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19 03:18
【摘要】: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测定空气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成分。方法以TenaxTA为吸附剂,利用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新近装修的2个典型居室内空气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共检测出乙酸、乙二醇、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和苊、蒽、十八烷等半挥发性有机物60多种,包括芳香烃、多环芳烃、脂肪烃、含氧烃等,以苯系物和脂肪烃为主。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定性分析室内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organic pollutants in air by adsorption-pyrolysis ab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to analyze the components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air of newly decorated rooms. Methods using TenaxTA as absorbent, two typical indoor air samples were qualitatively analyzed by adsorption-pyrolysis ab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Results more than 60 kind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uch as acetic acid, ethylene glycol and toluene and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uch as acenaphthene, anthracene and octadecane were detected in the air of the newly decorated room, including aromatic hydrocarbon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liphatic hydrocarbons and oxygen-containing hydrocarbons, mainly benzenes an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indoor air.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基金】:四川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保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培林;张卫国;;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3期

2 朱晓冬;沈隽;刘玉;夏兴华;;哈尔滨某高校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4期

3 李晓红;李万伟;刘兴荣;;温度对涂料和油漆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6期

4 王春,张焕珠,蒋蓉芳,蒋全,宋伟民;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5期

5 钟岩;;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年01期

6 吕虹;朴丰源;吕飞燕;郭鹏;横山和仁;上岛通浩;;大连市某小区居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6期

7 蒋励;张卫国;宁贵华;肖嫒熙;王竹平;宋小琴;王雄飞;;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苯及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3期

8 朱舟;曾光明;徐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健康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4期

9 朱海欧;张桂珍;卢志刚;李建军;;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J];木材工业;2011年05期

10 刘清;柯天将;黄振华;;水中二氯甲烷等五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J];福建分析测试;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玉龙;杨明德;党杰;张建安;童喜润;;蓄热催化氧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国强;余跃滨;韩杰;;建筑装饰材料污染物散发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罗才武;叶青;王道;何士昕;;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张颖;;文物藏馆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GC-MS分析[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铁山;王子健;;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对VOCs处理效果对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米卫红;耿福海;俞琼;高伟;;上海徐家汇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观测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冰冰;许振良;;渗透汽化法分离水中微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最新进展[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秀华;孟丹;丁兰岚;钟志京;;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蚊香烟雾中的有机化合物[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9 康颖;吴祖成;李明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脱除有害气体污染物机理[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毛婷;王跃思;姜洁;吴方坤;;2004年秋季北京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垂直分布初步研究[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玮坚;国内最大挥发性有机物测试舱落户大朗[N];东莞日报;2011年

2 崔进贤;专家认为:应在车辆制造过程中消除车内环境污染[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荆秀昆 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让我们的办公室温馨舒适起来[N];中国档案报;2009年

4 柴国贤邋通讯员 张西宁;青海局一科研成果通过鉴定[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5 邓慧玲;广东立新规严控珠三角灰霾[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叶昌元;让工况无害 还空气清新[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曾丽娟;东莞“治气”出新招[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8 记者 幸智敏 窦延文;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少8天[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徐红兵;东莞:亚运期间禁止露天喷漆[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记者 刘茜 通讯员 黄慧诚 邓慧玲;灰霾“元凶”首次纳入大气监测[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玉;质谱及联用新技术在烟草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张铁臣;汽油车冷起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及生成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赵利容;广州市城区街道毒害空气污染物暴露特征及其来源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殷淑华;土壤/沉积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季文萱;马兜铃酸-DNA加合物合成及质谱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6 石尔;硅橡胶(PDMS)复合膜结构及渗透蒸发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陈文章;微流控芯片Edman降解及在蛋白质测序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郭阿君;4种园林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康颖;人工环境下氧化性自由基对气态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姚志斌;人正常晶状体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珍;寡糖及其衍生物分子离子ESI-MS~n碎裂行为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区润桦;汽车生产喷涂工艺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杨威;质谱法测量柔性OLED衬底材料气体渗透率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向东;土壤和底泥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5 杭雅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番茄酱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6 周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量脱脂奶粉中Zn和IMEP-6样品中Cu的含量[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7 王春永;堇青石、氧化铝为载体的负载型钯催化剂对丙酮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梅;济南市区加油站附近空气中有机污染特性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估[D];山东大学;2006年

9 董艳;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室内VOCs污染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

本文编号:2502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02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