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至隋唐莫高窟壁画中马的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14:48
在机械动力产生之前,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军事争战、农牧生产、交通运输、邮驿传递、行旅代步等活动的最重要工具,与人类社会生活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正是这种特殊的价值,马从人类的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渗透进了人类诸多的思想意识,具有了深刻的文化象征。以马匹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可以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马的形象的表述与刻画,挖掘出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意识。敦煌莫高窟作为人类多元文化交汇的艺术宝库,其壁画中马匹形象众多、数量巨大,上自北凉下至元代,题材多样,技法各异。透过这些异彩纷呈的马匹形象,不但可以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把握自北朝以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再现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过程中本土艺术如何吸收和借鉴外来的艺术元素,前卫的西域风格如何在这里开花结果并传入中原地区,而且可以在更深的层面上,窥见那个历史时期中国大众的国家民族观念、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此拓展敦煌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多重视野。本文按照壁画题材进行分类,梳理在同一故事背景中形成一定范式的马匹形象,在共性中寻...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290窟佛传故事画之国王出迎线描图??
墓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朝至歷唐莫脔窟壁菌中马的形象研究??“决心出家”表现的是太子出游后见识了种种人间疾苦,园宫后梦寐不忘,??妻子裘夷梦中之最更使得他心生出家之念,于是太子便向仆人车^匿与坐骑白马告??别后决心出家。《修行本起经》中对车隻和S马的描绘是“于是车匿即行鞴马,??马便跳踉,不可得近。还白太子:‘马今不可#鞴’。菩萨[|往俯拍马背,而说颂??图1.?3?290窟佛传故事画之裘夷痛哭线描图??言‘在于生死久,骑乘绝于今。蹇特送我出,得道不忘汝’”,画面左下角的阙??形建筑内,太子正以手拍抚马背,似在念说颂_安抚坐骑,&马弯腰H首看向太??子,作出不舍的模样。在之前的情节中,虽然对马匹的造型有十分精确的描绘,??但并没有对马匹的神态用笔过多,但是在这一情节中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分??别的画面绘制得感人至深,表现了白马尽心服侍主人,太子珍惜白马的陪伴,足??以见得画工之心思??“逾城出家“是290窟佛传壁画的第76个情节,位于人字披西披下栏由北??向南第3个画面,画面四周环绕着四阿式屋顶建筑,建筑的中央空地上,太子正??骑乘于白马之上,四周围绕着头带背光、身缠飘带的天神形象,其中四名天神正??齐力抬起白马的四蹄,欲将起飞。《修心本起经中》记载:“四神接举足,令脚不??着地”,290窟作为最早期绘制怫传故事的洞窟,已经可以观察到画面重点描绘??了“天神托举白马四足拔地而起”,而这一特征正是为之后“夜半逾城”题材图??像所延用的,并成为最显著的特点之紧接着下一情节为“命车匿还”,画面??中左侧绘有一树,树下所坐的太子已经换上了菩萨裝束,正低头与车匿对话,而??车麿一旁的白马则弯下身躯低头舔舐太子足部,这是
墓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朝至歷唐莫脔窟壁菌中马的形象研究??更加流畅,造型更为雅观,画面;£具动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整幅画面在飞??天、奔马、卷草纹的整体装饰下更加热烈,赋色用笔爽利,呈现出一派欢快的气??氛。??329.窟的“夜半逾城”延续一贯的范式,同时融合了中原艺术风格,显4辱奔??放华贵、富力醒目。图像的位置重新回归龛顶南侧,画面的背景厕是简洁的白色,??绘满蓝緑色的卷云纹与莲花纹,构图紧凑,颜色醒目,造型流畅(图1.5)。整??幅画面的主题依然是太子与马,马匹呈棕色,体型异常高大,臀肥腰粗,四蹄修??长,吻部纤细,两耳食起,只见它前身跃起,动势较大,马头微扬,姿态雄俊,??造型准确,表现出马种优良之感,而马匹品种的好坏是作为中国古代兵力的最真??接的反映之一,所以329窟龛顶南侧的这匹駿马也间接表明了§时国力的强盛。??马匹周围围绕有造型优美的飞天和天人形象,马后跟随一站立状随从,马前多了??骑虎引路天人的形象,马匹的脚下是托起马蹄起飞的天人,与之前范式 ̄样,绘??制成裸身幼童的样子,他们造型各异,活泼可爱,披着的衣带高髙飘起,表现飞??行的速度之快。远观整铺壁画,人物动作协调,衣带飘舞,空白处的卷云纹与莲??花纹旋转流动,使得画面整体极具动感,给人以审美享受。??图1.4?278窟西壁夜半逾城线描图?图1.5?329窟龛顶南侧夜半逾城线描图??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议潮夫妇出行图”的图像学考察[J]. 祁晓庆. 艺术设计研究. 2019(03)
[2]马画与屏风:昭陵六骏研究[J]. 唐宇. 美术观察. 2019(07)
[3]莫高窟第419窟须大拏本生图新探[J]. 樊雪崧. 敦煌研究. 2019(01)
[4]丝绸之路上的萨珊波斯艺术掠影[J]. 张晚. 美与时代(下). 2019(01)
[5]莫高窟第431窟中的“乾基罗”和“茂持罗”——乾基罗、茂持罗与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图像的对比分析研究[J]. 马兆民. 敦煌研究. 2018(04)
[6]敦煌莫高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再研究[J]. 顾淑彦.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8(00)
[7]样式背后:省思北朝晚期风格之变[J]. 张建宇. 美术研究. 2018(02)
[8]日本藏唐代时期丝路宗教联珠纹织物纹样考[J]. 程雅娟. 丝绸. 2018(01)
[9]德兴里壁画墓[J]. 全虎兑,潘博星. 地域文化研究. 2017(02)
[10]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敦煌壁画研究——以壁画中马形象为例[J]. 王文然,郭书琪,张健. 工业设计.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国汉传佛教本生故事研究[D]. 高海燕.兰州大学 2015
[2]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研究[D]. 信佳敏.中央美术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莫高窟萨埵太子本生图艺术形式研究[D]. 赵旭.西北师范大学 2018
[2]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绘画语言探究[D]. 高峰.西北民族大学 2017
[3]汉代车马出行图的构图与造型研究[D]. 刘达.中央民族大学 2016
[4]河西汉唐时期交通工具的考古学观察[D]. 张朝.西北大学 2015
[5]佛教本生故事之舍身类壁画初探[D]. 陈琳.苏州大学 2014
[6]从《大方便佛报恩经》看佛教中国化[D]. 吕昂.南京大学 2014
[7]论中国古代鞍马画的发展与特点[D]. 翁佩群.上海师范大学 2012
[8]中国早期艺术中的马[D]. 石亚凤.苏州大学 2012
[9]北朝联珠纹样探微[D]. 王晓娟.暨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437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290窟佛传故事画之国王出迎线描图??
墓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朝至歷唐莫脔窟壁菌中马的形象研究??“决心出家”表现的是太子出游后见识了种种人间疾苦,园宫后梦寐不忘,??妻子裘夷梦中之最更使得他心生出家之念,于是太子便向仆人车^匿与坐骑白马告??别后决心出家。《修行本起经》中对车隻和S马的描绘是“于是车匿即行鞴马,??马便跳踉,不可得近。还白太子:‘马今不可#鞴’。菩萨[|往俯拍马背,而说颂??图1.?3?290窟佛传故事画之裘夷痛哭线描图??言‘在于生死久,骑乘绝于今。蹇特送我出,得道不忘汝’”,画面左下角的阙??形建筑内,太子正以手拍抚马背,似在念说颂_安抚坐骑,&马弯腰H首看向太??子,作出不舍的模样。在之前的情节中,虽然对马匹的造型有十分精确的描绘,??但并没有对马匹的神态用笔过多,但是在这一情节中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分??别的画面绘制得感人至深,表现了白马尽心服侍主人,太子珍惜白马的陪伴,足??以见得画工之心思??“逾城出家“是290窟佛传壁画的第76个情节,位于人字披西披下栏由北??向南第3个画面,画面四周环绕着四阿式屋顶建筑,建筑的中央空地上,太子正??骑乘于白马之上,四周围绕着头带背光、身缠飘带的天神形象,其中四名天神正??齐力抬起白马的四蹄,欲将起飞。《修心本起经中》记载:“四神接举足,令脚不??着地”,290窟作为最早期绘制怫传故事的洞窟,已经可以观察到画面重点描绘??了“天神托举白马四足拔地而起”,而这一特征正是为之后“夜半逾城”题材图??像所延用的,并成为最显著的特点之紧接着下一情节为“命车匿还”,画面??中左侧绘有一树,树下所坐的太子已经换上了菩萨裝束,正低头与车匿对话,而??车麿一旁的白马则弯下身躯低头舔舐太子足部,这是
墓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朝至歷唐莫脔窟壁菌中马的形象研究??更加流畅,造型更为雅观,画面;£具动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整幅画面在飞??天、奔马、卷草纹的整体装饰下更加热烈,赋色用笔爽利,呈现出一派欢快的气??氛。??329.窟的“夜半逾城”延续一贯的范式,同时融合了中原艺术风格,显4辱奔??放华贵、富力醒目。图像的位置重新回归龛顶南侧,画面的背景厕是简洁的白色,??绘满蓝緑色的卷云纹与莲花纹,构图紧凑,颜色醒目,造型流畅(图1.5)。整??幅画面的主题依然是太子与马,马匹呈棕色,体型异常高大,臀肥腰粗,四蹄修??长,吻部纤细,两耳食起,只见它前身跃起,动势较大,马头微扬,姿态雄俊,??造型准确,表现出马种优良之感,而马匹品种的好坏是作为中国古代兵力的最真??接的反映之一,所以329窟龛顶南侧的这匹駿马也间接表明了§时国力的强盛。??马匹周围围绕有造型优美的飞天和天人形象,马后跟随一站立状随从,马前多了??骑虎引路天人的形象,马匹的脚下是托起马蹄起飞的天人,与之前范式 ̄样,绘??制成裸身幼童的样子,他们造型各异,活泼可爱,披着的衣带高髙飘起,表现飞??行的速度之快。远观整铺壁画,人物动作协调,衣带飘舞,空白处的卷云纹与莲??花纹旋转流动,使得画面整体极具动感,给人以审美享受。??图1.4?278窟西壁夜半逾城线描图?图1.5?329窟龛顶南侧夜半逾城线描图??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议潮夫妇出行图”的图像学考察[J]. 祁晓庆. 艺术设计研究. 2019(03)
[2]马画与屏风:昭陵六骏研究[J]. 唐宇. 美术观察. 2019(07)
[3]莫高窟第419窟须大拏本生图新探[J]. 樊雪崧. 敦煌研究. 2019(01)
[4]丝绸之路上的萨珊波斯艺术掠影[J]. 张晚. 美与时代(下). 2019(01)
[5]莫高窟第431窟中的“乾基罗”和“茂持罗”——乾基罗、茂持罗与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图像的对比分析研究[J]. 马兆民. 敦煌研究. 2018(04)
[6]敦煌莫高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再研究[J]. 顾淑彦.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8(00)
[7]样式背后:省思北朝晚期风格之变[J]. 张建宇. 美术研究. 2018(02)
[8]日本藏唐代时期丝路宗教联珠纹织物纹样考[J]. 程雅娟. 丝绸. 2018(01)
[9]德兴里壁画墓[J]. 全虎兑,潘博星. 地域文化研究. 2017(02)
[10]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敦煌壁画研究——以壁画中马形象为例[J]. 王文然,郭书琪,张健. 工业设计.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国汉传佛教本生故事研究[D]. 高海燕.兰州大学 2015
[2]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研究[D]. 信佳敏.中央美术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莫高窟萨埵太子本生图艺术形式研究[D]. 赵旭.西北师范大学 2018
[2]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绘画语言探究[D]. 高峰.西北民族大学 2017
[3]汉代车马出行图的构图与造型研究[D]. 刘达.中央民族大学 2016
[4]河西汉唐时期交通工具的考古学观察[D]. 张朝.西北大学 2015
[5]佛教本生故事之舍身类壁画初探[D]. 陈琳.苏州大学 2014
[6]从《大方便佛报恩经》看佛教中国化[D]. 吕昂.南京大学 2014
[7]论中国古代鞍马画的发展与特点[D]. 翁佩群.上海师范大学 2012
[8]中国早期艺术中的马[D]. 石亚凤.苏州大学 2012
[9]北朝联珠纹样探微[D]. 王晓娟.暨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4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56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