永强;;新时期中国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当代文坛;2015年01期
10 邱红革;;当民俗文化遇见电影艺术——中国民俗性电影评析[J];电影文学;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晓钰;周淼;;“自下而上”的木构营造体系研究——试议中国乡土建筑研究新视角[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吴倩;康红根;;涟源古塘“新花庙冲”春节民俗调查研究[A];2015年02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筱倩;扬州老城区建筑遗产形态特征的整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陶明选;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信仰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衣晓龙;诗意的家居[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丽虹;明代中晚期“苏式”工艺美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黄仕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磊;明清徽州山林经济与社会[D];安徽大学;2012年
10 陈庆军;承志堂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仪;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2 张素娟;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及文化阐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彭殷;武冈浪石古村落环境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乔宽宽;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郭亚楠;胶南山地传统村落及建筑文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甜;徽州图形艺术在安徽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运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7 唐枫;太原晋源区店头石碹窑洞古村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喻琴;徽州传统民居群落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的分析及发展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姜昧茗;论影响明清徽州民居的社会文化因素及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松;从建筑到村落形态[D];东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徽州古民居(老街)[J];城建档案;2004年02期
2 汪润南;;徽州古民居浅谈[J];建筑工人;2006年04期
3 陆峰;;徽州古民居设计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J];美术大观;2007年04期
4 程多耀;;天人合一——徽州古民居环境的美学内涵[J];美术向导;2008年02期
5 王锦坤;;“和”:徽州古民居核心理念的折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方茗;;徽州古民居防盗体系设计[J];河南科技;2012年13期
7 姚光钰 ,刘一举;浅析徽州古民居防火功能[J];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04期
8 胡颖;从民俗学角度看徽州古民居的主要特点[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洪志成,姚光钰;徽州古民居防火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01期
10 程相占;;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徽州古民居[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郁向前;;浅析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 王晓丽;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探析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农工党安徽省黄山市委 叶莉荣;一纸调研推动徽州古民居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叶莉荣;徽州古民居现状及保护[N];团结报;2010年
4 朱青 宋晨;数字化技术保护徽州古民居[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蒋瑜香 付艳 任自灵;徽州古民居保护杜绝瞎拆瞎建[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劳毅波;徽州古民居探访卧虎藏龙[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颖;徽州古民居水环境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宋群立;徽州古民居(村落)木构建筑防火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蔡璨;徽州古居民艺术符号价值再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4 尹卿;论徽州古民居的审美意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骏超;基于数字建筑技术的徽州古民居平面模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潘顺仙;徽州古民居家具雕刻与装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王鲁华;徽州古民居庭院景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小佩;徽州古民居建筑艺术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
9 何路路;徽州古民居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及其细则[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周玮;徽州古民居村落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0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8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