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对当代漆艺的影响探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07:01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作为我国传统造物活动的理论支撑,不论是在古代制器活动还是当代手工艺的创作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一脉相承,不管经历任何时代任何背景的更迭始终都没有脱离“和”这一中心思想,这也是影响中国人行事的最终准则。漆艺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与中华文明发展史相伴至今,其中造物思想对漆艺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使其在历史潮流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和”的前提下,由于对器物形而下及形而上联系的讨论而衍生出的例如“道器观”、“中庸之道”、“有和无”等的观念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对漆艺产生重要影响的一部分。在当代艺术环境之下,工艺美术范畴之内的漆艺,其包容度更为广泛,形式也更加多变。漆语言含蓄沉稳的独特性与中国人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十分契合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造物思想对漆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就当代漆艺而言,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隐藏在作者创作动机中的一部分,更是影响了作品的形式与外观表达,是使当代中国漆艺从风格上区别于他国漆艺术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选题的创新与意义
一、选题创新点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当代漆艺物、人、环境关系的重构
第一节 造物思想与人造物
一、程朱理学与外观呈现
二、阴阳学说与文质表达
第二节 造物思想与人的主体性
一、人造物,造物为人
二、“用”的目的在当代的诠释
第三节 造物思想与造物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文环境
第二章 当代漆艺成器之道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物理因素与成器之道
一、形制
二、材料
三、技法
第二节 社会人文因素与成器之道
一、政治
二、经济
三、文化
第三章 影响当代漆艺风格的内外两种形式
第一节 观念与内核
一、道家“合一”
二、“心斋说”
第二节 行为与外在表现
一、儒家“观象”
二、“制器说”
第四章 当代漆艺身份的转变
第一节 “文质彬彬”——文与质的合理性的讨论
一、装饰的尺度
二、伦理与道德
第二节 独行还是从众——漆艺关于价值的思考
一、制器的主动与被动
二、艺术家的地位和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造物艺术批评视域下的先秦“奇技淫巧”说[J]. 吴新林. 民族艺术. 2018(04)
[2]致用为本,简雅素朴——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美学观[J]. 梁梅. 中国文学批评. 2018(03)
[3]浅析《髹饰录》中蕴含的中国传统造物思想[J]. 张语轩. 汉字文化. 2018(08)
[4]“制器尚象”造物思想对当代陶艺的价值研究[J]. 王立德,张宽. 包装工程. 2016(22)
[5]观象制器:中国传统设计的基本原理[J]. 孙洪伟. 艺术探索. 2016(01)
[6]《周易》“制器尚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 曹瑞林,芦佳. 大众文艺. 2014(12)
[7]浅谈漆器的分类及夹纻胎漆器的特点[J]. 吴双成,蔡友振. 海岱考古. 2012(00)
[8]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道器观[J]. 宋文禄. 大众文艺. 2011(21)
[9]中国古代漆器造型艺术的衍变研究[J].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08(02)
[10]从“觚”到“觚不觚”看中国古代道器设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王子怡. 艺术百家. 2006(06)
硕士论文
[1]平面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D]. 张莉雅.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825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选题的创新与意义
一、选题创新点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当代漆艺物、人、环境关系的重构
第一节 造物思想与人造物
一、程朱理学与外观呈现
二、阴阳学说与文质表达
第二节 造物思想与人的主体性
一、人造物,造物为人
二、“用”的目的在当代的诠释
第三节 造物思想与造物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文环境
第二章 当代漆艺成器之道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物理因素与成器之道
一、形制
二、材料
三、技法
第二节 社会人文因素与成器之道
一、政治
二、经济
三、文化
第三章 影响当代漆艺风格的内外两种形式
第一节 观念与内核
一、道家“合一”
二、“心斋说”
第二节 行为与外在表现
一、儒家“观象”
二、“制器说”
第四章 当代漆艺身份的转变
第一节 “文质彬彬”——文与质的合理性的讨论
一、装饰的尺度
二、伦理与道德
第二节 独行还是从众——漆艺关于价值的思考
一、制器的主动与被动
二、艺术家的地位和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造物艺术批评视域下的先秦“奇技淫巧”说[J]. 吴新林. 民族艺术. 2018(04)
[2]致用为本,简雅素朴——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美学观[J]. 梁梅. 中国文学批评. 2018(03)
[3]浅析《髹饰录》中蕴含的中国传统造物思想[J]. 张语轩. 汉字文化. 2018(08)
[4]“制器尚象”造物思想对当代陶艺的价值研究[J]. 王立德,张宽. 包装工程. 2016(22)
[5]观象制器:中国传统设计的基本原理[J]. 孙洪伟. 艺术探索. 2016(01)
[6]《周易》“制器尚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 曹瑞林,芦佳. 大众文艺. 2014(12)
[7]浅谈漆器的分类及夹纻胎漆器的特点[J]. 吴双成,蔡友振. 海岱考古. 2012(00)
[8]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道器观[J]. 宋文禄. 大众文艺. 2011(21)
[9]中国古代漆器造型艺术的衍变研究[J].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08(02)
[10]从“觚”到“觚不觚”看中国古代道器设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王子怡. 艺术百家. 2006(06)
硕士论文
[1]平面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D]. 张莉雅.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619825.html