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装饰砌体夹心墙墙体构造设计与支承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2:16

  本文关键词:装饰砌体夹心墙墙体构造设计与支承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例很大,建筑节能是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我国能源和资源节约战略有效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建筑结构外墙饰面脱落、破损既影响城市的美观,又会造成安全隐患。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装饰砌体夹心墙结构体系,旨在通过对这一体系的研究,减少外墙引起的建筑结构能耗,解决外墙饰面脱落等问题。针对装饰砌体夹心墙结构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提出了隐性双梁概念,设计了不同跨度的外叶墙承托梁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承托梁承载力和挠度等数据,发现承托梁的破坏模式均为剪切破坏,承托梁试件承载力随砂浆强度提高而增大;(2)采用ABAQUS自带混凝土脆性开裂模型对承托梁试验构件进行了分析验证,并对承托梁进行扩大参数分析,研究了砂浆强度、高跨比对承托梁承载力和挠度的影响,提出了承托梁承载力和挠度的计算公式;(3)针对3.0m、4.0m跨度的承托梁,设计了隐性双梁之间的连接件,并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连接件优化,获得了最优截面;利用ABAQUS软件对优化后的连接件进行模拟分析,证明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针对装饰砌体夹心墙的施工做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装饰砌体夹心墙 隐性双梁 脆性开裂模型 序列二次规划 构造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3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9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8-10
  • 1.1.1 课题来源8
  • 1.1.2 研究背景8-9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12-15
  • 1.3 装饰砌体夹心墙一体化设想及课题研究框架15-17
  • 1.3.1 装饰砌体夹心墙一体化设想15-16
  • 1.3.2 课题研究框架16-17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钢-砌组合梁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19-41
  • 2.1 试件设计与制作19-23
  • 2.1.1 参数选取19-22
  • 2.1.2 试件制作22-23
  • 2.2 试件材料性能试验23-24
  • 2.2.1 砌块抗压强度23-24
  • 2.2.2 砂浆配制与强度测定24
  • 2.3 试验方案24-27
  • 2.3.1 加载装置设计24-26
  • 2.3.2 试验加载方案26-27
  • 2.3.3 量测方案27
  • 2.4 试件破坏形态27-32
  • 2.4.1 第一批次试验27-28
  • 2.4.2 第二批次试验28-31
  • 2.4.3 破坏类型分析31-32
  • 2.5 试验结果分析32-39
  • 2.5.1 承载力与挠度曲线32-33
  • 2.5.2 承载力和挠度影响因素分析33-34
  • 2.5.3 钢-砌组合梁承载力和挠度理论分析34-38
  • 2.5.4 施工阶段角钢应力和挠度分析38-39
  • 2.6 本章小结39-41
  • 第3章 钢-砌组合梁有限元分析41-68
  • 3.1 引言41
  • 3.2 钢-砌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41-45
  • 3.2.1 材料本构模型42-44
  • 3.2.2 有限元模型的单元划分44
  • 3.2.3 有限元模拟过程及加载制度44-45
  • 3.3 试验钢-砌组合梁试件的模拟验证45-51
  • 3.3.1 模型的建立45-46
  • 3.3.2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46-51
  • 3.4 钢-砌组合梁扩大参数有限元分析51-55
  • 3.4.1 砂浆强度51-53
  • 3.4.2 钢-砌组合梁跨高比53-55
  • 3.5 钢-砌组合梁承载力与挠度的计算方法55-65
  • 3.5.1 钢-砌组合梁承载力和挠度理论分析55-59
  • 3.5.2 计算参数确定59-60
  • 3.5.3 钢-砌组合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60-63
  • 3.5.4 钢-砌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63-65
  • 3.5.5 钢-砌组合梁挠度计算公式65
  • 3.6 钢-砌组合梁可行性论证65-67
  • 3.7 本章小结67-68
  • 第4章 内叶墙体与外叶墙体的连接构造设计68-93
  • 4.1 引言68
  • 4.2 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68-72
  • 4.2.1 设计变量70
  • 4.2.2 目标函数70
  • 4.2.3 约束条件70-72
  • 4.3 SQP算法优化分析72-76
  • 4.3.1 净跨 3.0m优化结果73-75
  • 4.3.2 净跨 4.0m优化结果75-76
  • 4.4 优化结果的有限元模拟分析76-81
  • 4.4.1 净跨 3.0m有限元分析77-79
  • 4.4.2 净跨 4.0m有限元分析79-81
  • 4.5 内叶墙与外叶墙连接构造设计81-91
  • 4.5.1 整间墙的划分形式81-82
  • 4.5.2 单元墙片的构造设计82-83
  • 4.5.3 内叶墙与外叶墙排块图83-88
  • 4.5.4 内叶墙与外叶墙整体稳定性88-89
  • 4.5.5 连接构造的细部设计89-91
  • 4.5.6 施工要求91
  • 4.6 本章小结91-93
  • 结论93-94
  • 参考文献94-99
  • 致谢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方;窦立军;邹向阳;朱坤;;大型结构多功能加载试验反力架的研究与设计[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桂秋;施楚贤;刘一彪;;砌体及砌体材料弹性模量取值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宏男,张景玮,刘莉;多孔砖保温夹心墙体抗震性能试验与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1年06期

4 刘永刚;;浅谈面砖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年06期

5 丁乐太;外墙饰面的冻害值得重视[J];建筑知识;199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玉萍;现场发泡浆料与墙体间相互作用及浇筑高度的确定[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2 于鑫W,

本文编号:284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84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