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与滴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4:12
本文关键词: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与滴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公元7~13世纪,即唐宋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的瓦当与滴水,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与研究简史。对象即瓦当与滴水,分檐头筒瓦瓦当、檐头覆瓦瓦当、檐头仰瓦滴水三部分。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出土材料进行全面梳理,以了解南方各地区及不同时期瓦当与滴水的特点,进而探讨南北方地区瓦当、滴水的发展脉络及其总体特征,并对其尺寸、材质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本章还简要概括了学界目前对瓦当与滴水的研究简史,并指出了一些研究的不足以及本文研究的针对性。 第二章,分区与分期。本章通过对南方地区发现的瓦当与滴水材料进行整理,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将南方分为四区,分别为长江下游地区、峡江流域、闽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然后,本章对各区内的材料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受限于研究材料自身以及外在的局限性,只能笼统地将其划分为早唐、中唐、晚唐、五代、北宋、南宋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地区材料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区域性特点。 第三章,南方各区唐宋时期瓦当、滴水总体特点以及相关研究。本章主要在第二章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滴水形制的总体特点及形成原因: 1、莲花纹瓦当一直为该时期瓦当的主要种类,其中在唐代所占比例尤高,至宋代有所降低,形制特点主要有檐头筒瓦瓦当当面皆为圆形;莲瓣以单瓣为主,瓣形多样;当心以莲蓬纹为主,宝珠纹为辅;边饰以联珠纹为主。唐宋时期南方地区的莲花纹瓦当在吸收了南北朝时期莲花纹瓦当特点的基础上,与同时期北方莲花纹瓦当继续交融。并且由早期以佛教装饰为主逐渐向后期世俗装饰为主进行转变。 2、南方地区花卉纹瓦当大量流行于宋代,形制特点主要有檐头筒瓦瓦当当面皆为圆形;花卉内容以菊花为主,此外还有莲花纹、牡丹纹、梅花纹、芙蓉纹、石榴纹等,以及少量构图潦草难分品种的花卉;花卉以侧视构图为主;普遍不流行外饰;边轮较低平。笔者认为,花卉纹瓦当的兴起与宋代花鸟画的兴起及士大夫阶层审美情趣的转变有重要关系。 3、南方地区兽面纹瓦当唐代整体出土数量不多,至宋代也只峡江流域及长江下游地区数量略多。形制特点主要有檐头筒瓦瓦当的当面皆为圆形;当面主体纹饰为一兽面,有似狮者,也有额间饰“王”字似虎者,此两者占兽面纹瓦当的绝大多数,但也有与两者皆不同者,主要集中于峡江流域,数量较少;兽面纹瓦当边轮普遍较宽,低于当心兽面。有关兽面纹饰的来源过于复杂,笔者在此以分析各家观点为主。 4、南方地区滴水主要可以分为长条弧形滴水以及三角形垂尖弧边滴水两类。其中长条弧形滴水在北魏时期既已产生出行,至唐宋时期大量流行,而三角形弧边滴水则大致在宋代才逐渐开始使用,并沿用至明清。长条弧形滴水以波浪纹、叶脉纹等纹饰为主,三角形弧边滴水则主要装饰花卉纹。 此外本章还对瓦当与滴水的尺寸、材质、纹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对学界已往研究较为薄弱的檐头覆瓦以及垂尖华头板瓦进行了考证。 第四章,结语。本章主要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关键词】:南方 唐代 宋代 瓦当 滴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6.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7
- 目录7-10
- 一、绪论10-14
- 1.1 研究对象、目的与内容10-12
- 1.2 研究简史12-14
- 二、分区与分期14-63
- 2.1 长江下游地区14-30
- 2.1.1 长江下游地区莲花纹瓦当15-16
- 2.1.2 长江下游地区兽面纹瓦当16-18
- 2.1.3 长江下游地区花卉纹瓦当18-19
- 2.1.4 长江下游地区龙纹瓦当19
- 2.1.5 长江下游地区禽鸟纹瓦当19
- 2.1.6 长江下游地区滴水19-20
- 2.1.7 长江下游瓦当、滴水的阶段性特征20-28
- 2.1.8 长江下游瓦当、滴水的区域特点28-30
- 2.2 峡江流域30-47
- 2.2.1 峡江流域莲花纹瓦当31-33
- 2.2.2 峡江流域兽面纹瓦当33-34
- 2.2.3 峡江流域花卉纹瓦当34-35
- 2.2.4 峡江流域钱币纹瓦当35-36
- 2.2.5 峡江流域素面瓦当36
- 2.2.6 峡江流域云纹瓦当36
- 2.2.7 峡江流域射线纹瓦当36
- 2.2.8 峡江流域化生纹瓦当36
- 2.2.9 峡江流域人面纹瓦当36
- 2.2.10 峡江流域滴水36-37
- 2.2.11 峡江流域瓦当、滴水的阶段性特征37-44
- 2.2.12 峡江流域瓦当、滴水的区域特点44-47
- 2.3 闽江流域47-54
- 2.3.1 闽江流域莲花纹瓦当47-48
- 2.3.2 闽江流域兽面纹瓦当48
- 2.3.3 闽江流域花卉纹瓦当48-49
- 2.3.4 闽江流域化生纹瓦当49
- 2.3.5 闽江流域瓦当、滴水的阶段性特征49-52
- 2.3.6 闽江流域瓦当、滴水的区域特点52-54
- 2.4 珠江流域54-63
- 2.4.1 珠江流域莲花纹瓦当54-56
- 2.4.2 珠江流域兽面纹瓦当56
- 2.4.3 珠江流域花卉纹瓦当56
- 2.4.4 珠江流域文字瓦当56-57
- 2.4.5 珠江流域禽鸟纹瓦当57
- 2.4.6 珠江流域滴水57
- 2.4.7 珠江流域瓦当的阶段性特征57-61
- 2.4.8 珠江流域瓦当的区域特点61-63
- 三、南方各区唐宋时期瓦当、滴水总体特点及其相关研究63-89
- 3.1 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总体特点及其形成原因63-72
- 3.1.1 莲花纹瓦总体特点63-67
- 3.1.2 花卉纹瓦当总体特点67-69
- 3.1.3 兽面纹瓦当总体特点69-72
- 3.2 南方地区滴水总体特点72-74
- 3.3 檐头覆瓦74-76
- 3.4 垂尖华头板瓦76-78
- 3.5 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尺寸研究78-81
- 3.6 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材质研究81-83
- 3.7 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稀有纹饰瓦当、滴水研究83-89
- 四、结语89-91
- 参考文献91-96
- 附图9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南巍山县(山龙)屿山南诏遗址的发掘[J];考古;1959年03期
2 曾广亿;;广东潮安北郊唐代窑址[J];考古;1964年04期
3 贾洲杰;;内蒙古地区辽金元时期的瓦当和滴水[J];考古;1977年06期
4 李则斌;;扬州新近出土的一批唐代文物[J];考古;1995年02期
5 钱国祥;;汉魏洛阳城出土瓦当的分期与研究[J];考古;1996年10期
6 陈良伟;;洛阳出土隋唐至北宋瓦当的类型学研究[J];考古学报;2003年03期
7 杨志;;云南瓦当的造型及纹饰设计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2期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工作队;汪勃;刘涛;王小迎;李久海;张贵红;张兆维;印志华;匡朝晖;刘刚;薛炳宏;池军;;江苏扬州市宋大城北门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2年10期
9 曹水虎;;浅析杭州出土的南宋瓦当[J];杭州文博;2011年02期
10 易立;;四川出土六朝瓦当初步研究[J];考古;201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南方地区唐宋时期瓦当与滴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6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