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救国图存的祈愿 ——抗战门神版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06:4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有力地宣传抗战,河北武强、延安鲁艺革命根据地以及大后方抗日根据地的美术工作者们,以刻刀为武器,结合时下抗战主题将中国传统门神画加以改革,创作了一系列抗战门神版画,张贴于家家户户,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政治宣传、动员大众的宣传工具,烘托出了“人人抗战,匹夫有责”的社会氛围。以抗战政策为指导路线的抗战门神版画,在传统门神格式基础上不断丰富新内容、新题材,表达了民众救国图存的祈愿,坚定了抗战胜利的决心,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信念。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民间文化在社会历史背景主导下,衍生出的视觉文化;亦是一种在“政策美学”思想影响下以民间艺术形式为审美的大众文化;还是新年画形成的开端,确立了新门神的范式,对当时乃至后期的年画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搜集的十余幅抗战门神版画进行深入探究,从它的产生缘起、图像特征、艺术语言及其影响四个部分进行论述,探究抗战门神版画的艺术特征,剖析图像与社会文化、政治因素间的联系,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观念与深层次精神内涵。第一章对抗战门神版画的发展概况和产生背景进行总结梳理,探究抗战门神的起源和发展;第...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救国图存的祈愿 ——抗战门神版画研究


抗战门神赖少其1938年

状元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祈愿胜利—抗战门神版画的缘起7藏”四个字,此画在传统门神画进宝鞭锏画面上另外刻印了“打日本救帝国”的字样,直观的反映出抗日救亡的口号,表达民众的强烈祈愿。另外,延安“鲁艺”和国统区大后方的艺术工作者们,也参照武强年画的形式创作了一批打击日本侵略者反映抗战精神的抗战门神版画,目的是为唤醒广大民众救国图存之信念。如著名版画家赖少其,1938年底创作的轰动一时的《抗战门神》(图1-1),广州艺术博物院藏,35cm×25cm,此画借鉴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状元游街》图(图1-2),形式新颖,富于表现力与斗争精神,画面设色、构图以及人物布局均与《状元游街》相仿,画中主体人物是一位英姿飒爽斗志昂扬的年轻士兵,头戴钢盔,身背背包和水壶,腰间系着手榴弹和鼓鼓的子弹袋,骑着雄壮的黑色战马,似凯旋归来,战马下方有五位身着花花绿绿举着旗帜欢呼雀跃的妇女儿童,孩子们举着横幅放着鞭炮,横幅上写着醒目的标语“庆祝抗战胜利”,背景还有一面大大的青天白日旗和颗粒饱满沉甸甸的麦穗,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整幅图以暖色调呈现,色彩绚丽,形象鲜明,增强了人们抗战到底的气魄和决心,当时桂林的家家户户都张贴了此门神画,一时间引起了轰动。“思想敏锐的共产党员刘季平立刻看到了这幅作品的革命性和人民性,他利用自己桂林行营少校科员的合法身份,大量地印刷并推向桂林的春节市场,使桂林和抗战大后方出现了一个空前的浓烈的抗战氛围。”①赖少其的老师著名木刻家李桦及美术评论家黄矛等先后撰文,称赞此门神画“使西南各城乡换上了一幅①胡志亮,《木石魂,赖少其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2月,第67页图1-1抗战门神赖少其1938年图1-2状元游街图杨家埠

尚义


,军民保卫生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形态是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重庆版画家张文元在1940年创作的抗战门神版画《恭贺新禧》(图2-5),33cm×16.6cm,现收藏于云南省档案馆,以中国抗日士兵和美国飞虎队员为主体形象,两位士兵背后分别有代表各自国家的旗帜,两国合作共同抗敌。爱国画家朱鸣冈、萨一佛1941年共同创作了《抗战门神》(图3-2),此门神与赖少其的抗战门神构图相似,士兵骑着战马,高举拳头似在庆贺胜利,下面也有民众的拥护。1941年艺术家韩尚义绘刻的抗战门神版画《前方后方一齐干》(图1-3),刻印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抗日将领即将奔赴前线的场景,民兵骑战马呈敬礼姿态,画面上群众举着一则醒目的标语“前方后方一齐干,一年四季保平安”,炮火连天的背景与人们耕种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上方五种不同的战斗武器(军舰、飞机、坦①于在海,《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安徽:合肥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47页图1-3前方后方一齐干韩尚义1939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滩头年画中的门神形象[J]. 高赫添.  艺术科技. 2019(05)
[2]社会变迁对门神画继承和发展的影响[J]. 崔心芾.  美与时代(中). 2018(12)
[3]门神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J]. 周洛伊,王驰.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6)
[4]门的信仰:符号与图像[J]. 解玉峰.  民族艺术. 2018(01)
[5]门神的演变及其在新时期的文化内涵[J]. 徐梦莹.  中国民族美术. 2017 (S1)
[6]抗战门神和对联[J]. 吴继金.  党史纵览. 2015(11)
[7]年画中的抗战[J]. 吴继金.  党史博采(纪实). 2015(03)
[8]独具特色的抗战新门神[J]. 张文芝.  云南档案. 2015(02)
[9]论中国武将门神画的艺术特征[J]. 商亚敏.  山西档案. 2014(03)
[10]门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解析[J]. 王小明,刘鑫.  艺苑. 2014(02)

博士论文
[1]“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D]. 毛宁.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D]. 王小明.天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家国护卫观念的变迁[D]. 姚然.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抗战时期主题性版画的视觉图像表现[D]. 蒋艳俐.苏州大学 2017
[3]抗日战争对中国现当代绘画的影响研究[D]. 魏倩茹.南昌大学 2016
[4]公共安全意识的变迁与门神造型的衍变研究[D]. 张红琼.重庆大学 2014
[5]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初探[D]. 陈纯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0
[6]抗战年画研究[D]. 尹毅.南京艺术学院 2007
[7]抗战时期现实主义美术研究[D]. 李颖.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52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52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