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京津冀地区花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08:25
【摘要】:花塔,也可称作华塔,不少学者认为其“远观犹如花束”,因此形象地称之为花塔。花塔集中修建于北宋及辽金时期,之后的朝代基本再无新建实例,前后只流行了近三百年,犹如昙花一现。花塔是宋辽金时期始出现的新的佛塔类型,它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塔的类型。由于其建筑技术和装饰工艺十分复杂,因此当时的建造数量并不多,历经千年沧桑,能保存到当代的就更加屈指可数,每一座都是名副其实的稀世珍宝。根据资料统计,国内现遗存花塔建筑仅十几座,散落在北方六个省市境内,且京津冀地区遗存的数量所占比重最高。作为中国古塔系统中的一朵奇葩,花塔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塔身精美的浮雕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此外,花塔建筑是有形的、真实存在的,而它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特征却是该地域在这一时期内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物化。因此,通过京津冀地区花塔建筑的研究对了解我国宋辽金时期佛塔形式演变、建造技术及审美倾向的时代特征,深入了解宋辽金时期京津冀地区建筑的地域性特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现在遗存和曾经存在过的花塔为标本,通过实地调研这种最直接的方式为主,以查阅相关史料、询问相关人士这种间接的方式为辅,两者结合来进行研究。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知存在的花塔,北京地区有:万佛堂花塔、镇岗塔;天津地区有福山塔;河北地区有:广惠寺花塔、修德寺花塔、庆化寺花塔、药师灵塔、显圣寺花塔。论文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第一,首先厘清花塔的定义,对花塔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布和现状进行大体的描述;第二,结合京津冀地区区域历史文化的形成的脉络和宋辽金时期的社会概况,探寻花塔形成的可能原因;第三,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对京津冀地区的花塔进行单体介绍,建立图文数据库;第四,针对花塔的规划选址、造型特点、形式演变等等,进行案例研究,以期得到京津冀地区花塔的整体风貌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092
【图文】:

分布图,分布图,须弥座,塔基


图 2-1 全国花塔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甘肃省的城子湾花塔位于敦煌莫高窟不远处(图 2-2),据考证大约修建于宋代,是花塔建筑中唯一的一座土塔,通高约九米。城子湾花塔坐东朝西,其平面呈八边形塔基为高大的须弥座形式,须弥座上装饰着莲花和力士等图案。一层塔身为亭阁式,塔身做收分,转角处塑八角形角柱。塔身正面开设券门,可进入塔心室。另外三个正面砌拱券形假门。四维塔身无装饰,只有从塔基伸出的木构件。亭阁式塔身之上是满布雕刻14

剖面图,剖面图,禅师


图 2-2 城子湾花塔平、立、剖面图图片来源:萧默《敦煌莫高窟附近的两座宋塔》图 2-3 班吉塔图片来源:源自网络山西省现存的几座花塔,基本均为僧人的墓塔。解脱禅师塔和杲公和尚塔位于五山佛光寺前的山坡上,两座塔相隔不远。除了这两座墓塔,这里还建有唐以来的数座光寺的僧人墓塔。解脱禅师塔建于唐长庆四年(824 年),是唐代高僧解脱禅师的墓为方形砖塔,高约 10m(图 2-4)。解脱禅师是华严宗的先驱之一,奠定了五台山华学的基础,是振兴佛光寺的中坚力量。《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永徽(650—年)中卒,嶷然坐化在山窟中。”所以解脱禅师塔是禅师圆寂 171 年之后才建的15。塔为方形台座,其上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正面开券门,其余三面朴素无装饰。檐部挑出涩塔檐,之上为花式塔身部分。塔身叠砌两层方台,上面以两重莲花瓣环绕,方形小作为塔刹。杲公和尚塔通高只有 5m 左右,算比较小型的塔(图 2-5)。塔建于金代泰五年(1205 年),坐北面南,为六边形实心砖塔,简朴的须弥座形制的塔基,上置六形塔身。塔身正面开券门,门额之上刻有题记。塔身之上采用斗拱出出檐,檐部很大花式塔身上雕刻巨大莲瓣,高低相间并上下相错,反叠涩砖收作塔刹。开化寺连理塔建在开化寺内,寺创建于北齐,位于蒙山脚下(图 2-6)。北宋淳化元年(990 年)又建释迦和如来两座砖塔。两塔南北向一字排开,相距 3m,共用一个塔基故称连理塔

剖面图,禅师,僧人,塔刹


图 2-2 城子湾花塔平、立、剖面图图片来源:萧默《敦煌莫高窟附近的两座宋塔》图 2-3 班吉塔图片来源:源自网络山西省现存的几座花塔,基本均为僧人的墓塔。解脱禅师塔和杲公和尚塔位于五山佛光寺前的山坡上,两座塔相隔不远。除了这两座墓塔,这里还建有唐以来的数座光寺的僧人墓塔。解脱禅师塔建于唐长庆四年(824 年),是唐代高僧解脱禅师的墓为方形砖塔,高约 10m(图 2-4)。解脱禅师是华严宗的先驱之一,奠定了五台山华学的基础,是振兴佛光寺的中坚力量。《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永徽(650—年)中卒,嶷然坐化在山窟中。”所以解脱禅师塔是禅师圆寂 171 年之后才建的15。塔为方形台座,其上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正面开券门,其余三面朴素无装饰。檐部挑出涩塔檐,之上为花式塔身部分。塔身叠砌两层方台,上面以两重莲花瓣环绕,方形小作为塔刹。杲公和尚塔通高只有 5m 左右,算比较小型的塔(图 2-5)。塔建于金代泰五年(1205 年),坐北面南,为六边形实心砖塔,简朴的须弥座形制的塔基,上置六形塔身。塔身正面开券门,门额之上刻有题记。塔身之上采用斗拱出出檐,檐部很大花式塔身上雕刻巨大莲瓣,高低相间并上下相错,反叠涩砖收作塔刹。开化寺连理塔建在开化寺内,寺创建于北齐,位于蒙山脚下(图 2-6)。北宋淳化元年(990 年)又建释迦和如来两座砖塔。两塔南北向一字排开,相距 3m,共用一个塔基故称连理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云峰;;广州六榕寺和花塔[J];法音;1989年05期

2 武惠民;;花塔寺[J];文物世界;2006年02期

3 陈坚;;昙花一现——宋辽金时期的花塔建筑[J];中华文化画报;2018年08期

4 ;百花塔[J];今日辽宁;2013年01期

5 闻滨;;浅析代尔夫特“花塔”陶瓷的审美价值[J];艺术科技;2015年06期

6 李富厚;;京北古刹和平寺[J];北京档案;2011年10期

7 张君平;;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北极观小考[J];经济师;2016年06期

8 赵海荣;李伟;;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以大同市花塔村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9 闻滨;;浅析荷兰代尔夫特“花塔”陶瓷的由来[J];艺术科技;2015年04期

10 本刊记者;;改革促发展 资产增效益 农民得实惠[J];北京农业;2012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贺锴 本报通讯员 马明清;红沙岭下新花塔[N];山西日报;2018年

2 史巧观;消光印花塔丝隆成热门[N];中国纺织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燕;昌平花塔村:和平寺畔“和平村”[N];北京日报;2007年

4 杜星亮 赵建新 聂振宇;依托龙山谋发展[N];太原日报;2007年

5 本报通讯员 文俊入 本报记者 杨婷;保障市民“菜篮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N];贵阳日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尚校戌;京津冀地区花塔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7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