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绣的表现语言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11:56
鲁绣是山东地区代表性绣种,可与我国现代的苏、湘、粤、蜀四大名绣相媲美,在我国刺绣艺苑上享有一定的地位,素有“南有苏绣、北有鲁绣”之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鲁绣行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探寻适应时代发展的契机。鲁绣蕴含着齐鲁地区绚丽的民俗文化,深入研究鲁绣这一古老的工艺,对其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使用文献查阅法、田野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具体分析了传统鲁绣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表现语言和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鲁绣与现代服饰的创作实践总结出可行的创新应用方式。在鲁绣表现语言方面主要探讨工艺、色彩和图案三方面的内容,通过传统鲁绣实物及文献的研究,分析其艺术特征、整合规律和审美价值。然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鲁绣服饰消费意向,为鲁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最后通过品牌案例分析和创作实践论述鲁绣的表现语言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原则。鲁绣与现代服饰相结合,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和保护传统鲁绣文化,还要灵活运用现代服饰设计理念,促进传统鲁绣文化多元化发展。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元代李裕庵墓褡护中的图案“喜鹊登梅”
绣品使用山东传统衣线绣绣制,花纹表现苍劲有力,质用网绣、平绣、辫绣等针法,针线不仅整齐匀称,而且丽,质地坚厚,体现典型的鲁绣特征,同时体现了元朝墓鲁绣绣品的发掘为鲁绣的发展历史以及元代刺绣工艺如图 2.1, 图 2.2。此时鲁绣针法多变,工艺更加精巧图 2.1 元代李裕庵墓褡护中的图案“喜鹊登梅”
图 2.3 明末《芙蓉双鸭图》 图 2.4 明《文昌出行图》 图 2.5 明《荷花鸳鸯图》到清代,民间鲁绣工艺达到全盛时期。因为清朝雍正、康熙和雍正年间,乐业,鲁绣技艺成为齐鲁地区民间妇女每人都基本掌握的技能,鲁绣在民播。清代中晚期,因为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动荡,流传至今的鲁绣作品屈其中在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的鲁绣作品有康熙年间的《山市晴岚图轴》、乾《牡丹凤凰图轴》,如图 2.6 和图 2.7 所示。曲阜孔府旧藏服饰中有九件服饰和实用品,作品体现着鲜明的鲁绣风格。十九世纪中叶已经出现了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图案在服饰品中的设计与应用[J]. 王欣芃. 美术大观. 2018(08)
[2]谈传统服饰图案在新中式时装设计中的应用[J]. 王庆功. 中国美术. 2018(04)
[3]地域文化对鲁绣、苏绣艺术特征的影响[J]. 郭欢欢,章海虹. 艺术研究. 2018(01)
[4]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应用[J]. 杨宝娟. 染整技术. 2017(09)
[5]非遗鲁绣工艺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传承[J]. 邹玉洁.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4)
[6]解构主义在现代女西装设计中的应用[J]. 马程婉. 西部皮革. 2017(04)
[7]论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语言[J]. 何芹,李新青. 陶瓷学报. 2016(05)
[8]鲁绣的色彩及其文化探究[J]. 殷航,赵军,杨小明. 服饰导刊. 2014(01)
[9]从消费心理类型看济南鲁绣市场现状[J]. 万柯彤. 美术文献. 2014(01)
[10]鲁绣 能和国画以假乱真[J]. 宋模荣,宋爱华,李小晏. 环球人文地理. 2012(17)
博士论文
[1]鲁绣的工艺、艺术及文化研究[D]. 殷航.东华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鲁绣文化的品牌服饰设计与管理研究[D]. 张玉青.济南大学 2018
[2]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潮牌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武丽芳.沈阳师范大学 2018
[3]花腰彝服饰语言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波.昆明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3520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元代李裕庵墓褡护中的图案“喜鹊登梅”
绣品使用山东传统衣线绣绣制,花纹表现苍劲有力,质用网绣、平绣、辫绣等针法,针线不仅整齐匀称,而且丽,质地坚厚,体现典型的鲁绣特征,同时体现了元朝墓鲁绣绣品的发掘为鲁绣的发展历史以及元代刺绣工艺如图 2.1, 图 2.2。此时鲁绣针法多变,工艺更加精巧图 2.1 元代李裕庵墓褡护中的图案“喜鹊登梅”
图 2.3 明末《芙蓉双鸭图》 图 2.4 明《文昌出行图》 图 2.5 明《荷花鸳鸯图》到清代,民间鲁绣工艺达到全盛时期。因为清朝雍正、康熙和雍正年间,乐业,鲁绣技艺成为齐鲁地区民间妇女每人都基本掌握的技能,鲁绣在民播。清代中晚期,因为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动荡,流传至今的鲁绣作品屈其中在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的鲁绣作品有康熙年间的《山市晴岚图轴》、乾《牡丹凤凰图轴》,如图 2.6 和图 2.7 所示。曲阜孔府旧藏服饰中有九件服饰和实用品,作品体现着鲜明的鲁绣风格。十九世纪中叶已经出现了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图案在服饰品中的设计与应用[J]. 王欣芃. 美术大观. 2018(08)
[2]谈传统服饰图案在新中式时装设计中的应用[J]. 王庆功. 中国美术. 2018(04)
[3]地域文化对鲁绣、苏绣艺术特征的影响[J]. 郭欢欢,章海虹. 艺术研究. 2018(01)
[4]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应用[J]. 杨宝娟. 染整技术. 2017(09)
[5]非遗鲁绣工艺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传承[J]. 邹玉洁.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4)
[6]解构主义在现代女西装设计中的应用[J]. 马程婉. 西部皮革. 2017(04)
[7]论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语言[J]. 何芹,李新青. 陶瓷学报. 2016(05)
[8]鲁绣的色彩及其文化探究[J]. 殷航,赵军,杨小明. 服饰导刊. 2014(01)
[9]从消费心理类型看济南鲁绣市场现状[J]. 万柯彤. 美术文献. 2014(01)
[10]鲁绣 能和国画以假乱真[J]. 宋模荣,宋爱华,李小晏. 环球人文地理. 2012(17)
博士论文
[1]鲁绣的工艺、艺术及文化研究[D]. 殷航.东华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鲁绣文化的品牌服饰设计与管理研究[D]. 张玉青.济南大学 2018
[2]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潮牌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武丽芳.沈阳师范大学 2018
[3]花腰彝服饰语言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波.昆明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3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30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