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西夏装饰纹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3:11
【摘要】:西夏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及其它装饰纹样。植物纹样中,牡丹纹多以侧视的形态使用剔刻和“画花”的技法装饰于瓷器表面,且造型随瓷器器型的不同而变换,枝杆苍劲有力,具有多民族地区特征。莲花纹因西夏笃信佛教而广为流行,是本土莲花纹与外来佛教莲花纹结合后的产物,其在西夏盛行除佛教因素外,还与西夏人对生殖崇拜和追求永生的观念相符。卷草纹在装饰过程中,创新出豆芽蝌蚪状新样式,不仅多与佛教法器和坐佛组合出现,还突破了前朝及同时期辽、金卷草纹成条状的装饰形态,以较大面积装饰于石窟顶和壁面。而宝相花纹作为一种臆想的组合型装饰纹样,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西夏石窟中则呈现出了正面、侧面两种风格迥异的形态。动物纹样中,龙纹因受政治、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影响存在凤首龙身、游龙绕凤、龙发似钢针呈放射状、龙发如马鬃、双头连体5种特殊造型。其中双头彩绘连体龙纹,是墓葬中与“天关”成对出现,起度化灵魂作用的“地轴”。凤纹形制与前代多有不同,凤鸟嘴不衔花枝而多置于花枝开光中,绶带缠于足上而不衔于嘴中,宝珠由口含变成追逐或脖戴。凤纹通过装饰不同位置表达不同内涵,在窟顶藻井表示后族权威,在藻井四披表示佛国瑞禽,在器物之上表示喜庆美满。沥粉堆金是西夏石窟藻井中凤纹惯用的涂色技法。兽面纹作为佛教典型的装饰纹样,多为相对温和的类狮面首,瓦当滴水上的兽面纹是具有守护意义的装饰,而佛塔、壁画中的则为佛教中的“天福之面”。几何纹样中,联珠纹虽由波斯萨珊王朝传来,但其域外特征和宗教含义均不明显,在装饰过程中仅发挥美化和分隔画面的作用,部分通过设色来表现变化,此外还出现了椭圆+菱形(梭形)组合成的新样式。菱形纹多整齐划一,除了装饰外,还起界定主题画面边界和表现纺织品经纬结构的作用。其它装饰纹样中,金刚杵纹是由佛教密宗金刚杵法器转化而来,在转化过程出现扭曲或与其它纹样组合等情况。它主要以三股杵为主,简单粗糙和精细考究并存。在装饰时,虽跨出密宗在其它宗派佛经版画边框上也时有出现,但整体上还未突破宗教走向世俗。火焰纹作为体现超能属性的佛教装饰纹样,多以熊熊烈火的团状为背光,头光中的造型有所简化,所占比例大大减小。云纹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其中葡萄纹状和叶片状在其它时期鲜有见到。西夏装饰纹样通过各种对称、不同比例搭配、前后位置变化、俯仰角度不同等方式构图,使装饰纹样表现出节奏和韵律感,遵循了形式美法则。在色彩上其以红绿蓝、红绿土黄、黑绿土黄、黑白灰、金色为主穿插使用,注重色彩在运用上的整体效果、对比和调和关系、关联与节奏感等构成原理。综上,西夏装饰纹样无论是类别、特征,还是构图、色彩,多是在广泛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再创造。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51
【图文】:

花头,刻花,古城,大罐


宁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第一章植物纹样研究逡逑瓷窑出土的印花瓷碗残片上的牡丹纹也为此类。逡逑f:修长简单型。牡丹花瓣修长简单,接近花萼处的花瓣左右平直对称伸出,在此花瓣之上又逡逑伸出向上翘起并相对朝中间竖直花瓣合拢的两片花瓣,花头整体组合简练、朴实(图1-1-6)。由逡逑于剔刻花技术的差异及烧制工艺的差别,甘肃古城乡地区出土的瓷器上此类牡丹花纹有的厚重朴逡逑实,有的纤细精巧?。逡逑

花头,刻花,黑釉,花瓣


宁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第一章植物纹样研究逡逑瓷窑出土的印花瓷碗残片上的牡丹纹也为此类。逡逑f:修长简单型。牡丹花瓣修长简单,接近花萼处的花瓣左右平直对称伸出,在此花瓣之上又逡逑伸出向上翘起并相对朝中间竖直花瓣合拢的两片花瓣,花头整体组合简练、朴实(图1-1-6)。由逡逑于剔刻花技术的差异及烧制工艺的差别,甘肃古城乡地区出土的瓷器上此类牡丹花纹有的厚重朴逡逑实,有的纤细精巧?。逡逑

黑釉,灵武,窑址,花枝


B:缠枝类。逡逑A:折枝类。主要指牡丹纹配有的花枝曲线简单平直,或呈弧度较小的“S”型,或略C”型。此花枝类型,一株枝上往往只配有一朵牡丹花。花枝留白处伴有各种样式的稀疏平整,有的卷曲宽大,有的精细写实能看到叶子的筋脉,有的似鸭掌行云较为写色,各有千秋。在装饰平面中,根据花枝、花叶、花头的尺寸大小,可决定装饰花枝的折枝类牡丹纹按照花枝的株数,可分为3式。即I式:一支独秀,II式:二支相对,I丛生,整体看来无论哪种造型都较为简单。逡逑I式:一枝独秀主要指装饰平面内仅装饰一枝牡丹纹,其花枝弯曲造型基本以“S”C”型为主,此类花枝的牡丹纹在瓷器中较为常见。如198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武窑址出土的黑釉剔刻牡丹花纹瓷钵,其腹部开光中置一邋“S”型折枝牡丹,牡丹花留白各占整体布局的1/3,疏密得当。剔刻花瓷器中的留白巧妙的展现出画面构图的虚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色调暗沉的褐釉瓷瓶、瓷罐变得清新雅致(图丨-器上,如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县高油坊出土的花瓣形金碗:;底部錾刻一折枝牡丹纹,的折枝牡丹花纹花瓣宽大且尖部卷曲,虽姿态各异但却规整的排列在内层花瓣外围,状露出中间花蕊,花蕊上有一简化的海石榴形象,此技牡丹纹花枝粗短且隐在花瓣之器富贵的色彩,使其整体表现出锦簇繁复的奢华之美(图1-1-8)。逡逑

本文编号:2803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803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