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

发布时间:2021-05-16 03:07
  观赏植物是具有观赏价值,能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目前,各地园林绿化的植物多倾向于选择常见的观赏植物,而对野生的乡土植物应用较少,导致园林景观缺少当地特色。黔中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被开发利用的物种不多。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优秀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力求为黔中地区园林植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野生观赏植物物种多样,共计136科316属570种。其中,蕨类和裸子植物较少,被子植物有539种。生活型以灌木居多,藤本最少。优势科(>10种)有13科,优势属(>5种)有14属。80%以上的物种能在多个区域分布,各分布区物种相似性较高。垂直分布上,呈“中间膨胀型”海拔分布趋势,物种数量在1100-1200m处达到峰值,多个海拔段分布的物种数达95.26%,适应性较广。总体上,研究区观赏植物地理区系具有温带性质向热带性质过渡并偏向热带性质的特点。(2)6个观赏类型中以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最多,观茎干植物数量最少,芳香植物有70种。园林用途分为13类,孤植树类、庭荫树类和行...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2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3 贵州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4 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5 野生观赏植物与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2 研究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物种多样性分析
        2.2.2 观赏多样性分析
        2.2.3 生态适应性多样性分析
        2.2.4 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方法
        2.3.2 统计分析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分析
    3.1 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3.1.1 种类组成特点
        3.1.2 生活型多样性
        3.1.3 植物区系特点
        3.1.4 资源分布特点
    3.2 观赏特性多样性
        3.2.1 观花植物
        3.2.2 观果植物
        3.2.3 观叶植物
        3.2.4 观茎干植物
        3.2.5 观姿植物
        3.2.6 芳香植物
    3.3 园林用途多样性
        3.3.1 孤植树类
        3.3.2 庭荫树类
        3.3.3 行道树类
        3.3.4 绿篱类
        3.3.5 垂直绿化类
        3.3.6 地被类
        3.3.7 花灌木类
        3.3.8 盆栽及造型类
        3.3.9 防护类
        3.3.10 室内装饰类
        3.3.11 湿地应用类
        3.3.12 切花类
        3.3.13 花坛花镜类
    3.4 生态适应类型多样性
        3.4.1 温度适应性
        3.4.2 水分适应性
        3.4.3 光照适应性
        3.4.4 土壤适应性
        3.4.5 空气污染物适应性
    3.5 综合评价
        3.5.1 权重计算结果
        3.5.2 评价结果
        3.5.3 高综合价值物种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4.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Ⅱ: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Ⅲ: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Ⅳ: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优先开发利用推荐种各论
附录Ⅴ:黔中地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芳香气味对人体心理调节机制与研究进展[J]. 刘隽喆,韩玉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88)
[2]藏东南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J]. 王喜龙,土艳丽,文雪梅,朱荣杰,段元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12)
[3]华南苏木科植物观赏应用综合评价[J]. 李许文,陈莹,宁阳阳,代色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05)
[4]蜈蚣草砷富集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陈焱山,贾梦茹,曹越,马奇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7)
[5]濒危植物鹅掌楸育苗与造林技术[J]. 张小玲.  山西林业. 2018(03)
[6]内蒙古大青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 刘博,岳秀贤,马少薇,白云.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02)
[7]关于发展早园竹产业的思考与建议——以江苏省丰县为例[J]. 何绍平,侯本民,刘自强,康永.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8)
[8]中条山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多样性研究[J]. 裴淑兰,王凯,雷淑慧.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6)
[9]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J]. 郭延荣,朱为德,孙晓妮,朱东方.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0)
[10]秦皇岛市滨海地区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J]. 徐宁伟,史琰,钱思思,包志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D]. 张育恺.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D]. 周海峰.广西大学 2014
[3]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D]. 李玉珍.南京林业大学 2014
[4]观赏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评价模型应用[D]. 蔡殷知.江西农业大学 2013
[5]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评价及应用研究[D]. 张佳平.南京林业大学 2011
[6]陕西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与城镇绿化对策[D]. 杨学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7]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及多样性研究[D]. 王建文.福建农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88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188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