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西方画珐琅的起源与东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2:19
【摘要】:画珐琅工艺源自西方,传播至东方加以发展,又深受古代和现代这两个时空下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所影响,体现着从地域到时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承。本文对画珐琅工艺进行了起源方面的研究,通过文献查找,实物考察,类比分析等方法对其画珐琅源头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对中西的画珐琅从题材装饰、风格特点和文化意趣上做出分析对照。东西方从最开始的模仿性制作到各自的创意性发挥,从文化和艺术的方面诞生出了崭新的风貌,表现出中外双方的艺术在交流与借鉴中所产生的智慧的火花。本文首先对本次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在本方面的研究,确立了本次研究的起点,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其次对西方画珐琅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总结与阐述,从西方画珐琅艺术的起源一直到世纪变迁,从法国到全球的经历历程,在此,本文研究了西方画珐琅对中国画珐琅艺术的影响分析,其中有主要两点: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对画珐琅从西方到东方的发展和传播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画珐琅的起源、发展与东传。二是从贸易经济到民族文化,西方画珐琅工艺与东方瓷胎的结合。最后对中西画珐琅的艺术特点与工艺特点进行了分析,一是分析了中西画珐琅的艺术特点,二是分析了中西画珐琅的工艺特点。这个过程中,希望对画珐琅历史进程的研究,得到明确的历史来源数据,并谈及西方画珐琅工艺对东方的传播路线与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度研究画珐琅。
【图文】:

珐琅,起源时间,遗物,法国


图 2-1 珐琅彩圣遗物箱,约公元 1200 年,法国,铜体珐琅釉琅的起源时间以及地点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一种说法表明画landes)被发明的,地理位置位于荷兰、法国、比利时三国的交接处开始于威尼斯。不论画珐琅的起源地在哪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十五世纪中叶。十六世纪在意大利和法国,这种艺术才完善起来部的利摩日(Limoges)从一个内填珐琅的工艺之城发展为欧洲画法语:Limoges,奥克语:Limòtges,又译为利摩日、里蒙日)位 Haute-Vienne,同时也作为利穆赞(Limousin)的首府,这个城市着 13 万 7 千的人口,到来 18 世纪以后,利摩日成为法国陶瓷器。今天的利摩日对于珐琅和陶瓷的制作工艺依旧保存完好,并以此镇。

地理位置,珐琅


图 2-1 利摩日地理位置早产生的珐琅工艺是内填珐琅,,由于内填珐琅器的技艺高超,被天所欢迎,后来随着车间合理化和标准化生产制作使得利摩日珐琅工到了 13 世纪末,利摩日为应付日益增大的需求,品质质量下滑。13到利摩日,这就是有名的百年英法战争。在这段期间,利摩日的珐的工艺逐渐减弱,使利摩日的珐琅工艺陷入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六庆;张倩;;论清宫瓷胎画珐琅彩性质与地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01期

2 周思中;;欧洲画珐琅与清官瓷胎画珐琅[J];紫禁城;2008年07期

3 周思中;易小英;;清宫瓷胎画珐琅的名称沿革与烧造时间、地点考[J];陶瓷学报;2010年01期

4 刘芳;;盛极而衰——清乾隆朝瓷胎画珐琅欣赏[J];荣宝斋;2013年03期

5 周思中;;康熙瓷胎画珐琅款式与“年款的激励效应”[J];东南文化;2006年05期

6 张甘霖;;清代陶瓷史的一项划时代研究——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研究:1716~1789》读后[J];中国陶瓷;2009年04期

7 ;唐英与珐琅瓷[J];东方收藏;2012年12期

8 毛晓沪;雍正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考[J];收藏家;2005年10期

9 黄云鹏;;粉彩及其产生与发展[J];景德镇陶瓷;1981年01期

10 ;2010年第11期杂志封面——无名瓷意见回复[J];收藏界;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思中;;圆明园珐琅作与清瓷胎画珐琅的制作及风格考[A];《圆明园》学刊第十一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吴伟 铜陵市金蜗牛艺术品有限公司;试论珐琅器[N];安徽经济报;2011年

2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李永兴;康雍乾三朝画珐琅器赏析[N];东方早报;2014年

3 李永兴;珐琅之美——中国景泰蓝精品鉴赏[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袁为祥 安庆帝雅艺术品有限公司;铸胎掐丝珐琅器工艺及艺术特征之探讨[N];安徽经济报;2012年

5 钟禾;30件掐丝珐琅器香江待主[N];中国商报;2012年

6 王璀一;掐丝珐琅器能否搅热春拍?[N];北京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艺术及历史研究:1716-1789[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瑞;西方画珐琅的起源与东传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8年

2 周弋琳;清三代宫廷御制瓷胎画珐琅艺术的演变进程及其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宁文君;瓷胎“古月轩”与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的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4 孙旭天;关于陇东民歌艺术特点的分析及传承与保护[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5 曾凡荣;利川灯歌艺术特点及演唱探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6 冯余聃;浅析笛曲《花泣》的艺术特点及文化意蕴[D];云南艺术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643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43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