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行业职业危害及控制措施
[Abstract]:Decoration industry is an industry that is harmful to the health of employee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strong mobility of operators, weak awarenes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protection, high labor intensit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trol progres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in decoration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分类号】:R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瑞园,陈卫,康莉;家居装修后空气中残留“三苯”浓度的测定[J];职业与健康;2005年03期
2 武丽,王建华,秦文华,乔红兵;石材及其他建材的放射性核素分析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01年04期
3 张春之,张凯,聂继池,曾晓立,杨东红,王林,杨汝景,高健;振动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J];劳动医学;1997年04期
4 陈晓东;中国室内装修污染及健康危害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0期
5 袁振华,丁友昌,陈筱君,王明法,杨章萍;居室内装饰材料的安全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5期
6 林潮;噪声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调查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年05期
7 谢颖;甲醛的生殖毒性[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年02期
8 刘金玲,崔毅,贾崇奇,杨淑仪,梁丽娟,路长明,杜庆丰,梁军;甲醛职业暴露与胃癌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年04期
9 赵金辉,张锐,刘玉敏,于慧芳,李心意,赵锐,杜鸿,张冬然;室内装修装饰产生的苯系物污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宇,袁振华,查捷,项华,章晓玲;市售含对二氯苯防蛀剂诱导植物细胞的微核效应[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5期
2 丘寿康;有关氡危害与评价的认识问题[J];辐射防护通讯;2001年06期
3 吴萍;刘金洲;;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4 李艳莉,尹诗,黄宝妍;室内甲醛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涂_g,姜德智,周菊英,秦颂兵;乳腺癌术后放疗时靶外组织剂量的研究[J];辐射防护;1999年06期
6 孙世荃,乔友林,姚树祥,张景源,尤占云,刘韵源,张辅铭,王燮华;云锡矿工肺癌的氡病因学研究[J];辐射防护;2001年05期
7 卢新卫;室内空气中氡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措施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涂白杰,桂立辉,胡雪原,张文,王守英;纺织噪声暴露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关系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0年06期
9 于素芳,侯淑军,宋艳艳,张春玲,张芳晓;水泥制造工人神经行为功能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2期
10 吴玉霞,董璐,高怡瑾,朱人,汤静燕,陆凤娟,陈超,夏昭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环境危险因素[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戴波;靳国华;马新伟;王效军;;排风防毒操作柜的设计与制作[A];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林立;张春之;;职业性物理因素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姚仁太;多堆厂址大气弥漫问题及大气排放限值的优化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张军宁;内、外照射诱导DNA链断裂与修复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1年
3 黄定德;SHP-1和SHP-2在γ射线诱发的恶性肿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毛亚虹;装饰建材辐射剂量模式及其无损检测筛选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赖启宏;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丁慧贤;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亚华;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与辐射致癌关系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魏伟奇;低剂量辐射对IL-6和SOD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反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宫斐;新装居室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4 熊杰;应用单细胞逆转录PCR和抑制差减杂交技术研究辐射致癌相关基因[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李曙光;家庭装修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黄云飞;甲醛对生殖发育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7 王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4年
8 李晓红;室内装修用内墙涂料、油漆中VOCs释放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05年
9 潘永宁;甲醛和苯联合作用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马效东;办公室装修对健康的影响及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模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杰,潘佳林;湖南省四地区室内氡调查[J];辐射防护通讯;2000年02期
2 梁友信;;行为毒理学:在动物实验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3年02期
3 陈自强,于继慧,曹素华;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核心指标参比值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9年01期
4 易建华,张敬华,高宇香;甲醛对小鼠精子毒作用实验[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0年05期
5 王昆山,李永福;花岗岩板材的放射性及其对公众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3期
6 杨亚新,吴雅梅,彭聂,何茂兵;一种测量环境氡析出率的方法[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刘杰,姚汉超,陈茂林,刘宏亮,王光学,严彦,杨旭;人造板材释放的甲醛所致遗传毒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满一晓;甲醛的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2年02期
9 赵人t$,金念祖,王克波,陈景衡;办公室装潢后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的变化趋势[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2期
10 余淑苑,康莉,黄海雄,王秀英,张洪,陈惠珍,吴丽明;居室内装饰材料的致突变作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昌,胡丕烈;低浓度粘土粉尘职业危害——评价粉尘容许浓度及尘肺诊断标准[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4期
2 孙栩;职业危害与心血管疾病[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Z1期
3 邓家邦;;关于手弧焊气溶胶和电焊工尘肺的研究现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0年03期
4 王世伟;贾孟冬;;聚氨酯泡沫塑料喷涂作业的劳动卫生学调查[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0年04期
5 沙森;;氟对人体的危害-三例焊工氟骨症报告[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1年02期
6 宁汉孙;;焊接职业危害研究进展[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1年02期
7 马立新;;WHO召开的生产环境中接触联合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专家讨论会概况[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1年02期
8 彭家炯;邵绮玉;冯华;;炼铁工人铅中毒6例报告[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1年03期
9 胡纹;;组胺代谢指标的变化作为工人接触铅、汞、锰的最初表现[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1年03期
10 李昌吉;;北方采矿工业工人的振动病[J];现代预防医学;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正平;;关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职业危害的分析[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2 李莉;王生;;坐位作业腰部受力的实验室生物力学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3 张秀珍;陈肖玲;;青岛车辆段修配车间电焊烟尘治理通风除尘措施[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4 张家志;汪彤;;地铁环境及其职业卫生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5 张金良;;试论乡镇企业污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潜在影响[A];UNDP妇女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1年
6 尹松年;;大陆地区工业毒理学研究半个世纪的回顾[A];海峡两岸首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王芳;乔巨峰;何卫红;;护理人员自然流产状况及其职业影响因素调查[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曹毅;陈瑞;王仲文;邢晓红;王小莉;;辐射和化学物质诱导的DNA损伤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9 曹毅;陈瑞;王仲文;邢晓红;王小莉;;辐射和化学物质诱导的DNA损伤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娄乐忠;高广清;;家具生产企业有害职业因素调查和防治对策[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跃;职业危害新动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王晓敏 冯长喜;控制职业危害迫在眉睫[N];中国企业报;2000年
3 记者 鹿永建;发展经济不能以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本报记者 蒋廷玉;关注劳动卫生[N];新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学梅;职业病瞄上“白领”[N];北京日报;2001年
6 记者 李学梅;白领职业病标准还没出来[N];北京日报;2001年
7 任教委;职业危害预防[N];法制日报;2001年
8 记者 冯立中;卫生部门接手职业卫生监察[N];健康报;2001年
9 本报驻京记者 张飞天;职业病防治防为先[N];人民代表报;2001年
10 本报评论员;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法律[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守民;氯乙烯致DNA损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小燕;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危险源辨识和绩效测量规范运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卫革;天津市在职公安干警死亡情况调查及死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张园;氯乙烯职业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氯乙烯的诱变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3 任振华;甲苯对小鼠神经毒性的行为学与形态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4 李飞;鞋厂胶粘剂对制鞋工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初探[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英霁;石油化工行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军;苏州市空气中SO_2、NO_2的人群健康危险度评价[D];苏州大学;2005年
8 栾学钢;放射治疗数字化铅模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房云;二甲基甲酰胺染毒致人肝细胞DNA损伤及维生素C干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丽萍;电子商务在装修行业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8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48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