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基于触媒理论的烟台所城里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1:07

  本文关键词:基于触媒理论的烟台所城里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体现,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由于各种城市问题的存在成为城市中急需改善的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促使城市旧城区成为新的开发对象。在我国己经实践的许多旧城改造中,不当的改造更新措施使得城市文化内涵及场所精神遭到极大的破坏,这其中也包括大量对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更新,因此,寻求一种适宜我国历史街区现状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与场所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历史街区的物质更新、功能适应性调整、经济复苏、街区活力的再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引入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基于对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探讨可借鉴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随后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做出论述并提出论文的组织结构。论文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此次历史街区的理论支撑——城市触媒理论,介绍了触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实践中城市触媒的应用和实践模式等。论文第三章主要依据触媒理论对所城里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线触媒理论分析街区的肌理和街巷空间,通过面触媒理论分析街区的绿化和广场空间。第四章主要从物质触媒理论和非物质出理论两个方面分析所城里历史街区的建筑单体,物质触媒方面包括建筑单体的结构、材料、装饰等等,非物质触媒方面包括建筑单体所承载的街区民俗与历史文化。论文第五章主要讲述了所城里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实践,依靠触媒理论的支撑和三、四章对街区的分析,提出适合所城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包括触媒元素的选取、触媒媒介的塑造和触媒反应的控制与引导,同时根据所提出的策略做出适合所城里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相关设计实践。
【关键词】:所城里历史街区 触媒理论 保护与更新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研究背景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5
  • 1.2.1 研究的目的13-14
  • 1.2.2 研究的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16-23
  • 1.4.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16-17
  • 1.4.2 国外实践案例研究17-19
  • 1.4.3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19-21
  • 1.4.4 国内实践案例研究21-23
  • 1.5 研究的框架23-25
  • 第2章 城市触媒相关理论与应用25-37
  • 2.1 城市触媒的形成与发展现状25-28
  • 2.1.1 城市触媒的产生25-26
  • 2.1.2 城市触媒的基本原理26-27
  • 2.1.3 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现状27-28
  • 2.2 城市触媒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实践中的应用28-33
  • 2.2.1 城市触媒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过程28-29
  • 2.2.2 城市触媒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特征29
  • 2.2.3 城市触媒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角度29-32
  • 2.2.4 城市触媒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实例32-33
  • 2.3 城市触媒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实践模式33-36
  • 2.3.1 借助于触媒物质形态的实践模式34-35
  • 2.3.2 借助于触媒非物质形态的实践模式35-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第3章 烟台所城里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触媒分析37-51
  • 3.1 街区概况分析37-40
  • 3.1.1 历史沿革37-38
  • 3.1.2 区位潜力38-39
  • 3.1.3 影响因素39-40
  • 3.2 街巷线触媒分析40-47
  • 3.2.1 街区外界面40-42
  • 3.2.2 商业街道42-44
  • 3.2.3 步行巷弄44-47
  • 3.3 开放空间面触媒分析47-50
  • 3.3.1 绿化空间47-48
  • 3.3.2 广场空间48-49
  • 3.3.3 庭院空间49-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烟台所城里历史街区建筑单体的触媒分析51-69
  • 4.1 建筑单体类型51-56
  • 4.1.1 保护类建筑51-53
  • 4.1.2 更新类建筑53-54
  • 4.1.3 改造类建筑54-56
  • 4.1.4 拆除类建筑56
  • 4.2 物质形态触媒分析56-64
  • 4.2.1 空间结构56-58
  • 4.2.2 建筑材料58-59
  • 4.2.3 装饰艺术59-64
  • 4.3 非物质形态触媒分析64-69
  • 4.3.1 非物质形态触媒的类型64-65
  • 4.3.2 城市开发政策65-66
  • 4.3.3 传统民俗文化66-69
  • 第5章 烟台所城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触媒实践69-91
  • 5.1 选择原始的触媒元素69-74
  • 5.1.1 建筑单体触媒69-71
  • 5.1.2 公共空间触媒71-73
  • 5.1.3 街区文化触媒73-74
  • 5.2 塑造触媒媒介74-86
  • 5.2.1 建筑单体的触媒媒介74-80
  • 5.2.2 开放空间层面的触媒媒介80-82
  • 5.2.3 街道层面的触媒媒介82-86
  • 5.3 触媒反应的后续控制与引导86-90
  • 5.3.1 触媒反应的后续控制86-90
  • 5.3.2 触媒反应的后续引导90
  • 5.4 本章小结90-91
  • 结论与展望91-93
  • 参考文献93-97
  • 附录Ⅰ97-103
  • 作者简介10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3-105
  • 致谢105-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大凤;张昌贵;薛君艳;杨狄荣;;三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比较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明;;浅析历史街区的开发和保护[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陈铁夫;弓箭;;中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索——以江山市市心街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1年02期

4 肖泳;申亚;黄瑶;;山地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探析[J];建筑创作;2011年11期

5 彭恺;周均清;;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历史街区复兴[J];城市问题;2012年11期

6 陈楠;王勇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以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7 郭超;;瑞士卢塞恩古街区保护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13年03期

8 李孟波;;生物遗传法则:一种历史街区保护的新视角——以张家口市堡子里街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9 黄蓓,阮仪三;周庄市河街区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1987年04期

10 顾晓伟,祝波;历史街区的保护[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莉;;西安鼓楼街区保护与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康新宇;;小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复兴——以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和平;严爱琼;;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扬;;历史地区保护与复兴过程中的居民参与——以永州柳子街区保护更新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黄大树;;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的保护 临海紫阳古街区的保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白宁;;刍议西安市传统街区保护的法规、经济基础及组织实施[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黄浩;;景德镇三闾庙古街区保护与修复[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代阳;徐苏宁;;历史街区改造的美学解读[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大树;;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的保护 临海紫阳古街区的保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边克克;游小文;;历史街区改造中的活力延续[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丁;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理事 赵中枢;街区保护:重在认识 贵在细节[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周广宇;平江历史街区获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记者 张甜甜;平江历史街区获遗产保护荣誉奖[N];苏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章映;历史街区规划 听听你的主意[N];温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章映;传承历史文化,还是繁荣现代商业?[N];温州日报;2008年

7 王伟英;看日本如何保护历史街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顾巍钟 王宏伟;既要保护老街区 也要善待老街坊[N];新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顾巍钟;老街区改造:不赚钱可以,搞砸了不行[N];新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邱骏;五巷——涵西街区:依依稻河水 袅袅两岸商[N];泰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2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4 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君;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邓慧;历史街区商业化进程中的体验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曹苇;西安鼓楼历史街区更新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军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朱文龙;西安老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耀兴;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利用探索[D];重庆大学;2007年

7 薛姣;传统居住街区公共设施的更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姜建涛;历史街区形象延续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9 张志颖;沈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华震;历史街区慢行交通分担量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触媒理论的烟台所城里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6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