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寺景区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潼南大佛寺景区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潼南大佛寺是我国著名的巴蜀摩崖佛寺,位于重庆市西北门户潼南县定明山脚。寺内凿有一尊高18余米的潼南金佛,建有大佛殿、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潼南大佛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巴蜀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摩崖环境,大佛寺摩崖造像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殿以东绵延里许的崖壁上刻有多个年代留下的摩崖题刻,开凿有著名的摩崖景观。大佛殿以西的西入口片区,由于历史原因,环境杂乱、泥土堆积、杂草丛生、违章建筑修建,使其摩崖特色的历史环境被淹没。对于大佛寺西入口片区需进行配套建筑与环境设计,打造出大佛寺西岩崖壁的气势,塑造潼南大佛寺的整体摩崖环境特色。大佛寺西入口片区建筑与环境设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与大佛寺历史建成环境的关系。历史建成环境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不可再生资源[1],历史建成环境中的建筑与环境设计理应受到重视,目前很多建筑师对于此类设计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模仿和贴标签的水平[2],缺乏对历史环境的深入挖掘研究,造成与历史建成环境非常不协调。对于西入口片区配套建筑与环境设计,首先提炼大佛寺古朴素雅的人文环境特色,指出大佛寺现状环境存在的问题,挖掘大佛寺西岩崖壁的资源优势。接着,从大佛寺的特色摩崖环境入手,探究配套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空间布局,以大佛寺的建筑环境和传统地域建筑特色定位新建配套建筑的巴蜀传统建筑风格风貌,采用吊脚、台地等地域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控制建筑的尺度使其适应大佛寺的人文环境。最后,从空间形态、构筑技术、色彩质感、装饰艺术等方面阐释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建筑技术表达手法,使西入口片区配套建筑与环境设计与大佛寺历史建成环境协调。
【关键词】:潼南大佛寺 人文环境 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 传统风貌 现代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7;TU984.1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4
- 1 绪论14-20
- 1.1 研究背景与来源14-16
- 1.1.1 研究的社会背景14
- 1.1.2 研究的学术背景14-16
- 1.1.3 研究对象的现状背景16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16-17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7-18
- 1.3.1 研究的目的17
- 1.3.2 拟解决的问题17-18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18-20
- 1.4.1 研究的方法18
- 1.4.2 研究的框架体系18-20
- 2 潼南大佛寺的人文环境特色与保护现状20-42
- 2.1 大佛寺历史环境特色20-28
- 2.1.1 潼南大佛寺的发展演变20-23
- 2.1.2 大佛寺的环境空间特色23-28
- 2.2 大佛寺的建筑特色28-36
- 2.2.1 摩崖建筑与环境28-32
- 2.2.2 大佛寺建筑的空间特色32-33
- 2.2.3 建筑的风貌特色33-36
- 2.3 大佛寺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6-42
- 2.3.1 历史生态环境的影响36-38
- 2.3.2 时代演绎带来的入口问题38
- 2.3.3 旅游发展带来的建筑配套需求38-39
- 2.3.4 潼南大佛寺景区保护规划39-42
- 3 大佛寺配套建筑与环境设计42-86
- 3.1 保护摩崖视觉环境的总体布局42-52
- 3.1.1 靠崖式与临河式布局对比42-45
- 3.1.2 与历史建成环境的关系处理45-48
- 3.1.3 选址布局的特色营造48-52
- 3.2 展现摩崖场景的环境设计52-63
- 3.2.1 历史摩崖空间打造52-54
- 3.2.2 因地制宜的景点塑造54-62
- 3.2.3 结合场景打造的空间路径62-63
- 3.3 建筑风格风貌定位63-69
- 3.3.1 与历史建筑风格风貌的协调63-65
- 3.3.2 地域特色的建筑提炼65-66
- 3.3.3 适宜人文环境的尺度把控66-69
- 3.4 地域特色的配套建筑设计69-86
- 3.4.1 方案对比研究69-77
- 3.4.2 灵活自由的建筑组群方式77-79
- 3.4.3 吊脚特色的山地建筑处理方法79-82
- 3.4.4 有机组合的传统屋顶形式82-86
- 4 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建筑表达方法86-108
- 4.1 空间形态与传统建筑协调86-94
- 4.1.1 不同功能的空间形态塑造86-89
- 4.1.2 利用地形环境的建筑手法89-91
- 4.1.3 材料色彩质感与人文环境的协调91-94
- 4.2 建筑的空间技术与构筑技术94-102
- 4.2.1 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的构架形式94-96
- 4.2.2 基于地域性的结构材料组合运用96-97
- 4.2.3 基于传统尺度的梁柱构件特殊处理97-100
- 4.2.4 基于传统的屋面构造措施100-102
- 4.3 建筑装饰技术手段102-108
- 4.3.1 墙体构筑形式102-103
- 4.3.2 屋顶装饰特色103-105
- 4.3.3 檐下空间和门窗形态105-108
- 5 结语108-112
- 5.1 历史建成环境中的地域特色挖掘108
- 5.2 历史建成环境中的建筑创作协调108-109
- 5.3 传统建筑特色提炼与现代建筑技术运用109-112
- 致谢112-114
- 参考文献114-116
- 附录116-117
- A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16-117
- B潼南大佛寺西入口片区设计项目图纸(部分)目录1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华;;环境设计创作中的技术表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年07期
2 高鑫,刘英;浅谈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J];科技资讯;2005年22期
3 张杰;;张杰环境设计作品[J];装饰;2006年04期
4 汲书义;;汲书义环境设计作品[J];装饰;2006年04期
5 孙迟;;孙迟环境设计作品[J];装饰;2006年04期
6 冼宁;;冼宁环境设计作品[J];装饰;2006年04期
7 刘东;;校园环境设计的实施策略——以广州市真光中学为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喻军;;成 城 诚——关于中国环境设计思想中的一个潜在的核心[J];美术学报;2006年03期
9 宋立民;;礼仪仪式与环境设计[J];装饰;2007年03期
10 杜俊贤;;现代传染病医院的规划与环境设计——浅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规划和建筑外部环境设计[J];广东科技;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元斌;;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2 王东斌;赵艳华;;因地设景 质朴自然——某基地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李洁;;试论传统色彩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孟庆林;陶杰;;关于城市生态气候环境设计的自然调和理论与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谢杰;;环境设计中节能环保的层面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郭恩慈;伍捷恒;;从老当益壮到大器晚成 长者为本生活环境研究及设计[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育帆;姚玉君;;新诗意山居——“香山81号院”(半山枫林二期)外环境设计(英文)[A];Selected Papers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2008年
8 孙大明;李菊;;建筑区域外环境设计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A];2008天津绿色建筑论坛、2008天津建材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黄永利;;基于素色基调下的服装店铺环境设计与产品展示陈列研究[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全璨璨;蒋春其;范丽琨;;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杭州展园环境设计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锐;今业集团:创新是企业的心脏[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学华 通讯员 张斌华;武汉商家拼环境[N];中国商报;2000年
4 山水;杜邦太阳能奉行 卓越环保标准[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杨煜莲;迈向地球环境建筑[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记者 徐敏;景观盛会再登申城[N];建筑时报;2007年
7 通讯员 高军栋 记者 王春楠;金海财富广场改造工程开工[N];连云港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史涌涛;营造诗意栖居的意境[N];大同日报;2005年
9 ;论自然化的人性之居[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胶南市城乡建设局局长 毕维准;浅析从“住得下”到“住得好”[N];青岛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婉;唐山市曹妃甸滨海休闲型商业街环境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申于平;中德现代医院疗愈环境设计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曾发茂;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李红;幼儿园户外区角运动环境设计与运用[D];长江大学;2015年
5 周丹;论公共养老设施中的通用导视环境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德海;基于老年人行为活动需求的合肥市老年居住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常晓菲;我国养老地产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8 张建凤;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9 范有恒;潼南大佛寺景区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马丽e
本文编号:315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1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