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球铃装饰的起源与流向
发布时间:2021-01-19 22:22
本文探讨了商周时期球铃装饰的起源和流向,从发生动因、社会背景、参考原型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球铃装饰的起源,并指出在东周时期,球铃装饰衰落,球铃转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品,用来缝缀在服饰上。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挂缰钩、蛇首匕、有銎球铃器
西周早期,原本装饰在挂缰钩上的球铃转而变成了车上的銮铃,形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5],这也意味着以挂缰钩为代表的球铃装饰在中原文化的结束。大致在西周中期,挂缰钩就从中原消亡了,此时挂缰钩在北方地带则仍然存在。从西周晚期开始,北方长城地带球铃装饰的发展也出现了衰落的趋势。到东周时期,球铃装饰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仅发现少量笄形器,零散分布于鄂尔多斯、行唐李家庄[16]等地,其他类别器物基本不见。与此同时,新出现了球铃形饰品,有单纯球铃、有冠球铃和联体球铃。单纯球铃尺寸较小,球体较圆,镂空较为细密,顶端有小钮或小钉用于缝缀。为附着于其他物体或者系挂于人体上的装饰品。出土于大通上孙家寨M457[17](图三:1)、王玉福园子[18]、宣化小白阳M41[19](图三:2)、滦平梨树沟门墓葬[20](图三:3)、延庆玉皇庙[21](图三:4)、沈阳郑家洼子M6512[22](图三:5)、唐县北城子车马坑[23](图三:6)、平山穆家庄M8102[24](图三:11)等单位。
球铃饰(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周銮铃起源管窥[J]. 韩金秋. 考古与文物. 2012(06)
[2]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J]. 徐广德. 考古. 1998(10)
[3]青海“史前”的铜铃[J]. 刘宝山. 文物季刊. 1995(02)
[4]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墓群清理发掘简报[J]. 文物春秋. 1994(02)
[5]河北怀来甘子堡发现的春秋墓群[J]. 贺勇,刘建中. 文物春秋. 1993(02)
[6]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J]. 郑绍宗. 文物春秋. 1991(01)
[7]永昌三角城与蛤蟆墩沙井文化遗存[J]. 蒲朝绂,庞跃先. 考古学报. 1990(02)
[8]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J]. 陶宗冶. 文物. 1987(05)
[9]陶响球和古球戏[J]. 宋兆麟. 史前研究. 1987 (01)
[10]辽宁建平县的青铜时代墓葬及相关遗物[J]. 靳枫毅. 考古. 1983(08)
博士论文
[1]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D]. 邵会秋.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87819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挂缰钩、蛇首匕、有銎球铃器
西周早期,原本装饰在挂缰钩上的球铃转而变成了车上的銮铃,形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5],这也意味着以挂缰钩为代表的球铃装饰在中原文化的结束。大致在西周中期,挂缰钩就从中原消亡了,此时挂缰钩在北方地带则仍然存在。从西周晚期开始,北方长城地带球铃装饰的发展也出现了衰落的趋势。到东周时期,球铃装饰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仅发现少量笄形器,零散分布于鄂尔多斯、行唐李家庄[16]等地,其他类别器物基本不见。与此同时,新出现了球铃形饰品,有单纯球铃、有冠球铃和联体球铃。单纯球铃尺寸较小,球体较圆,镂空较为细密,顶端有小钮或小钉用于缝缀。为附着于其他物体或者系挂于人体上的装饰品。出土于大通上孙家寨M457[17](图三:1)、王玉福园子[18]、宣化小白阳M41[19](图三:2)、滦平梨树沟门墓葬[20](图三:3)、延庆玉皇庙[21](图三:4)、沈阳郑家洼子M6512[22](图三:5)、唐县北城子车马坑[23](图三:6)、平山穆家庄M8102[24](图三:11)等单位。
球铃饰(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周銮铃起源管窥[J]. 韩金秋. 考古与文物. 2012(06)
[2]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J]. 徐广德. 考古. 1998(10)
[3]青海“史前”的铜铃[J]. 刘宝山. 文物季刊. 1995(02)
[4]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墓群清理发掘简报[J]. 文物春秋. 1994(02)
[5]河北怀来甘子堡发现的春秋墓群[J]. 贺勇,刘建中. 文物春秋. 1993(02)
[6]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J]. 郑绍宗. 文物春秋. 1991(01)
[7]永昌三角城与蛤蟆墩沙井文化遗存[J]. 蒲朝绂,庞跃先. 考古学报. 1990(02)
[8]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J]. 陶宗冶. 文物. 1987(05)
[9]陶响球和古球戏[J]. 宋兆麟. 史前研究. 1987 (01)
[10]辽宁建平县的青铜时代墓葬及相关遗物[J]. 靳枫毅. 考古. 1983(08)
博士论文
[1]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D]. 邵会秋.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87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98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