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总体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07:18
  在国家推动一系列帮助少数民族脱离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指导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得到重视与提高。少数民族服饰是最能体现族民生产生活方式、族群文化和审美趣味的途径之一。色彩不仅是少数民族服饰第一视觉要素、具有典型代表性,又是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外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多聚居于相对偏远的边塞或山区,工业水平发展较为落后延缓,服饰色彩多采用就地取材的天然染料,整体色彩具有高识别度的同时,还具有横亘延绵、稳定固化的特性。基于以上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的特点,本文旨在寻觅少数民族色彩区域性特征中的共性,同时结合民族个案探索共性与个性。把握宏观是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部分,少数民族服饰总体特征是各民族的有机统一,各民族是总体特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宏观层面进行解码以期更深层次研究和掌握个体。本文以自然条件和客观对象为主要依据,依托民族地理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角度,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色彩变化形成的区域特征。有别于个案研究中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文化研究,同一地区中的少数民族即使具有不同信仰或文化,但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相似,仍然存在...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总体特征研究


图2.1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基本色主色占比图??表2.1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基本色辅助色占比??

降水分布,少数民族,干旱区,气候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SMiz?I.-??.■.?1?囹:-^―-?^_??■?-^-:二量??.?:■;.备?^mm??iiii?I?iiiP^??图3.1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图?图3.2中国西北地区风貌图??图片来源:笔者自摄??3.1.1西北地区服饰基本色的主色、辅助色??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东以贺兰山为界,南以昆仑山,经纬度范围为73°E??一?111°E,31°N?—?50°N,是联系我国内陆与中西亚、欧洲大陆的重要区域。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以山脉为主,高原、河谷、沙漠等错综复杂,相互穿插。西北地??区同时横跨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高寒区,水平地带的气候既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又有干旱区、半干旱区,垂直方向形成了高山寒冷湿润、半山温凉半干旱、??河川干早温暖的立体气候差异。这种极端复杂的气候特点,导致西北地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反映在服饰基本色上也有强烈的色彩差异。并且由于季节气温变??化剧烈,西北地区的族民在夏季多穿着凉爽丝滑的绸缎或本布,冬季则以温暖皮??毛为主。??西北地区多为内流河,河网密度稀疏,流程短,径流量校河水多来源于山??区的降雨和冰川季节性融雪补给。然而西北地区全年总雨量少,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极不平衡,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降水量逐步递减,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如表3.1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所示[15],各地降水分布极端,按照??500mm降水等雨量线划分湿润区和干早区的标准,西北地区绝大部分区域处于??干旱区。同时,西北地区由于海拔高,云层遮挡减少,导致光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如表3.2西北地区年太阳辐射和

分析图,少数民族,服饰,分析图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笔者将搜集的500余张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照片进行整理,因篇幅有限,??依据图库统计出白色和红色为主要色彩,选取40张代表图片,并吸取基本色色??卡40个,因电脑显色具有差异性,故在色卡下方标注印刷色彩模式(CMYK)??数值,如图3.3所示。依据色卡采集陈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基本色的主色??集中在红色系和白色系,强烈的红色系与纯粹的白色系相互碰撞,初见西北少数??族民在清冷生存环境下孕育的热情;基本色的装饰色集中在赭石系、紫色系、黄??色系、绿色系、蓝色系等,低调而稳重。西北地区基本色整体表现平和、沉稳,??夹杂着一丝激情。采集的40种色卡在PCCS色彩体系中的排列位置,色系总体??数量变化不大,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暗色调和淡色调区,且以暗色调区为主。每个??色系在色彩冷暖方面一致,其中白色系和黄色系在纯度和明度方面均处于亮色调??区,绿色系、紫色系和蓝色系徘徊于中间色调与暗色调之间,藏青系、赭石系则??处于暗色调区,而红色系跨度较大,三个区域均有涉及,但以暗色调为主。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基本色分析,在色相方面,色系较为单一,只涉及三原色??和间色,其中以红色系、蓝色系为主。在明度方面,西北地区基本色明度对比突??出,以高、低明度为主,其中低明度占整体色彩的一半。在纯度方面,整体色彩??纯度偏低,高纯度和中纯度色彩占比均等。在冷暖对比方面,色彩以中性偏冷为??主,中性偏冷和中性色彩占比均等。??■■■?wmm?hh?■■■??,?50?KM!?70?0?IO?85?"75?(1?〇?〇?51〇?7(130?40?0?90?SO?10?30?-JO?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服饰色彩构成分析方法研究[J]. 徐平华,冒海琳,张玉杰,顾冰菲,张艳清.  丝绸. 2019(03)
[2]东北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研究及对比[J]. 侯兆铭.  重庆建筑. 2018(01)
[3]侗族织锦色彩语言研究——以湖南通道地区侗锦为例[J]. 杨建蓉.  装饰. 2016(09)
[4]凉山彝族黑彝和白彝等级分化问题[J]. 朱文旭.  毕节学院学报. 2013(01)
[5]赫哲族服饰中的水纹与云纹探析[J]. 刘涛,季敏.  装饰. 2010(08)
[6]藏族色彩艺术的外延和内涵研究[J]. 余思慧.  装饰. 2007(11)

博士论文
[1]盘瓠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李方.湖南大学 2017
[2]民间造物色彩观研究[D]. 王兴业.苏州大学 2017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色彩研究[D]. 张姝.武汉大学 2014
[4]色彩调和论研究[D]. 郑晓红.苏州大学 2013
[5]凉山彝族色彩象征分析[D]. 鲍冬丽.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D]. 付爱民.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及聚落空间生态经验研究[D]. 赵计帆.吉林建筑大学 2016
[2]蒙古族色彩在城市色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查萨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的符号学研究[D]. 周丽华.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区域差异的历史地理研究[D]. 杜晶.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哈萨克族女性传统服饰色彩研究[D]. 孜娜提古丽.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2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32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