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修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的消除试验
【图文】:
该办公室位于某大厦3层北侧,外接北阳台,室内面积近100 m2,6个月前进行了装修。隔断20套,办公桌、橱各20套,计算机专用桌11张,主要由胶合板和细木工板构成。南侧吊装4套风机盘管,吊顶回风,无直接新风。室内平面如图1所示。
测试方法:甲醛使用现场仪器法测试(仪器型号Interscan4160);氨气使用靛酚蓝试剂法测试。测点的布置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8]中的6·0·13和6·0·15条执行。4个测点如图2所示。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作者单位】:
【分类号】:X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乔勇,张玉先;给水处理中二氧化氯与臭氧的应用比较[J];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1年08期
2 王克波,赵人t$,陈景衡,金念祖;办公室室内空气甲醛含量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3 李念平,朱孔敏,潘尤贵,李小华,付峥嵘,吉野博,持田灯,重野贵之,倪悦勇,柳泽幸雄;长沙市住宅建筑室内外VOC浓度的实测与分析[J];暖通空调;2004年06期
4 周定国;国外人造板甲醛散发研究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1995年05期
5 李志强,王宇红,王维军,刘佩光,余加琳,田丰,刘海鸣;住房室内装潢后空气甲醛含量变化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06期
6 卢网珍;室内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变化趋势[J];现代预防医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恒涛;王许涛;刘圣勇;;农村住宅室内甲醛散发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2 李少宁;韩淑伟;商天余;鲁韧强;张玉平;潘青华;金万梅;;空气负离子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3 王剑和;李风喜;;植物装饰在现代图书馆室内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4 徐世民,夏成森,朱云涛;芜湖市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5 孙巧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6 周杰良;闫文德;王建湘;;7种盆栽观赏植物室内滞尘能力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8期
7 王龙胜;室内环境污染及其控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申铁莲,丁忠良,王晶;浅谈室内环境的污染[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9 刘京;李文琴;高甫生;李景鑫;石金锋;;哈尔滨市夏季室内环境实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10 宋国华;;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超平;罗春;蒋湛;马立实;王颖杰;;室内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及其防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刘栋;史宝胜;;甲醛胁迫对3种观赏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蔡艳荣;;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与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4 张芳芳;;节能环保与室内健康环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边归国;刘国祥;林联锦;陈克华;黄亨语;冯昭华;张全东;;龙潭湖甲藻水华应急处置[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6 陈恒亮;李永安;刘学来;;交错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分析[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陈恒亮;李永安;刘学来;;交错流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分析[A];山东制冷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8 张令甲;冠登民;吕宪禹;;新型在线热解吸仪的研制[A];'2004天津市第十六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蔺洁;樊洪明;毕月虹;;“散热器性能实验”的改革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董俊刚;曹军骥;;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研究进展[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珍;风窗玻璃霜雾结解过程传热及其解化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谢正文;餐饮业烟道油垢自燃发火机理及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齐平;夹河矿HEMS深井降温系统热能交换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庄晓虹;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毛亚虹;装饰建材辐射剂量模式及其无损检测筛选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宋刚;广东省温泉宾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室内氡水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7 邹同华;果蔬真空预冷过程及捕水器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王智伟;变地域燃油暖风机热力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魏勇作;广州市环境氡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10 朱丽滨;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固化反应历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淞强;哈尔滨地区住宅装修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娟;便携式现场甲醛检测仪的设计[D];郑州大学;2010年
3 那刚;线筒式脉冲电晕放电对混合VOCs降解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孟诺;沿面—填充床复合放电等离子体催化降解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岚;7种观叶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梅岩;观赏植物吸收代谢甲醛及其甲醛胁迫响应基因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唐艳;人体工程学的厨房系统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邓绍宏;UF-G低毒粉状脲醛树脂研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谷超;厨房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与动态模拟软件开发[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朱宇;光触媒净化中央空调系统内有害微生物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韩志英,孙忠欢,陈玉清;甲醛接触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7年02期
2 魏宏斌,严煦世;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1996年05期
3 王永仪,蒋展鹏,顾夏声;二氧化氯消毒现状与发展[J];中国给水排水;1996年05期
4 刘尊永;室内微小环境污染与健康[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6年06期
5 唐传祥;;臭氧氧化工艺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化工给排水设计;1993年02期
6 田颖,王晶日,黄丽萍;饮水消毒的变革——新型消毒剂二氧化氯取代液氯的前景[J];环境保护科学;2000年04期
7 邱世聪,陈贵孚;通风换气改善居室空气质量及健康效应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2年03期
8 阙惠芬,袁陈敏;甲醛与人体健康[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3年01期
9 夏正英,佘德宏,赵霞;扬州市新装饰开业公共场所甲醛污染状况[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年05期
10 赵人t$,金念祖,王克波,陈景衡;办公室装潢后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的变化趋势[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其权,苏峰;警惕室内空气污染[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06期
2 封跃鹏,张太生;室内空气污染概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年03期
3 白羽;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预防[J];辽宁建材;2005年05期
4 白建忠;;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化工;2007年11期
5 蒙华;;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8年04期
6 陆其明;;警惕室内空气污染[J];健康博览;1997年02期
7 李荣江;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6期
8 潘小川;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危害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9 孙振海,王亮;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4期
10 王立申;;还孩子一个纯净的空间[J];大视野;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庚;;臭氧污染及其与植物的关系[A];“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小玲;徐敬;赵秀娟;马志强;;北京地区夏季O3污染及演变过程的观测与模拟[A];第八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徐东群;;室内空气污染的管理及控制对策研究进展[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蓝青;何兴舟;;室内空气环境与妇女健康[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5 崔铁宁;;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6 刘建龙;张国强;;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7 张晔;陈海燕;徐建;杨睿戆;;利用GBJ-202型甲醛分析仪监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8 柳领君;魏全伟;;室内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与人体健康[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杜鹏;于典司;郭长虹;;室内空气污染与甲醛生物修复[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玉冰;张玉先;张凡建;;臭氧对病毒杀灭效果研究[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祥素;夏季:室内空气污染高峰期[N];中国质量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秀玲;室内空气污染急寻治理方案[N];工人日报;2001年
3 樊万朝;四成半家庭室内空气污染超标[N];新华日报;2006年
4 陈美杏 王理;你的新家被污染了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陌上桑;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亟待治理[N];科技日报;2003年
6 郑灵巧;农户室内空气污染亟待关注[N];健康报;2006年
7 本报通讯员 郭久辉 本报记者 薛惠娟;科学治理室内空气污染[N];河北日报;2005年
8 刘晓东;防治室内空气污染应尽快立法[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张思福 博士;室内空气污染国际标准及新检测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蒋元春 冯亦珍;重视“室内空气污染”的第三污染期[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晓虹;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刘晓环;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污染特征的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10年
3 高翔;西藏农牧区民害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萍云;原位聚合聚苯胺层层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敏感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郑晓红;室内空气中化学/微生物污染物及湿度的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徐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飞;钛合金关节假体采用氨气等离子注入法表面改性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王歆华;医院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来源及暴露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9 李磊;北方高校微机实验室内微环境的研究及改善对策的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姚玉元;催化纤维净化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付彬;ACF负载TiO_2光催化氧化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段浩波;东北师大校园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治国;建筑居室气溶胶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4 高新景;北京某图书馆室内外空气真菌浓度时空变化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5 彭玉丹;室内空气环境甲醛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杨继文;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对人血液中甲醛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邵茂清;重庆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及植物净化甲醛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李志新;和林格尔燃烟型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D];四川大学;2005年
9 邓飞英;缓释二氧化氯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10 关胜;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8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4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