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满造型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05
【图文】:
36图 3-1-1 桦树皮剪纸 作者:张杰5251王纪 王纯信.萨满剪纸考释[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2552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d5b0d1020101clh7.html
人物造型并不多见。线条粗拙,块面憨朴,形态浑然天成,质真纯粹,装饰效果极强。(图3-1-2)图 3-1-2,赫哲族鱼皮服饰上的非纸张鱼皮剪纸花饰53鱼皮装饰服装主要有四种方法,涂染、黏贴、缉缝和包绣。涂染是用鱼皮剪刻出图案,然后填充颜色;黏贴是把鱼皮剪刻图案直接贴到服装上;缉缝是把鱼皮剪刻的图案当作花样子,沿着剪刻纹样的轮廓将其缝到服饰上;包绣是把鱼皮剪刻的图案用彩线将其包缝在里面,线在鱼皮剪纸的上面所以形成凸起。(图 2-1-3)图 3-1-3,缉缝法鱼皮剪纸装饰54萨满剪纸造型艺术生动的再现了古老而悠远的萨满祭祀场景、刻画了民生民俗生活,使萨满说部、萨满神话等语言类艺术以物态艺术形象呈现萨满剪纸造型53图片来源: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60622/084921817200.html54图片来源: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60622/084921817200.html
赫哲族鱼皮剪纸以各种抽象曲线花纹、植物、动物形态居多,人物造型并不多见。线条粗拙,块面憨朴,形态浑然天成,质真纯粹,装饰效果极强。(图3-1-2)图 3-1-2,赫哲族鱼皮服饰上的非纸张鱼皮剪纸花饰53鱼皮装饰服装主要有四种方法,涂染、黏贴、缉缝和包绣。涂染是用鱼皮剪刻出图案,然后填充颜色;黏贴是把鱼皮剪刻图案直接贴到服装上;缉缝是把鱼皮剪刻的图案当作花样子,沿着剪刻纹样的轮廓将其缝到服饰上;包绣是把鱼皮剪刻的图案用彩线将其包缝在里面,线在鱼皮剪纸的上面所以形成凸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敬超;;新常态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2 尹影;陈政;周娇;;化解衡阳市文化新业态发展七大瓶颈的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7年03期
3 李克亮;;文化部“十三五”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J];文化月刊;2017年06期
4 李伟;郭晶;;蓬莱市海洋文化旅游产品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江波;;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产品策划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9期
6 韦理梅;;浅谈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J];科技经济市场;2013年10期
7 熊文平;;抚州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及开发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毛萌;;新疆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型及其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7期
9 王晓丽;李莉;;试论潮州市的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及开发思路[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10 袁成;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J];经济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利;;旅游开发亟需创意文化注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汪黎明;;我国古村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2015)[C];2015年
3 魏成元;;大陆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A];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4)[C];2014年
4 汪黎明;;我国古村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任泉香;;女性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和启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程芸燕;陈炜;;四川盐文化遗产调查及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A];中国盐文化(第九辑)[C];2017年
7 卜晓婷;;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融入高科技[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白珍;冯强;;基于创意视角的陕西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A];2017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7年
9 刘宇青;徐虹;;天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基于旅游产品层次理论[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10 周泽超;;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4期(总第073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鄢光哲;旅游怎样让沉睡的文化复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若飞;文化因融合而更加精彩[N];拉萨晚报;2018年
3 常蕊;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开启我市文旅融合新时代[N];抚州日报;2018年
4 海口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提高文化供给质量 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N];中国文化报;2018年
5 耿卫新;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N];河北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孟祥风;让文化绽放更璀璨魅力[N];潍坊日报;2018年
7 采写 本报记者 龚妍 周觅 陈春惠 (统筹 本报记者 龚妍);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城市魅力和软实力[N];惠州日报;2018年
8 于宗宝 方兴喜;我市文化旅游产品亮相深圳文博会[N];乌海日报;2018年
9 特约评论员 张广瑞;开展海外旅游宣传推广需要关注打动人心的文化[N];中国旅游报;2018年
10 刘冰;旅游岂能少了文化内涵[N];新疆日报(汉);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克瑾;论萨满造型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志伟;访沪游客选择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段晨;翁丁佤寨文化旅游产品生态谱系建设及其实现途径[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推广[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庭晗;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英县盐卤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红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武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丹;论旅游中的仪式与仪式感[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詹利;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小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璇;景德镇A陶瓷企业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李强;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0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80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