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龄化视域下城市地铁站空间中的包容性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2:45
【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是许多大城市为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建设的基础设施服务。它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符合低碳发展交通的趋势。但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过快增长,乘坐地铁出行的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不同年龄层的老年人乘坐地铁出行的频率过快增长,这也造成现行地铁站空间在老年人使用上日益显现出设计上的缺陷。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昌等五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国内一、二线城市地铁出入口空间设计、站内大厅空间设计、站台空间设计及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空间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来不及针对适老化问题及时做出调整,给老年人的地铁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从而导致老年人在乘坐地铁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探究地铁站空间针对老年人包容性设计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老龄群体的老化分类及行为特征,总结出老年人在地下空间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及场所需求,以此为切入点来引出问题,提出地铁站空间中适老性设计的现状及问题,采用横向对比与纵向深入相结合的方法,从国内地铁站空间环境中的功能性、空间装饰设计、智能化方面入手,并结合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运用时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地铁空间中适老性的改进建议,并得出我国老龄化社会大背景下国内地铁站空间中需深入研究及设计创新的方向;运用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方法,绘制出未来地铁站空间设计的发展。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并分析国内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包容性设计应用的实际案例。根据研究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设计实践,设计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地铁出行难题的设计方案,为国内地铁站空间适老性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有效设计观点及设计思路。
【图文】: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地铁式轨道交通是一种在地下运行的城市交通运行系统,其原理是利用电力牵引在地下铺设好的铁道网络上快速大量地运送乘客。由于地铁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等特点,其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大规模城市交通的主要承担者[1]。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到南京、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再到苏州等二、三线城市,地铁的建设与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中的一个鲜明特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有 33 个城市已经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其中 28 个城市已获批。截止 2016 年末,我国有 29 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 130 条,建设车站 2630 座,总里程 3849 公里,预计到 2020 年全国轨道交通里程数将达到 6200 公里,2050 年达到 11700 公里[2],如图 1-1 所示我国近三十年全国地铁线路里程变化图:
很能会加重城市交通压力、引起环境破坏、城市运作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中国私家车数量激增以及城市道路拥堵已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主要问题。快速的地铁交通出行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地铁具有载客量大、速度时、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在缓解当今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铁乘车系统的完善为保证并丰富了居民的出行方式,建立了高效、灵活、方保的城市交通体系,同时能够提升沿线土地资产价格,激活城市区域发展,,也加强了城市中心区与新区、郊区之间的相互联系[1]。再者,由于“互联网+”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智慧型城市概念的提出,建业的发展模式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传统的建筑空间体系将转型为智筑空间体系,全方位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体验。因此,在未来地铁站空间计中既要考虑到空间及设施等的智能化,同时还要考虑到老龄群体对智能空境的接收速度,保证老年群体能够简便、快速的接收地铁站空间内部所呈现息[2]。.1.2 国内人口老龄化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231.4
【图文】: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地铁式轨道交通是一种在地下运行的城市交通运行系统,其原理是利用电力牵引在地下铺设好的铁道网络上快速大量地运送乘客。由于地铁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等特点,其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大规模城市交通的主要承担者[1]。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到南京、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再到苏州等二、三线城市,地铁的建设与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中的一个鲜明特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有 33 个城市已经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其中 28 个城市已获批。截止 2016 年末,我国有 29 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 130 条,建设车站 2630 座,总里程 3849 公里,预计到 2020 年全国轨道交通里程数将达到 6200 公里,2050 年达到 11700 公里[2],如图 1-1 所示我国近三十年全国地铁线路里程变化图:
很能会加重城市交通压力、引起环境破坏、城市运作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中国私家车数量激增以及城市道路拥堵已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主要问题。快速的地铁交通出行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地铁具有载客量大、速度时、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在缓解当今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铁乘车系统的完善为保证并丰富了居民的出行方式,建立了高效、灵活、方保的城市交通体系,同时能够提升沿线土地资产价格,激活城市区域发展,,也加强了城市中心区与新区、郊区之间的相互联系[1]。再者,由于“互联网+”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智慧型城市概念的提出,建业的发展模式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传统的建筑空间体系将转型为智筑空间体系,全方位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体验。因此,在未来地铁站空间计中既要考虑到空间及设施等的智能化,同时还要考虑到老龄群体对智能空境的接收速度,保证老年群体能够简便、快速的接收地铁站空间内部所呈现息[2]。.1.2 国内人口老龄化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2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宗仰;;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艺术品鉴;2019年21期
2 陆佳莹;;浅论3D打印技术在展示设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9年03期
3 刘冬;;浅论如何做好现代展览的展示设计[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4期
4 张蔚霞;;利用校服设计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J];文教资料;2017年11期
5 刘增泽;冯杰;;实验与理论相交替的物理教学设计探讨[J];物理通报;2017年10期
6 赵敏;;我国幼儿园园服设计以及应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西部皮革;2018年17期
7 康雷丹;;多功能化与高校体育馆设计的研究——山东大学体育馆设计[J];艺术品鉴;2017年01期
8 许W汌
本文编号:2653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65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