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居室陈设品中的“素”审美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9:20
“素”审美作为崇高的美学追求,萌发于先秦时期,发展至宋代,得到了全方位倡导,并渗透于宋代的陈设品中。针对目前宋代陈设品中“素”审美表现研究不全面不充分的问题,在宋代“素”审美内涵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求审美兴起的时代成因,分析宋代居室陈设品“素”审美的具体表现及内在意义。以宋代居室陈设品中的“素”审美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对宋代与前朝后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归纳出宋代“素”审美内涵,指出了宋代的“素”审美内涵是“自然”、“简淡”、“雅意”的审美。从宋代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这三个方面,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法,分析出了宋代“素”审美兴起的时代成因:崇文抑武的政治环境,使文人成为宋代一个重庞大和更有文化教养的社会阶层;百业俱兴的经济环境,为宋代陈设品的“素”审美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雅事盛行的文化环境极大程度上引领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宋代的“素”审美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浓郁文人气息的时代中发展。基于以上宋代“素”审美的理念相关研究成果,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图像研究法,筛选出了具有宋代“素”审美表现的典型陈设品有宋代家具、瓷器、漆器、文房类和香...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心百花图卷分FigZJ《Blossoms》图片来
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之意相去甚远,因为陶的“自然”是平易的、??朴素的,所以谢不及陶。宋代绘画创作,师法自然,多以花鸟、山水为题材(图??2.1—图2.2),绘以自然之态,新儒家大家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论述??宋代是“水墨和淡彩山水画发展的高峰”[5<)】。“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也表述宋代是水墨山水画发展的“成熟之期”,褪尽了多姿??多彩之华美[51]。由此可知,宋更推崇用“素”的绘画语言,描述自然情状之美;??书法与宋代绘画一样,讲求“师造化”,强调作品发之纯粹、无为、无工,实现??“自然”,是一种摒去繁复的质朴之美,这与老子的“见素抱朴”中素即本真,??及魏晋时期的“去饰取素”的主张相一致。宋瓷造型多以圆形、瓜棱形、葫芦形、??贯耳提梁形为主,对动植物的形体进行了抽象表现;宋漆的造型多以花瓣形见多,??并舍弃了过多的变化;色彩上崇尚以单一素色模拟自然,如:“雨过天青色”。??可见,宋瓷器、漆器造型都透^出純粹素净的自然韵味。???图2.1《百花图卷》??Fig.2.1《Blossoms》??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ti?'f?▲?''??^?&?
在其平易简淡的背后,是“素”的内敛之美。在绘画上,文人从“崇色”转??变为“崇墨”,墨分五色,浓、焦、淡、重、清,以一墨之色,蕴万象之色,产??生和谐的效果(图2.3)。不同于唐代华彩饱满的绘画,墨色通黑色,即道家论??“玄色”,妙于“玄之又玄”,且“素朴玄化”【62]。玄色至素,不沉浸于绚烂的??色彩,于素色之中,专注于探宄事物的内在及本质,几经熔炼后,得“素”之简??及淡,见得宇宙万象,“素”的有意味;以及宋绘画之中的“留白”形式,以虚??实之法,表达无尽的画意,实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是“度”的美学表达,发为??“素”之中和之美。在书法上,苏轼赞钟王的笔画有“萧散简远”之妙意;米芾??的“平淡”之中透“天真”;宋文人的绘画和书法中都共同突出以简练、平易的??语言传达“素”的“简淡”美。宋代家具以“线”塑型,以直线为主,与曲线结??合,绝大部分呈现出极其简约工整的结构,删繁就简,其简约程度,已无以复减,??装饰上摒弃繁复的纹饰。可见宋代家具体现了“简淡”的审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宋代文人“素”审美在宋瓷器中的表现研究[J]. 曹鸣,邓莉文. 工业设计. 2019(01)
[2]论宋代文人“素”审美在宋代家具中的表现研究[J]. 曹鸣,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01)
[3]清水混凝土表现宋代小景山水画审美趣味的设计方法探究[J]. 滕月,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10)
[4]雅俗共赏 宋代漆工艺生产方式及审美取向的社会分化与共生现象[J]. 冯晓娜. 新美术. 2017(04)
[5]宋代陈设艺术的意匠营构[J]. 魏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6]宋代古文批评的“尚简”思想[J]. 张天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7]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的宋代美术史研究[J]. 徐习文,章孔畅. 新美术. 2014(07)
[8]试论宋代理学对宋代水墨山水画的影响[J]. 计王菁. 新美术. 2009(03)
[9]宋代繁华与炫目的根源——读《两宋物质文化引论》[J]. 周海歌. 美术之友. 2008(05)
[10]论“朴素”[J]. 张朝昌,郑希.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博士论文
[1]基于中式坐椅的现代坐具系统研究[D]. 付杨.广东工业大学 2017
[2]宋代文人画所反映的士大夫精神世界研究[D]. 裴晓冬.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4]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 程艳萍.南京林业大学 2011
[5]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 苏梅.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追白求清,崇幽尚净[D]. 郭海慧.北京印刷学院 2017
[2]宋代士阶层文化对造物思想产生的影响探究[D]. 许欣悦.南京艺术学院 2016
[3]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与创新[D]. 郝灵生.天津科技大学 2016
[4]“素”审美语义的修辞阐释[D]. 林小妹.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宋代文人雅集场所环境艺术研究[D]. 毕存碧.浙江工业大学 2015
[6]屏障之美—中国宋代屏风设计研究[D]. 周子婷.南京师范大学 2014
[7]两宋陶瓷颜色审美中“素”文化研究[D]. 唐笑.江南大学 2012
[8]论宋代素髹漆器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D]. 尹明.扬州大学 2012
[9]文人用砚的设计艺术研究[D]. 白瑰伟.苏州大学 2011
[10]明式家具设计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 柳枝.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5656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心百花图卷分FigZJ《Blossoms》图片来
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之意相去甚远,因为陶的“自然”是平易的、??朴素的,所以谢不及陶。宋代绘画创作,师法自然,多以花鸟、山水为题材(图??2.1—图2.2),绘以自然之态,新儒家大家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论述??宋代是“水墨和淡彩山水画发展的高峰”[5<)】。“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也表述宋代是水墨山水画发展的“成熟之期”,褪尽了多姿??多彩之华美[51]。由此可知,宋更推崇用“素”的绘画语言,描述自然情状之美;??书法与宋代绘画一样,讲求“师造化”,强调作品发之纯粹、无为、无工,实现??“自然”,是一种摒去繁复的质朴之美,这与老子的“见素抱朴”中素即本真,??及魏晋时期的“去饰取素”的主张相一致。宋瓷造型多以圆形、瓜棱形、葫芦形、??贯耳提梁形为主,对动植物的形体进行了抽象表现;宋漆的造型多以花瓣形见多,??并舍弃了过多的变化;色彩上崇尚以单一素色模拟自然,如:“雨过天青色”。??可见,宋瓷器、漆器造型都透^出純粹素净的自然韵味。???图2.1《百花图卷》??Fig.2.1《Blossoms》??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ti?'f?▲?''??^?&?
在其平易简淡的背后,是“素”的内敛之美。在绘画上,文人从“崇色”转??变为“崇墨”,墨分五色,浓、焦、淡、重、清,以一墨之色,蕴万象之色,产??生和谐的效果(图2.3)。不同于唐代华彩饱满的绘画,墨色通黑色,即道家论??“玄色”,妙于“玄之又玄”,且“素朴玄化”【62]。玄色至素,不沉浸于绚烂的??色彩,于素色之中,专注于探宄事物的内在及本质,几经熔炼后,得“素”之简??及淡,见得宇宙万象,“素”的有意味;以及宋绘画之中的“留白”形式,以虚??实之法,表达无尽的画意,实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是“度”的美学表达,发为??“素”之中和之美。在书法上,苏轼赞钟王的笔画有“萧散简远”之妙意;米芾??的“平淡”之中透“天真”;宋文人的绘画和书法中都共同突出以简练、平易的??语言传达“素”的“简淡”美。宋代家具以“线”塑型,以直线为主,与曲线结??合,绝大部分呈现出极其简约工整的结构,删繁就简,其简约程度,已无以复减,??装饰上摒弃繁复的纹饰。可见宋代家具体现了“简淡”的审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宋代文人“素”审美在宋瓷器中的表现研究[J]. 曹鸣,邓莉文. 工业设计. 2019(01)
[2]论宋代文人“素”审美在宋代家具中的表现研究[J]. 曹鸣,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01)
[3]清水混凝土表现宋代小景山水画审美趣味的设计方法探究[J]. 滕月,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10)
[4]雅俗共赏 宋代漆工艺生产方式及审美取向的社会分化与共生现象[J]. 冯晓娜. 新美术. 2017(04)
[5]宋代陈设艺术的意匠营构[J]. 魏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6]宋代古文批评的“尚简”思想[J]. 张天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7]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的宋代美术史研究[J]. 徐习文,章孔畅. 新美术. 2014(07)
[8]试论宋代理学对宋代水墨山水画的影响[J]. 计王菁. 新美术. 2009(03)
[9]宋代繁华与炫目的根源——读《两宋物质文化引论》[J]. 周海歌. 美术之友. 2008(05)
[10]论“朴素”[J]. 张朝昌,郑希.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博士论文
[1]基于中式坐椅的现代坐具系统研究[D]. 付杨.广东工业大学 2017
[2]宋代文人画所反映的士大夫精神世界研究[D]. 裴晓冬.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4]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 程艳萍.南京林业大学 2011
[5]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 苏梅.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追白求清,崇幽尚净[D]. 郭海慧.北京印刷学院 2017
[2]宋代士阶层文化对造物思想产生的影响探究[D]. 许欣悦.南京艺术学院 2016
[3]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与创新[D]. 郝灵生.天津科技大学 2016
[4]“素”审美语义的修辞阐释[D]. 林小妹.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宋代文人雅集场所环境艺术研究[D]. 毕存碧.浙江工业大学 2015
[6]屏障之美—中国宋代屏风设计研究[D]. 周子婷.南京师范大学 2014
[7]两宋陶瓷颜色审美中“素”文化研究[D]. 唐笑.江南大学 2012
[8]论宋代素髹漆器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D]. 尹明.扬州大学 2012
[9]文人用砚的设计艺术研究[D]. 白瑰伟.苏州大学 2011
[10]明式家具设计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 柳枝.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5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92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