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临沂杞柳编织制品的艺术特征及制作工艺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18 11:34
【摘要】:杞柳编织属于编织艺术的一种,是一门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柳编艺术已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涉及,但现在流传的一句话便能看出临沭柳编的地位:“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临沭”。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的柳编产业化发展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柳编之都”。本文以山东省临沭县的杞柳编织为研究对象,来对传统柳编艺术的发展历史、工艺特征、制作工艺以及柳编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探究。杞柳编织是简单的工具与高超技艺的结合、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实用性与审美的结合,通过编织技艺的革新,在编织结构上和制品形式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返朴归真,柳编制品恰好满足这一要求,其材质的天然型,不加修饰的外表,都是朴实无华的代名词,让人们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自然与传统的魅力。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杞柳编织制品,作者通过梳理杞柳编织的历史发展、造型的变迁、工艺的改进,将临沂地区不同区域内的柳编制品的对比以及与其他编织工艺的对比分析,了解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本文重点对临沂地区的杞柳编织制品的传统造型与现代造型的演变进行对比,体现柳编这项传统工艺的地域特色。通过举例分析着重强调柳编工艺制品的艺术特征,分析现代社会器物造型的艺术性,突出了现代社会人类的主导因素,使其更加融合于现代社会,改造原有器物的造型等艺术特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试图探寻杞柳编织在现代艺术中如何立足、发展。杞柳编织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革新,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普遍认可。通过本文研究不仅惊叹杞柳编织工艺的奇妙,同时也发现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及困难,柳编需要我们保护、传承、发扬,让柳编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展现其本身、自然的魅力,帮助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初心,坚定了我要加入保护此项文化队伍的决心。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S935.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玮;;柳编传统工艺品的现代发展之路[J];经营管理者;2017年21期

2 李向兵;;柳编工艺教学方法的总结探讨——评《中国柳编工艺》[J];高教探索;2017年07期

3 陈国霞;;沂蒙白旄镇民间柳编工艺及艺术特色[J];美术;2015年12期

4 王维金;;我国临沂柳编制品出口现状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06期

5 李静;周荣霞;孙丰军;彭培华;翟建设;万少侠;;浅谈杞柳树的作用及其苗木繁育技术[J];绿色科技;2014年03期

6 张琳;;肌理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3年04期

7 刘一;;论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12期

8 孙凌霄;郑宏奎;;山东地区柳编工艺美术初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卢敏;;浅析柳编工艺美术品造型的时代特征[J];美术大观;2012年02期

10 朱裕平;;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J];上海工艺美术;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静;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大彪;柳编材料工艺的艺术形式语言探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2 赵伟;安徽省淮河柳编的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3 丁宣雅;低碳环境下鲁北地区草编家居工艺品的开发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4 朱燕燕;山东地区传统柳编工艺产品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5 李国平;“白柳之乡”柳编习俗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58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