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的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8 14:21
【摘要】:哈尔滨近代建筑是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其装饰形态不仅映射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美学倾向,而且也反映出建筑装饰之美的原则和机制。从审美的角度研究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不仅建立和完善了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理论,进一步阐释了建筑外装饰的审美属性,也是整合城市历史与建筑精神文化场所,探索城市历史建筑发展与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验和理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西方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形式美学、语用学、审美心理学以及美学场论的理论观点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实地调研和测绘历史建筑的数据基础上,以艺术经验和美学观念之间的统一为准则,多方位、多视角地阐释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的审美价值。 论文以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建筑外装饰之美“因”的理论基础上,以翔实的建筑柱式测绘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筑外装饰的审美形态,并且逐步建构了建筑外装饰之美的理论框架。本文运用形式主义研究方法,,从审美本质层面提出装饰表象内在机理的“形”之形相层、“意”之本质层、“境”之形上层的分层含义。在此基础上,从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美学现象出发,分析美感的经验形态、功能形态、信息符号的审美效应,并进而上升到哲学层面探究审美文化与建筑装饰之间的交融互渗的美学现象。 本课题的创造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运用“因、形、意、境、感”五位一体的理论研究方法,建构出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审美的理论框架; 借助“四因说”的分析方法,提出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之美是由质料潜能向装饰艺术现实转化的动态发展结果; 揭示了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艺术从表现意图外化到审美意象物化的本体性规律; 应用“模因论”建构了建筑装饰艺术语言的传播体系,提出引发建筑外装饰审美效应的装饰模因,揭示出审美文化与建筑装饰交融互渗的动态发展轨迹。 本课题以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为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阐释建筑外装饰的。课题所论证的理论体系对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历史建筑保护、历史建筑场所精神以及中西文化精神与未来走向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之,论文研究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是以审美价值为着眼点,得出的是一种理论性的分析结果。所讨论的问题都与建筑装饰的美的表现形式与审美表达方式相关。论文立足于严谨的理论结构系统,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根据哈尔滨近代建筑所呈现出来的装饰形态的美学特点进行分类研究,从生成、表现、逻辑、意象、感知等层面逐步阐明哈尔滨近代建筑外装饰独特的美学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吉象;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刘松茯;;哈尔滨的教堂与庙宇[J];建筑史论文集;2001年00期

3 侯幼彬;系统建筑观初探[J];建筑学报;1985年04期



本文编号:2524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24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